原为宋代以来的旧隆平县治所,今为隆尧县人民政府驻地。故名。 [详细] |
明朝前即为村,以姓氏得名。明永乐间,山西洪洞民迁此,相沿“魏家庄”名至今。 [详细] |
明代前以姓氏得名“尹村”。明永乐间,部分尹姓民由原尹村西迁于此,因姓氏而致现名。 [详细] |
山口镇位于县之西部,宣务山东麓,镇政府驻地山口在县城西北偏南6.4公里。总面积49.5平方公里,辖20个自然村。1953年设乡,1958年属大霍公社,1961年由大霍析置人民公社,1984年废社设乡,1987年改乡为镇。山口镇所属行政村:山口、齐村、茅山营、西尚、东尚、西山南、东山南、北潘庄、水饭庄、东董、南寨子、佃户营、茅山庄、后苏薛、甄家庄、白木、前枣林庄、后枣林庄、中苏薛、前苏薛。……[详细] |
明永乐间该村刁氏先民由陕西洪洞县徙此,因该地势低洼,且多生莲子,故名“莲子坑”。清同治六年()创修环村土寨,谓“莲子坑寨”。民国十年,更村为镇,日伪时期曾称“莲池寨”,后又复为现名。 [详细] |
据《隆平县志》记载:相传上古舜弟象曾于此地为王。西汉时,在此初置象氏县,县治在去东1里许。隋仁寿初(公元601),于此置象城县。大业初(公元),改象城为大陆县。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复为象城县。唐天宝元年(公元),废象城置昭庆县,治所迁于今旧城。此地始名固城,沿用至今。 [详细] |
明永乐间,梁姓民由现在的西良迁此定居后,以姓氏名村为东梁。该村观音堂明万历间之碑文亦有该村名记载。至清光绪间,村名沿为现名。 [详细] |
因乡政府驻北楼村而得名。据该村宋塔之碑文记载,宋时该名“北永泰”。相传,古时该村南曾有一河,日暮凭眺,河中有楼台倒影。明初缘此更村名为北楼(据南楼村明代碑文)。 [详细] |
据考:该村原名“范解铺”,系唐宋以来北达顺德北接大宁铺的紧张驿站。清道光间,人们为留念元、明朝的两个县官(元至正间和县尹、明嘉靖间冀县尹),正在村中十字街树起两幢留念大碑,遂更村名为双碑。 [详细] |
清康熙间,牛姓民由去南之北哈口迁此为村,定名牛家桥。 [详细] |
该地为元代屯兵之所,元代统兵将领有“百户”、“千户”等衔,此应为千户所辖,故名。 [详细] |
明永乐间,张姓民由山西洪洞迁此,遂以此形式名村。镇以村名。 [详细] |
北宋开宝二年(969年)置隆平县;唐天宝元年(742年)置尧山县;1947年两县合并,取首字为隆尧。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