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系明初由山西洪洞迁民建村,因地处黄河故道北侧(俗称南为前,北为后)故以方位取名北后河,日久演变为后河。清嘉庆十一年(1806)《开州志》载有“后河”。 |
明永乐十二年(1414),赵姓始祖自山西洪桐县土镇村迁居此地,沿用祖籍村名仍称土镇村。1958年,全村搬入杨堌村,与杨堌合成一个村,改名合杨镇。1959年原土镇村民又搬回原址,仍称土镇村至今。明嘉靖十六年(1537)《内黄县志》载有“土镇”。 |
据明永乐三年(1406),从山西洪桐县迁民居此,形成村落,与周围村庄贸易成集,村名叫城市集。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成姓从河北省大名迁来,居于城市集东南,俗称东庄子,逢二、五、八成集进行贸易,也称兴隆集。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兴隆集搬入城市集,两村合并后改称城布集,后村名简化为城布。沿用至今。明嘉靖十六年(1537)《内黄县志》载有“城布”,在县正南三十里。 |
明初丁姓自山西洪洞迁来建村,故取名丁村,沿用至今。明嘉靖十六年(1537)《内黄县志》载有“丁村”。 |
据明初程耿二姓自山西洪洞迁此落户,形成村落。当时使用的钱币是铜钱,外圆里方,取富贵之意,以钱命名,故名元(圆)方。沿用至今。明嘉靖十六年(1537)《内黄县志》载有“员方村”。 |
明嘉靖四十年(1562)刘姓先祖刘皋、刘曾自清丰县土阮村迁居于此,逐渐形成村落,称刘家庄、刘庄。清嘉庆十一年(1806)《开州志》载有“刘家庄”。 |
安庄本来是东乜固的一部分。1865年,周围几个村集资在东聂固修寨,因村民居住分散,北部安姓村民为坑塘所隔,修寨时为减少工程量,将北部的安姓村民留在寨外。当时安姓居民半数在寨里,半数在寨外,有东乜堌寨外,寨里之称。居住在寨外的安姓开始称为安家庄,后简化为安庄。沿用至今。清嘉庆十一年(1806)《开州志》载有“安家庄”。 |
明嘉靖七年(1528),王銮,字山治,自六村乡后化村迁来居此,因在乜堌集(东乜堌)以西,又是王姓建村故称西王院。清嘉庆十一年(1806)《开州志》载有“西王院”。 |
清嘉庆十一年(1806)《开州志》载有“李家庄”。清道光十八年(1838)所立李氏祖墓碑文记载:始祖于明永乐年间由山西省平阳府洪桐县迁于开邑,在沙丘向阳坡安家定居,村名李家庄。民国时期简化为李庄至今。 |
村历史悠久,原为南北两个村,后因南村地势较低,易遭水害,迁入北村,村名称新庄。又因村中王姓较多,改称王新庄。民国以来逐渐简略演变为王辛庄至今。清嘉庆十一年(1806)《开州志》载有“王家新庄”。 |
据位于硝河坡,沙碱土地,粮食收入甚微,人们大多以卖柴为生,故称柴村,后以规模称大柴村,沿用至今。清嘉庆十一年(1806)《开州志》载有“柴村”。 |
据传说及家谱记载,明代自山西洪洞迁民建村,因位于原濮阳至汤阴的大路旁,来往客人在此留宿,且店主售卖烘烤食品“火烧”故名火烧店。后因1941年日寇进村,杀人放火,房屋被烧,为避讳“火烧”二字,1945年更名店当沿用至今。 |
据王氏家谱记载:明永乐十二年(1414)王姓兄弟3人自山西洪洞迁来,老三迁此定居,因此地是黄河故道,所以称河道村,沿用至今。明嘉靖十六年(1537)《内黄县志》载有“河道村”。 |
传唐代有一位李姓官员封侯于此,故有李候之称,后演变为李厚,1982年更名为李后至今。明嘉靖十六年(1537)《内黄县志》载有“李厚村”。 |
据古碑记载,村原名兴隆庄,座落在古黄河堤上,因临大堤路口,兴隆庄慢慢没有人叫了,大堤口便成了村名,后简称堤口,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大堤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