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坝村以洪水河坝头坝起,排名至第六坝,起名为六坝村。 |
在文化大革命中与东上坝村合并为明星大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因其位置和浇水的次序在上坝,位于旧227线以西,故称西上坝村。 |
东上坝村原属六坝镇管辖,因其地理位置位置以及农田灌溉河水水的次序在整个六坝镇的最上,又因该村位于国道227线以东,故起名东上坝村。 |
该村以洪水河头坝起,以次序排列为第四坝,村内有一土城堡,为区别于四坝,而起名四堡村。 |
该村以洪水河头坝起,以次序排列为第四坝,因此起名为四坝村。 |
铨将,原义为选将,是明代选将的地方。铨将村在1956年成立建社,铨将这个村名就保留下来一直沿用至今。 |
韩武村由韩家庄和武家庄两个自然村组成,故称为韩武村。 |
由于耕地距离远,不方便种植的原因,集体向上搬迁上来。由于浇的是海潮坝灌区的水,故将搬迁上来的铨将村二六队群众组成了一个新的行政村,称之为海潮坝村。 |
王官,据推断原为王庄,因姓王的户数最多,而且王家有人在外地做了官,后来人为地叫做王官,后来为了区分,慢慢人为的将南面称为上王官,北面叫成了下王官。 |
太祖洪武三年至成祖永乐十四年从五坝村部分先祖从现山西洪洞县辗转迁徙至此,英宗天顺年间,五坝城建成,城名“镇平堡”。公元1657年,沿洪水大河设置六坝,即头坝渠、六坝渠、居仁渠、宝斗渠、镇平渠、重新渠、镇平渠排次第五坝,乾隆八年镇平堡更名为五坝堡,五坝因此而得名。 |
该村有双大、洋湖滩、姚庄、富树庄、喇嘛庄五个自然村组成,故叫五庄村,沿用至今。 |
最早前有一户姓赵的居住取名为赵岗,沿用至今。 |
根据记载此地柴氏人家由陕西大槐树下搬迁而来,此地当时荒凉干旱因起名柴庄村。 |
该村系1977年-1988年分别从洪水乡山城、八一等村,在全县搞农田水利建设搬迁而来,原山城六组,喇嘛大墩,山城七队,因搬迁的群众都来自洪水镇,故起名金山,后改名为金山村沿用至今。 |
该村系丰乐乡易家湾、武城村,1975年搬迁而来,因地处乡政府所在地,后改名为北滩村,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