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什邡市洛水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什邡市洛水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洛水镇人民政府于2004年12月21日撤销亭江居委会改为亭江社区,由原来的洛水镇通济路居民委员会、洛水路北段居民委员会、河心街上段1、2、3组居民委员会合并为洛水镇亭江社区居民委员会。

2020年5月15日,村级建制调整,亭江社区与菜蔬社区合并,设立亭江社区。

2002年成立,2020年5月15日,村级建制调整,南元村与柳河社区合并,合并设立柳河社区。

1988年11月灵杰撤乡建镇,属灵杰镇,设立尚家场居民委员会;2006年4月撤销灵杰镇,灵杰镇区划并入为洛水镇,乡镇合并后更名为洛水镇尚家场社区居民委员会至今。

1949年为灵杰乡第7保;1950年为灵杰乡农协会第7分会;1952年土改建政,成立灵杰乡人民政府,为灵杰乡幸福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为灵杰人民公社第4耕作区;1961年调整为第6生产大队;1962年体制下放时,调整为第7生产大队;1980年地名普查时,命名为渔江大队;1983年更名为渔江村。

2020年5月15日,村级建制调整,撤销渔江村建制,设立渔江社区。

1949年为灵杰乡第8保、第9保、第10保、第11保;1950年为灵杰乡农协会第8分会、第9分会、第10分会、第11分会;1952年土改建政,成立灵杰乡人民政府,为灵杰乡统一村、专政村、防洪村、防旱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为灵杰人民公社第4耕作区、第5耕作区、第6耕作区;1961年调整为第7生产大队、第8生产大队、第9生产大队;1962年体制下放时,调整为第8生产大队、第9生产大队、第10生产大队、第11生产大队;1980年地名普查时,命名为红苗大队、金光大队、双丰大队、梵音大队;1983年为红苗村、金光村、双丰村、梵音村。

2006年撤乡并镇后属于洛水镇,2007年8月合村后将红苗村、金光村、双丰村、梵音村为灵江社区居民委员会至今。

1949年为永兴乡第9保;1950年为永兴乡农协会第9分会;1952年土改建政为永兴乡第9村;1953年永兴乡更名为洛水乡,为洛水乡第9村;1957年合作化时为洛水乡前进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改洛水乡为永兴乡,乡镇合一,为永兴人民公社第1耕作区;1961年调整为第1生产大队。

1980年地名普查时改永兴公社为洛水公社,命名为洛水大队;1983年改公社为乡,大队为村;1985年1月洛水乡并入洛水镇,属洛水镇至今。

1949年为永兴乡第5保、第6保,1950年为永兴农协会第5、第6分会,1952年土改建政为永兴乡第5、第6村,1953年永兴乡更名为洛水乡为洛水镇第5村,第6村;1961年体制下放调整为第3、4生产大队,第一次地名普查时,为万力、药师大队,1983年改公社为乡,大队为村,1985年洛水乡并入洛水镇,属洛水镇,2007年8月,万力村、药师村合并为永兴村至今。

1949年为灵杰乡第2、3保、第4保;1950年为灵杰乡农协会第1分会、第4分会;1952年土改建政,成立灵杰乡人民政府,为灵杰乡人民村、自由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为灵杰人民公社第2耕作区;1962年体制下放时,调整为第3生产大队、第4生产大队;1980年地名普查时,命名为迎水大队、池塘大队;1983年改公社为乡,大队为村,故为迎水村、池塘村。

2007年8月14日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将迎水村与池塘村合并为一个村,经村民代表反复商量、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最后确定为银池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1949年为灵杰乡第5保、第6保;1950年为灵杰乡农协会第5分会、第6分会;1952年土改建政,成立灵杰乡人民政府,为灵杰乡大同村、和平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为灵杰人民公社第3耕作区;1961年调整为第4生产大队、第5生产大队;1962年体制下放时,调整为第5生产大队、第6生产大队;1980年地名普查时,命名为高仓大队、幸福大队;1983年为高仓村、幸福村。

2007年8月高仓村、幸福村合并后根据什府函〔2007〕71号文件命名为联合村。

1949年为永兴乡第7保、第8保;1950年为永兴乡农协会第7分会、第8分会;1952年土改建政为永兴乡第9村、第8村;1953年永兴乡更名为洛水乡,为洛水乡第9村、第8村;1957年合作化时为洛水乡新光社、红旗社;1958年改洛水乡为永兴乡,乡镇合一,为永兴人民公社第4耕作区;1961年体制下放调整为第6生产大队、第5生产大队。

1980年地名普查时永兴公社改名为洛水公社,命名为余安大队、八一大队;1983年改公社为乡,大队为村;1985年洛水乡并入洛水镇,属洛水镇,2007年余安村与八一村合并为余安村至今。

1949年为永兴乡第10、11保;1950年为永兴乡农协会第10、11分会;1952年土改建政为永兴乡第10、11村;1953年永兴乡更名为洛水乡,为洛水乡第10、11村;1957年合作化时为洛水乡红星社、青松社;1958年改洛水乡为永兴乡,乡镇合一,为永兴人民公社第5耕作区;1961年体制下放调整为永兴公社第7、10生产大队。

1980年地名普查时永兴公社改名为洛水公社,命名为玉林大队、两河大队;1983年改公社为乡,大队为村;1985年洛水乡并入洛水镇,属洛水镇。

于2007年8月由玉林村、两河村合并为李冰村;2020年5月15日,村级建制调整,李冰村与朱家桥村合并,设立李冰村。

1949年为灵杰乡,1950年为灵杰乡农协会1、2分会,1952年土改建政,成立建设乡人民政府,为建设乡家安村、灵云村,1955年建设乡并入灵杰乡,为灵杰乡家安村、灵云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为灵杰人民公社管理区,1961年体制下放时,调整为灵杰公社第1、2大队,第一次地名普查时,为家安村、灵云村,1984年改公社为乡大队为村,属灵杰乡,1988年11月灵杰撤乡建镇,属灵杰镇。

2006年10月,洛水镇、灵杰镇合并为洛水镇。

2007年8月由家安村、灵云村合并为家灵村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