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铜仁市各县市区历史沿革

铜仁市各县市区历史沿革

1913年,改铜仁府为铜仁县,原铜仁县划出改名江口县,原万山乡划出增设省溪县,原府辖正大营划出设正大营分县,属松桃县。

1932年,铜仁县设7区、4镇、86乡。

1941年,调整插花地,原属清溪县的40余处军屯归属铜仁;撤销省溪县,原省溪县的第五区划属铜仁;废区和联保,县辖行政区改为乡(镇)、保、甲三级,1949年,铜仁县设1镇15乡。

1949年12月1日成立铜仁县人民政府,辖5区,下设15个乡。

1956年,牛郎、沙坝、大兴3乡划属松桃苗族自治县。

1958年底,江口、玉屏二县并入铜仁县,1961年8月三县又分置。

1966年2月,划出敖寨人民公社入万山特区,原玉屏县万山区的下溪、长坳两个人民公社划属铜仁县。

1968年9月,撤销万山特区,敖寨人民公社划入铜仁县,下溪、长坳两个人民公社划入玉屏县。

1970年2月,恢复万山特区,铜仁县的敖寨、瓮背人民公社划属万山。

1987年8月21日,撤销铜仁县,建立县级铜仁市。

1989年1月,撤销城关镇,建立市中、河西、环北三个街道办事处,全市共辖3个办事处、5个镇、31个乡。

1992年,建镇并乡撤区,全市共辖4个街道、5个镇、7个民族乡;2006年,灯塔乡改置灯塔街道。

2010年1月5日,将谢桥办事处(除大坳村)划入万山区。

2011年10月22日,撤销铜仁地区和县级铜仁市,设置地级铜仁市,将县辖茶店镇、鱼塘乡、大坪乡划归万山区,原县级铜仁市改置为碧江区至今。

夏商为荆州之域,周朝时属楚,秦朝时属黔中郡,汉朝时属武陵郡,魏晋南北朝初属武陵郡,后属东牂牁郡,隋朝时属辰州,唐朝时属锦州,宋朝时属沅州。

元至元十四年(1277),置大万山苏葛办等处军民长官司,属于思州宣慰司。

明朝洪武初,万山、黄道、施溪等3个土司隶属关系沿元未变。

洪武五年六月十三日(1372),大万山司随思州宣慰司改属湖广行省;施溪漾头司迁治平地寨,改称施溪长官司,隶属湖广沅州卫,洪武六年(1373),又改属于思州慰司。

洪武二十五年(1392),以务程龙鳌、坪岳溪、都坪等蛮夷长官司并入黄道溪长官司,迁治武陵坪(今黄道侗族乡街上平溪寨),仍隶属思州宣尉司。

后思州宣尉使田琛与思南宣尉使田宗鼎争砂坑有怨,举兵相攻,琛称天主,朝廷敕镇远侯顾成以兵弹压。

事平,革除思州、思南二宣尉司,设贵州布政使司。

以思州宣尉司地置思州、黎平、新化、石阡4府,以思南宣尉司地置思南、铜仁、乌罗、镇远4府,上述8府均隶属贵州布政使司。

永乐十二年三月二日(1414),大万山长官司划属铜仁府管辖,黄道溪长官司,施溪长官司划属思州府管辖。

清朝实行“土改归流”的政策,自雍正以后,土司大部分被裁撤,大万山长官司由铜仁府派流官直接管理黄道溪长官司和施溪长官司由思州府派流官直接管理。

光绪六年八月二十六日(1880)贵州巡抚岑毓英奏准,将铜仁县移治江口,而将省溪司(今江口县)流官吏目改驻大万山,于是大万山又名省溪,治万山城内(今解放街),仍隶属铜仁府。

1913年,设置省溪县。

省溪县成立初隶属贵州省黔东道(又名镇远道)。

1923年,废黔东道,省溪县直隶于贵州省政府。

1935年,省溪县隶属第九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

1937年,铜仁改称第六、七两个行政督察区合并成立新的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镇远,省溪县隶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1941年,撤销省溪县,其辖地并入玉屏县和铜仁县。

