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万安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万安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城厢镇公所,分设六保,保下设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保甲,设街政府,下设8个代表区,属第一区政府管辖。

1956年改为城关镇人民委员会。

1961年改称城关镇人民公社。

1968年成立革命委员会,同年10月与五丰公社合并为城关人民公社。

1972年分开仍为城关镇人民公社。

1981年改为城关镇人民政府。

1984年改为芙蓉镇以来一直沿用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赣江以西为丁脑乡的一部分,赣江以东为附廓乡和石塘乡的一部分。

1958年公社化时,由茶亭、龙溪、白棉、下官、中洲五个高级社组成五丰人民公社。

1968年10月并入城关人民公社,1972年分开仍为五丰公社。

2001年12月,原棉津乡、桂江乡和原五丰的云洲、中洲村组建而成五丰镇并沿用至今。

1958年建枧头公社,1961年枧头公社析分为毛里、十字、枧头三个公社。

1984年撤社为枧头乡,1995年撤乡设镇。

2015年并入毛里乡、十字镇的27个行政村。

1949年分属窑头、剡溪两个乡。

1958年由先锋、胜利、英雄、光明、群英五个高级合作社并为窑头公社,和平、钢铁二社合并为剡溪公社。

1959年剡溪公社并入枧头公社,设立剡溪管理区。

1960年成立剡溪区公所,剡溪管理区改为剡溪公社后,剡溪、夏坪、窑头、横塘四个公社属剡溪区管辖。

1965年冬撤区并社合并为窑头公社(其中横塘公社一部分划归百嘉公社,剡溪公社一部分划归枧头公社)。

1968年扩社并队时与百嘉公社和原先划归麻源垦殖场的阳城、流芳4个大队合并为窑头公社。

1972年与百嘉公社分开仍为窑头公社。

1984年3月为窑头乡,1994年撤乡设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嘉乐乡,1958年由四个高级社组成百嘉人民公社,1968年扩社并队时并入窑头公社,1972年与窑头公社分开仍为百嘉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

2000年撤乡设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陂镇属万安县第三区人民政府管辖,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分设高阳、常胜、先进、新民四个高级农业合作社。

1958年成立高陂人民公社,1961年分为高陂、谷中两个公社,1966年合并为高陂人民公社,1968年高陂、潞田公社合并为潞田公社,1972年与潞田公社分开,称高陂公社,1984年恢复称乡,1995年1月撤乡改镇,称高陂镇人民政府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万安县第四区潞田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有潞田,银塘、读堂、排溪4个乡。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由4乡合并为潞田公社。

1961年分为潞田、排溪2个公社,1966年2公社合并为潞田公社。

1968年与高陂公社合并为潞田公社。

1972年又与高陂公社分开,仍称潞田公社。

1984年更名为潞田乡,2000年撤乡设镇至今。

清代属万安县龙泉乡三十一都,1940年10月划柏岩乡原所属之梅团、上彭、松林三个保和长桥乡原属之增仚以进三个保,以乡建置称社坪乡,乡公所驻阳屋。

1949年8月属万安县五区社坪乡人民政府。

1958年沙坪、梅团、南阳三个高级农业合作社并为沙坪人民公社;长桥、皂口、南溪三个高级农业合作社并为长桥人民公社。

1968年沙坪、长桥二公社合并为沙坪公社。

1984年3月恢复乡建置。

1997年改乡为镇。

清代为龙泉乡二十七都一图夏造村。

后简写成下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柏岩乡第5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下造乡第5、6、7代表区。

初级社和高级社时都称洪顺1社。

1958年为下造公社。

1968年属柏岩公社下造大队。

1984年改称柏岩乡下造大队,曾用名为柏岩乡,1998年8月改柏岩乡为夏造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罗塘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罗塘属六区,1956年3月撤区并乡后,设罗塘乡,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改称罗塘公社,1972年改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4年3月改乡镇制至今。

1949年前属弹前乡。

1949年8月,属四区。

1958年革新、幸福、共升、共裕4个高级社合并组建解放公社。

1959年更名弹前公社。

1961年5月析置上洛、新桥公社,9月3社合并为弹前、上洛公社。

1966年上洛公社并入弹前公社。

1984年3月撤社建弹前乡。

1949年前属五索乡。

1949年8月,属万安县六区。

1958年,由武术、新蓼、大蓼、社田、大岭五个高级社组成武术、沿江两个公社,1965年两社合并为武术人民公社,1968年宝山公社并入武术公社,1972年恢复宝山公社。

1984年3月恢复武术乡建制,乡驻地油草坪村。

1988年,乡址迁至龙尾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武索区黄塘乡。

1958年由庄下、石龙、高丘、水口四个高级社组成宝山人民公社。

1968年扩社并队时并入武术公社。

1972年与武术公社分开、仍为宝山公社。

1984年3月设立宝山乡建制,名称沿用至今。

清代属龙泉乡三十三都。

1912年后分属万安县涧田、良口乡和赣县湖江区富饶乡。

1930年7月成立涧田乡苏维埃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1949年8月属万安县六区涧田乡,1956年3月由涧田、上陈、石田、益富、里仁乡合并为涧田乡。

1958年8月由40个高级农业合作社组成涧田、良口人民公社,1968年11月涧田、良口、顺峰公社合并为涧田公社,1972年9月与顺峰公社分开仍为涧田公社。

1984年3月恢复涧田乡建制。

清末时期属万安县龙泉乡,1912年后属万安县良口乡。

1950年6月属万安县五区龙头、高桥、陂头、高坪乡。

1956年3月由桥头、陂头、金石、高坪乡合并为顺峰乡。

1958年8月由桥头、大龙、陂头、金溪等11个高级农业社合并成立顺峰人民公社,1968年11月并入涧田公社,1972年9月由涧田公社划出,仍称顺峰公社,1984年3月恢复顺峰乡建制。

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