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东大街与天平街统称承恩街,以为承恩坊驻地名之。清改称道德坊街,因系道德坊驻地得名。清同治年间,西段另名天平街。东段称东大街。1966年改名东风路。1968年复原名。街道因路得名。 [详细] |
西关街道办事处位于魏都区西北部。办事处东至湖滨路,西至延安路,南至建设路寿昌里,北至八一路,辖区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200余亩(均属三李社区,西关社区已无耕地)。所辖6个城市社区(建安社区、许烟社区、烤厂社区、八一西社区、寿昌社区和万象社区)和两个农村社区(三李社区、西关社区),共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辖区单位有许昌卷烟厂、天昌公司、瑞贝卡供水总公司、许昌市中心医院、第三高级中学、建设路小……[详细] |
南关位于老城区南部,街道因此得名。 [详细] |
清乾隆《许州志》载称承恩坊街,因系承恩坊主要区域而得名“承恩”。后依其方位,称北门内大街,又称北大街。街道因此得名。 [详细] |
高桥营因村西石梁河上建有木板高桥,曹操曾在此屯军而得名。街道因此得名。 [详细] |
五一路以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命名。街道因路得名。 [详细] |
丁庄街道办事处位于许昌市区北部,魏都区委、区政府所在地,管辖范围东至文峰路两侧、西至延安路两侧、南至健康路、北至北外环,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辖区总面积5.4平方公里,目前可耕地面积仅剩1840余亩。下辖8个社区,其中7个涉农社区(北关、洞上、丁庄、后刘、洪山庙、袁庄、南堰口),1个城市社区(天宝社区),共35个居民小组,3个居民小区,按照网格化管理划分为38个网格,常住居民22056人。……[详细] |
颍昌寓意“颍水之畔,繁荣昌盛”。追溯至宋代,颍昌为府名。区域与“颍”相关。一有“颍”水,二有“颍州”,三有“颍”汝干渠,故取“颍”字,体现历史文化特点。“昌”,象征繁荣昌盛。 [详细] |
文峰塔原名文明寺塔。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为振兴许昌文风而建,意在弘扬优秀历史文化。街道因此得名。 [详细] |
新兴办事处位于许昌市东南部,辖区面积5.9平方公里,管辖范围东至文峰路,西到延安路,北至新兴路,南邻许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区总人口7.5万人,下辖11个社区居委会,其中8个城市社区(工农社区、运粮社区、兴华社区、瑞金社区、庆华社区、南环社区、新兴社区、祥泰社区);3个农村社区居委会(裴山庙社区、南关社区、潘窑社区)。新兴办事处科级干部11人,机关工作人员45名,下设15个党组织,其中9个社区党支……[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