1949年,属玉屏县第六区。

1958年12月划属铜仁县,建万山公社。

1961年8月,又划属玉屏县恢复万山区。

1966年2月22日,设立万山特区隶属铜仁地区。

1968年9月24日,撤销万山特区,建立万山镇,直属铜仁地区。

1970年8月8日,恢复万山特区。

仍属铜仁地区。

2011年1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铜仁地区设立地级铜仁市,设立万山区。

春秋,属楚黔中地。

战国,属秦黔中郡义陵县。

汉高祖(前202),属武陵郡无阳县。

东汉(25-220),属武陵郡辰阳县。

梁(502-557),属武州南阳郡建昌县。

陈(557-589),属南阳郡。

隋(589-618),属沅陵辰溪县。

唐(618-907),属充州辰水县。

后唐(932-936),属蜀黔州。

后晋(940-947),属楚思州。

宋(1132-1279),属沅州麻阳县。

元(1279-1368),在江口置省溪、提溪军民长官司,隶都云、定云安抚司,后改为省溪坝场等处蛮夷长官司与提溪等处军民长官司,隶思州安抚司。

元二十一年(1284),属思州宣抚司。

明洪武初省溪、提溪属四川行省思南宣慰司。

洪武五年(1372),思南宣慰司改隶湖广行省,省溪坝场等处蛮夷长官司改为省溪长官司,提溪等处军民长官司改为提溪长官司。

永乐二十年(1414)省溪、提溪长官司属铜仁府。

清雍正五年(1727),设省溪史目署于江口。

光绪九年(1883)铜仁县治所迁江口中街,属铜仁府。

1913年,铜仁府改为铜仁县,铜仁县更名为江口县,属黔东道(镇远道)。

1923年废道,江口县隶属于省。

1936年属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

1937年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镇远。

1952年5月,民主建政,成立江口县人民政府,属铜仁专区,专员公署驻铜仁县。

1958年撤县,并入铜仁县,属铜仁专区。

1961年复设江口县,属铜仁专区。

1970年属铜仁地区。

1981年2月,区、社“革命委员会”撤销,恢复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职能。

4月,撤“革命委员会”,成立江口县人民政府,属铜仁地区。

2011年10月,属铜仁市至今。

玉屏古名雄溪。

春秋战国时期为黔中地。

秦汉时期为黔中郡、武陵郡地。

三国时期属武陵郡舞阳县。

南北朝时置西平阳县。

隋属沅陵郡龙标县。

唐朝属奖州渭溪县。

宋乾道元年(1165),诏平溪峒,改雄溪为平溪,设平溪峒,隶沅州麻阳县。

元设野鸡坪、平溪两长官司,此后历经变迁,至清雍正五年(1727)闰三月三十日,撤平溪卫,建玉屏县,此为玉屏县之始。

乾隆三十五年九月(1771)改隶铜仁府。

乾隆三十六年五月(1772)复隶思州府。

新中国成立后,县域隶治几度变更。

1958年12月29日并入铜仁县。

1961年8月18日恢复玉屏具。

1966年2月将县属万山划出,设立万山特区。

1968年9月改万山特区为万山区复隶玉屏县。

1970年8月,恢复万山特区。

1983年9月7日,撤销玉屏具,并以原辖地域设立玉屏侗族自治县。

属铜仁地区。

2011年属铜仁市。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置夜郎县于今县境西部,属象郡。

汉代属夜郎国、牂牁郡地。

梁天监年间,置建昌县,侯景叛乱后,侨置夜郎郡,隶武州。

隋开皇元年(581)废南阳郡置寿州于石阡。

开皇十八年,改寿州为充州。

唐武德三年(620),复置充州。

武德四年,重置夜郎县。

唐贞观四年(630)置夷州。

宋大观三年(1109),复置都上县。

元世祖至元年间置石阡军民长官司,隶思州宣抚司。

明初改石阡长官司隶思南宣慰司。

明永东十一年(1413)置石阡府,辖龙泉葛彰葛商,苗民,石阡正、石阡副五长官司。

万历二十九年(1601)改龙泉长官司为龙泉县。

