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钱清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钱清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2018年12月29日批复。

宋朝嘉泰元年(1201)属萧山县凤仪乡忠义里。

清代系萧山县24都上2图附上3图。

民国时为萧山县钱清镇第8保。

1949年农历4月初9解放。

1949年10月划入绍兴县,属钱清区钱清镇3村,当时有田地760余亩,人口约400人。

合作化时建联星社,下半年合并为友谊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后,隶属钱清人民公社清风管理区。

1961年以后属前梅公社,名为方家桥大队。

1970年5月属钱梅公社。

1983年建置为方家桥村,1984年后属钱清镇,2003年5月,行政村规模调整时,其区划不变,现村民委员会驻地在石丘里,2019年8月22日撤村建社区。

2019年8月22日成立。

公社化时前梅、梅二、砖窑都是独立的生产大队,1983年又复称:前梅村、梅二村及砖窑村。

2003年5月行政村规模调整中,前梅、梅二、砖窑合并为前梅行政村。

2003年5月在行政村调整中,顾家荡村与丁家坂村合并为顾家荡村。

宋嘉泰元年(1201)钱清村属山阴县禹会乡广陵里,当时驻军(弓手)25人。

清朝时,是南钱清乡44都1、2图。

民国17年,为绍兴9区选钱联合村。

21年属南钱清乡。

35年属钱清乡。

1950年10月,属钱清区钱清镇1村。

农业合作化时期建立友谊高级联社。

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后,属钱清人民公社前梅管理区。

文化大革命时期改称为联谊生产大队。

1970年5月属钱梅公社。

1980年后复名为钱清生产大队。

1983年为钱清村,1984年后属钱清镇,至今不变。

1980年10月,胜利大队改名为南钱清大队。

1983年10月,取消“大队”称呼,分别改为南钱清和后东塘村。

2003年5月并为今南钱清村。

江南村古已有之,2003年5月全镇行政村规模调整,原龙山、虎象两村并入,村名仍沿袭旧称。

江墅村历史悠久,明初属旌善乡,清时为34都1图,民国17年为8都25图,1961年10月二村分开,文革时,江墅、行义曾一度更新名为“红专”和“建丰”,不久后便复称旧名。

1983年10月,更呼“大队”为“村”名,直至2003年5月行政村规模调整,两村合二为一至今。

解放时、九岩村2个自然村合并、取名为九岩村、公社化时九一大队、九二大队,到1984年改设村民委员属南钱清乡,1992年5月后属钱清镇名称沿用至今。

2003年5月,合并为九岩村。

在1983年10月在政社分社时,原大队改为村,为新甸村,2003年5月村规模调整中,新甸村与沙田村合并为新甸村至今。

劳动村陈许村解放初期为钱清区清风乡第三村第四村,农业合作化时建立劳动建设初级社,1956年转为高级社。

1958年10月为钱清公社清风管理区第三联队第四联队。

1961年改为劳动大队、陈许大队。

1982年改为劳动村、陈许村,建立村民委员会。

2003年5月由陈许小村合并给劳动,称为劳动村。

1961年9月为新甸公社中心大队。

1980年10月为新甸公社蜀风大队。

1983年10月为新甸乡蜀风村。

1992年5月为钱清镇蜀风村。

2019年11月为钱清街道蜀风村,沿用至今。

古时,鲶鱼滩还处在潮汐相袭的低洼海边,沼泽湿地,芦草丛生,无人居住。

历经多年后,才与海水隔绝,滩潭于是逐渐淡化,适合淡化的生存,因滩内多鲶鱼而出名,后人索性称之为鲶鱼滩,连村名也呼只其名了。

解放后1956年10月命名为华星村后一直沿用至今。

白马山村曾名红旗大队,1984年改设村民委员会,2003年5月由原“白马山”、“金城”、“吴家”三个村合并成为“白马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