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此地有安庆寺,人们依寺而居,形成村落,故名寺庄。因位置居东,名为东寺庄。 |
明代,该处有一寺院,人们依寺而居,形成村落,故名寺庄。后因地理位置居西,名西寺庄。 |
据《张氏家谱》载:张氏于明永乐二年(1404),由山西洪洞县迁来时,就名郭村。村内郭姓居住较早,村东北原有郭家坟,以姓氏取名郭村。1945年,前后街分成两村,此村在前街,故称前郭村。 |
据《张氏家谱》载:张氏于明永乐二年(1404),由山西洪洞县迁来时,就名郭村。村内郭姓居住较早,村东北原有郭家坟,以姓氏取名郭村。1945年,前后街分成两村,此村在后街,故称后郭村。 |
早前,邱文进于明隆庆年间迁此定居,当时村名为辛店。清末,邱氏形成大族,故在村名前加邱字,称邱辛店。 |
据此村原有一座客店,因店主名叫王洪,人称王洪店。明永乐二年(1404)又有王姓由山西平阳府迁来,依店而居,仍沿袭原称王洪店。 |
明永乐年间,岳氏迁此立村,以姓氏取村名岳村。后兴集,1945年更名为岳村集。 |
明宣德年间,郭徐两姓由山西迁来,依岳村集而居,因郭姓居多,故取名郭岳村。1945年,徐姓人口增多又改郭徐岳村。 |
明初,苏姓始迁祖由山西迁此岳村附近,以姓氏取名苏岳村。 |
李氏于明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迁来时,原与赵氏同居岳村附近。1938年筑寨墙时,分寨里、寨外。李姓居寨里自称一村,故名李岳村。 |
赵氏于明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迁来时,原与李氏同居岳村附近。1938年筑寨墙时,分寨里、寨外,居寨外,赵姓居多,故名赵岳村。 |
据元代,有一窦姓员外,远近闻名,后人为纪念此员外,称窦村。1945年更名为豆村。 |
明永乐二年(1404)迁民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因原有古姓,为纪念先祖,名为古念村。 |
据《魏氏家谱》记载:魏氏祖孙相世代祖家利固人。明万历年间监察御史魏允贞故里。明成化年间,此村称利固口,后发展成集市叫“常表”。又改名“立固”,以意立的牢固。至清代,根据字音改利固。 |
明代,此地因黄河泛滥,有姓张的一家,撑筏来到此村东北附近的土丘上,因地高像在水上浮漂一样,后来人们聚居成村,取名张浮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