清康熙二年(1663)裁葛彰葛商长官司。

五十年裁苗民长官司。

雍正八年(1730)裁石阡正司。

领龙泉县、副长官司。

1914年石阡改府为县。

属黔东道。

1935年属第九行政督察区。

1937年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1943年属第六行政区。

1949年11月15日,石阡解放。

1950年2月8日,石阡县人民政府成立。

1970年隶属铜仁地区。

2011年属铜仁市。

2015年,石阡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形成辖3街道6镇10乡的格局。

北周武帝宣政元年(578),以万宁县地置费州,亦名涪川郡。

开皇五年(585),于费州地置涪川县(今思南)。

贞观四年(630),分思州的涪川、扶阳2县置费州。

贞观八年割思州的多田、城乐2县来属。

天宝元年(742),改费州为涪川郡。

乾元元年(758),复名费州,州治涪川县(今思南)。

宋大观元年(1107),田祐恭归顺,又置思州。

宋宣和三年(1121),废思州。

宋绍兴二年(1131年),务川县辖今思南县地。

元至元十五年(1277),称清江城为思州,而称故思州为思南。

至元二十九年(1292),改思州安抚司为军民宣抚司,隶湖广行省。

至正二十二年(1362),改思南宣慰司,思州分为二。

明洪武四年(1371),思南宣慰司改隶于四川行省。

明洪武六年(1373),升思南宣慰司为思南道宣慰使司,隶湖广布政司。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移治水德江(今思南),至此思南道宣慰使司治所。

永乐十一年(1413),废思州、思南宣慰司,置思南等4府,属贵州布政司。

顺治十六年(1659),领安化(原为思南府城郭,光绪八年迁大堡)、务川、印江3县及沿河佑溪、朗溪、蛮夷3长官司和随府办事长官司。

康熙二十年(1681),思南府属贵东道。

乾隆七年(1742),改属古州兵备道。

嘉庆八年(1803),废随府办事司。

道光十七年(1837),增设红丝塘巡检1员。

道光二十一年(1841),废蛮夷长官司。

1914年,思南府改为思南县,隶黔东道。

1925年,废黔东道,思南由省直管。

1935年,隶属贵州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次年改隶铜仁地区。

1937年,改隶镇远专区。

1943年,隶属铜仁专区。

1949年以后隶属铜仁专区。

1970年,属铜仁地区,2011年11月,属铜仁市。

隋开皇二年(582),印江大部分地属宾化县管辖。

十九年(599),改隶务川县。

唐武德三年(620),设思王县。

开元四年(716),设思邛县,隶属宁夷郡。

至德二年(757),思王县、思邛县隶属思州。

元和十一年(816),思王县、思邛县改隶江陵郡。

唐天祐二年(905),思邛县隶属夔州路。

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思邛县改隶辰州。

北宋建隆二年(961),废思王县。

乾德二年(964),废思邛县。

开泰元年(1013),思王、思邛地推行洞官制。

政和七年(1118),思邛改思堡。

宣和三年(1121),设朗水洞。

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思堡、朗水洞隶属思州。

元至元八年(1271),设思邛江长官司。

二十八年(1291),设厥册蛮夷长官司(今沙子坡镇池坝一带)。

至正四年(1344),思邛江长官司、厥册蛮夷长官司、朗水洞隶属思州宣慰司。

明洪武十年(1377),朗水洞改置朗溪蛮夷长官司。

1913年,隶属镇远道。

1950年2月1日,设置印江县。

1986年12月,撤销印江县,成立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夏禹时德江属荆梁二州南徼外地。

