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岗又称飞凤岗,位于今凤岗南宫城一带,因“平地岗阜逶迤,轩然翔起”所以称为飞凤岗。明成化十四年漳水毁卧牛南宫城后,县治迁於此岗,并建成了街象俨然,四门相望,周长八里有余的高大砖城。传说,此岗上原有一处晾经台,为春秋时代隐居南宫的南容(亦称南宫适)所筑,后改建为了明清南宫城隍庙。 [详细] |
原名赫家庄,古址在今村西小桥边。后因大水冲淹,只得东迁至此,居民称之为“南渡村”,后演变为南杜村。 [详细] |
据胡氏家谱记载:明永乐二年(1404).胡老充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以姓氏取名胡家庄。民国时期为与城东胡家庄区别,因居城北,故名北胡家庄,沿用至今。 [详细] |
明永乐三年(1405),连景忠自山西长子县人桃园迁入南宫小六村,连氏四世孙连鳌又移居丁家庄。明末清初为避重村名,加方位改称西丁家庄。 [详细] |
明永乐二年(1404),苏廷魁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取名苏村。后又从山西洪洞县迁来阎百川、阎百万兄弟及马、贾、孟、张等姓。后阎姓人丁渐旺,改村名为阎苏村。清代复名苏村,沿用至今。 [详细] |
此村建于唐代以前,因村址较高故名高村。清代因西邻西高村,曾名“东高村”。清朝末年村落渐大,改名大高村。 [详细] |
原名焦黄庄,为焦、黄二姓世居之地。后村南、北各有一垂杨柳,长势极茂,闻名乡间,故改名垂杨村。明嘉靖《南宫县志》记载:当时此村为县镇外九集之一。民国年间简称垂杨。 [详细] |
此村始建于唐朝,曾名潘家坑、芦花村、芦花镇、泸河镇、迷糊镇、宁化镇等。据传,潘姓最早在村中心略偏西南大坑边建村,取名“潘家坑”。后因盗贼猖獗,而此处位于溹泸河西岸,沼泽环水,芦苇丛生,附近村民纷纷避入芦苇深处就居,于是村名变为“芦花村”,元代又改为芦花镇(亦称泸河镇、宁化镇);元末明初正式定名明化镇。当时因此镇为南宫县四大“堡子城”之一,四周有土墙,墙外有壕,并设有东、南、西、北四门,故又称明化镇堡。民国年间简称明化镇。明嘉靖《南宫县志》记载:此村为当时镇外九集之一。 [详细] |
又称断头村:即今段芦头镇。据说宋时曾名东康庄;传说隋唐时期的割据诸侯窦建德曾在这一带打仗,杀俘虏,所以留下了断颅头(段芦头)、割项庄(葛仙庄)、卸颅镇(谢炉镇)等地名。至明清时,段芦头已与苏村、垂杨、明化等,成为南宫县的“镇外九集”之一。段芦头另一种说法是元朝时,段、汪、乞、冉四姓居此地。元末明初,此地设立了几座炉盘,以段氏为首,为官家锻造兵器盔甲。从此便有了“段炉头”名号,后演变为今村名。明永乐二年,侯老五自山西洪洞县枣流村迁来落居,随后又迁来秦、张、李等姓.村名仍用旧称。今“炉”字已演变为“芦”。明嘉靖《南宫县志》记载:此村为当时镇外九集之一。 [详细] |
据传,明初村前一大土岗,岗上长满紫荆,习称紫冢。 [详细] |
据传,此村原居刘氏,曾建有玉皇庙一座。明洪武四年(1371).周姓从山东迁来,居庙东近一里处,赵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居庙西近一里处,后形成一面积较大的村落,故名大村。 [详细] |
据道光《南宫县志》记载:“明永乐初,四方之民流寓于此,占籍者谓之顺民,其税有粮无草,以示优待,便宜定居。”此村多顺民,故名“便宜村”。后因人多户众,以沟为界,分为两个村。此村居南,名南便宜村,后渐为今名。 [详细] |
据传,明初马、李、张三姓在此居住,故名“马李张屯”。明永乐二年(1404),牛贵、李寿等人迁此定居,形成一较大村落,故改名大屯。 [详细] |
历史悠久,原名王霸寨。据嘉靖《南宫县志》记载:“后汉王霸随光武巡河北,至信都与邳彤合兵攻邯郸,列营于此”,村名即源于此。后村民认为此名不雅,清朝中期改称王道寨。 [详细] |
据传,此处原为吴村地,明永乐二年(1404),薛英由山西平阳府普文村椿树胡同迁此落户,遂名薛家吴村。明末,董、张两姓相继迁来落户,改名董薛张家吴村。清末,董氏独立成村,分为董、薛两吴村。民国末年,董、薛两吴村合并,简称薛吴村,沿用至今。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