殷周属鬼方。

春秋战国属巴国南境。

秦时德江属巴郡。

汉高祖六年(前201)建县,德江属巴郡之涪陵县。

东汉献帝六年(201),德江属永宁县。

章武元年(221),改永宁县为万宁县,德江属万宁县。

晋代和南北朝时期德江仍属涪陵郡的万宁县。

北周宣政元年(578),德江属费州。

隋文帝开皇五年(585),德江属黔州。

仁寿四年(604)设扶阳县,属庸州。

大业二年(606),废庸州,扶阳县拨属巴东郡,德江大部属扶阳县。

唐贞观四年(630),以涪川、扶阳二县置费州。

重和元年(1118),德江属思州。

至元十四年(1277),置水特姜长官司,隶属治设龙泉坪(今德江龙泉乡)的思州宣慰司。

洪武五年(1372),改水特姜长官司为水德江长官司。

洪武十年(1377),隶属水德江司。

万历三十三年(1605)9月,改水德江长官司为安化县。

光绪八年(1882),定安化县治所移驻大堡场(今德江县城)。

1913年,贵州设贵阳、毕节、镇远道观察史,安化隶属镇远道。

同年,安化县更名德江县,设德江公署。

1949年11月19日,黔东北游击队解放德江县城,德江隶属贵州省铜仁地区。

2011年10月22日,撤销铜仁地区设地级铜仁市,至今德江隶属铜仁市。

周、春秋属巴国南疆巴黔中。

战国属楚黔中地。

秦属黔中郡。

西汉先属酉阳县,后属涪陵县。

东汉分属涪陵县和永宁县。

蜀汉分属汉复县和万宁县。

魏晋南北朝属涪陵郡。

北周分属黔州和费州。

隋属务川县地。

唐于县地置洪杜县和思州,至五代南部属务川县,北部属洪杜县。

宋代南属务川县,北属彭水县。

元代将县北部洪杜领地划入务川县,于中部置沿河祐溪长官司,中北部属水特姜长官司,南部属沿边溪洞军民万户。

明清属思南府。

1914年1月12日,境内设沿河、后坪2县。

1935年6月,沿河、后坪属第六行政督察区(驻铜仁)。

1941年撤后坪县,其东部并入沿河县,西部并入务川县。

1949年12月29日沿河和平解放,隶属贵州省铜仁地区。

1986年10月7日,撤销沿河县,设立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在隋以前属边邻各郡县所辖,从唐代开始就有了建制。

唐贞观六(632),在今县境中部置平土洞,西部置乌罗洞,隶属思州。

唐武后垂拱二年(686),以辰州麻阳县地及开山洞置锦州,今松桃东部属之。

唐天宝元年(742),改锦锦州为卢阳郡,松桃属之。

唐乾元元年(758),卢阳复名为锦州,辖常丰、洛浦、渭阳、卢阳、招谕五县,常丰即为松桃,松桃始有县一级的建制,一直沿袭至宋代。

宋开宝年间(968~976),改平土洞置平头司,改乌罗洞置乌罗司,隶属于沅州麻阳县。

政和四年(1114),置龙泉葛泽长官司(今孟溪境内),宝祐元年(1253),置平茶承化军民府,松桃中西部的孟溪、平头、乌罗属之。

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置思州宣慰司(治所在今贵州省岑巩县),隶属于湖广行省,乌罗、平头两司归其所辖;大德六年(1302),改平头司为平头著可通答等处长官司,乌罗司为乌罗龙干等处长官司(辖龙泉葛泽长官司),平茶承化军民府为溶江之子坪茶等处长官司(治所在今秀山县龙凤境内)。

明洪武五年(1372),改乌罗龙干等处长官司为乌罗长官司;七年(1374),改平头著可通答等处长官司为平头著可长官司。

两司改为思南宣慰司所辖。

八年(1375),置麻兔洞,隶酉阳宣慰司所辖。

永乐三年(1405)置答意、治古(今松桃东部)两长官司,也隶属于思南宣慰司。

十一年(1413),革除思南宣慰司,以思南宣慰司地分置思南、铜仁、乌罗、镇远四府。

乌罗府统辖乌罗、平头著可、答意、治古及思南宣慰司所辖的朗溪蛮夷(今印江县境内)五个长官司。

同年从酉阳宣慰司拨麻兔洞来属。

其间,乌罗府始归贵州布政司所辖。

正统三年五月初七日(1438)革除答意、治古两司,乌罗只存只存在三司一洞,不足以立府,因而废除乌罗府。

以乌罗、平头著可二司和麻兔洞拨入铜仁府,朗溪司拨入思南府。

清康熙四十三年八月初六日(1704)设铜仁理苗同知置正大营厅,以铜仁府副厅长官专理苗务。

雍正九年(1731)迁正大营理苗同知至长冲(今老松桃),十年(1732)置松桃厅。

十一年(1733),松桃厅由长冲移至蓼皋山下建城(今松桃县城内)。

嘉庆二年(1797),升松桃厅为直隶军民厅,同时将铜仁府所辖的乌罗、平头两司拨归松桃,由贵州省直接所辖。

1913年,改松桃直隶厅为松桃县,属黔东道。

1914年,以正大营用到丞辖地置正大营分县,治所在正大营;以原镇远道四十八溪主簿辖地设四十八溪分县,治所在堡脚(今普觉镇),两分县均属松桃兼管。

1927年,将四十八溪分县移置甘龙口,改称甘龙口分县,仍属松桃县。

1936年,撤销正大营、甘龙口两个分县并入松桃。

1934年6月,成立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

1950年3月1日,成立松桃县人民政府,属铜仁地区专员公署领导。

1956年9月11日,设立松桃苗族自治县,隶属于贵州省铜仁地区,2011年隶属铜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