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瓮安县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

瓮安县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

瓮安县人民政府雍阳街道办事处成立于2012年4月,是由原雍阳镇部分区域及银盏乡部分区域撤乡并镇建设街道办事处而成,位于瓮安县北部城区,北面和西面连工业园区和银盏镇,南与瓮水街道接壤,东至永和镇,幅员面积67.61平方公里,辖区内拥有耕地面积6880亩(其中:田3805亩、土3075亩),辖河滨、文峰、城北3个社区和仙桥、云星两个行政村,共有75个村(居)民组,总户数14827户,总人口52550人,其中:农业人口16554人,非农业人口35996人。街道党工委下辖5个党总支部,1个机关支部和1个学校支部,4个非公企业党支部,共有党员428人。

雍阳街道办事处南距州府都匀110公里,西距省城贵阳164公里(瓮安至贵阳高速公路建成后,雍阳街道办事处到贵阳市和龙洞堡国际机场的时间将缩短至1小时以内,融入贵阳一小时城市经济圈),北距历史名城遵义147公里。县委、县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办公机构、省级重点高中—瓮安中学、县人民医院、县幼儿园等坐落在办事处辖区内,是全县政治、科技、文化、交通中心,是瓮安“一城四区”的核心区域。即将建成的贵瓮高速、道瓮高速、马瓮高速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同时,村、组公路建设成效显著,下辖的仙桥、云星两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通村油路,通组水泥路和油路正在加快建设中。境内可利用资源丰富,目前探明的矿藏主要有煤、硅、白云石、铁、页岩、高岭土等,矿藏量多而丰富。

面对行政区划调整后新一轮的增比进位,雍阳街道办事处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州县-会为契机,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立足黔中、融入贵阳、连接成渝、面向珠三角”的战略构想和“工业强县、城镇带县、文化兴县、生态立县”的发展思路,落实“思想观念最新、发展环境最优、干部作风最实、工作效率最高、发展成果最好”的目标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结合雍阳街道办事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坚持“城镇聚合,工业增量,农业富民,三产活办”的发展思路,以建设“率先小康,和美雍阳”为目标,雍阳街道办事处划定“一心两翼”战略发展思路,助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一心”,即发挥雍阳办事处地处瓮安政治、文化、体育、休闲、交通、物流中心的独特优势,以城镇建设为龙头,以项目实施为载体,在建设大县城,推动大发展中主动作为,创造业绩。力争到2016年,办事处城区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0%以上,解决就业城乡就业5000人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万元以上。

 “两翼”,即仙桥村青坑工业园区的“西翼”和云星村生态农业观光园的“东翼”,以新型工业化、美丽乡村建设、农业产业化为载体,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发展环境,培育增收产业、促进富民兴办为重点,把雍阳办事处建设成为城乡统筹、四化同步的先行区。立足“西翼”产业聚集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园区企业发展水平,延长产业链,提升竞争力,引入更多优质企业入园发展,扩大工业经济总量,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使工业经济成为拉动雍阳经济发展腾飞的引擎。利用“东翼”云星村无工业污染、生态植被好、水源充实、乡村民风淳朴、地处县城城郊等优势,大力发展集生态农业体验观光、水上乐园、城郊休闲、特色饮食、养老理疗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瓮水街道办事处是瓮安县城所在地,是瓮安县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的中心。2012年4月8日,根据瓮安发展的需要,将原雍阳镇设置为两个街道办事处,即瓮水街道办事处和雍阳街道办事处。瓮水街道办事处设置金龙、鼓楼、广场、花竹、中心、新庄、花桥7个社区和茅坡1个行政村,幅员面积56平方公里,总户数28324户,总人口100885人。县城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是贵州省“十二五”时期省域重点发展的卫星县城之一。瓮水办事处占县城规划的三分之二。

在行政辖区内,瓮水办事处有以下特色:

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205省道穿境而过,往南50公里承接贵新高速,南下两广,北上重庆,西临省会贵阳。周边有都匀、凯里等大中城市,区位优势明显。瓮安至贵阳乌当高速公路已列入省“十二五”高速公路建设规划,全程仅85.5公里,两年后到省城贵阳只需42分钟车程。

气候宜人,风光秀丽。瓮水办事处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向广西丘陵过度的斜坡地带,平均海拔1090米,年均气温13.6至19.6℃,年均降雨量1100至1400毫升,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雨、热同季,土地肥沃。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适宜精品无公害农产品种植。

瓮水办事处资源富集。目前探明的矿藏主要有煤、硅、白云石、铁、页岩、高岭土等。现主要有2个园区:富水桥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和茅坡建材汽贸交易园区。园区内供水、电力、交通等基础配套设施完善,电价、水价、地价比东部地区节省成本50%以上,是资源富集、设施齐备的理想工业聚集区,能为企业入驻提供便利条件。

农产品丰富,农产品加工极具潜力。辖区内玉米、马铃薯、辣椒、西红柿、茶叶等农产品种植规模较大,野生蕨菜、食用菌、竹笋等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有可利用荒山3万多亩,适宜发展茶叶、药材、经果林、畜牧等特色产业。在种植上主要有8700亩的茶叶,5500亩的蔬菜种植,1000亩的“花桥县城后花园”建设;在农产品加工上,典型的有“瓮安凉粉”、“黄泡蛋”(黄粑、泡酸辣、松花皮蛋)特色农产品加工、“辣鸡粉”等特色小吃,享誉全国。

第三产业方兴未艾。办事处旅游资源丰富,既有花竹山高山草甸风光,又仙桥山神奇自然景观,还有花桥田园风光,更有革命烈士冷少农故居红色景点。现有三星级宾馆1家,二星级宾馆6家,四星级宾馆1家。按照“东改西扩,北推南移,新旧并举”的城市发展战略,办事处城区面积将由5平方公里扩大到10平方公里。这将为房地产开发、市场建设、酒店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丰富的人力资源。辖区内有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完全小学3所。富余劳动力充足,劳动力成本较低,可利用劳动力总量有6.9万人,常年在外务工人员有3.7万人,可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技术熟练,成本低廉的劳动力。

优越的投资环境。在州、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制定了更加独特的优惠政策;树立了“你投资我服务,你兴业我帮助”的服务理念,成立了便民服务中心,采取了“一条龙办公,一站式服务”加大了发展环境整治力度,通过实施“平安瓮水”战略,广泛开展了“平安村寨” “平安示范企业”等创建活动,建立起了“四位一体”的治安防范机制,使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在全省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企业和商户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能得到有效维护。

 目前,瓮安县瓮水办事处政通人和,环境优良,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各项社会事业欣欣向荣,我们将把瓮水打造成黔南乃至贵州的经济强镇,把县城建设成为秀甲黔中的现代时尚宜居、宜业之都。是中外客商投资的沃土,收获的乐园!

 平定营镇位瓮安县南面、离县城18公里,全镇总面积80平方公里。2009年5月撤并村,将原来的14个村并为5个行政村,92个村民组,6633户25173人,其中农业24710人,少数民族人口568人,占人口总数的0.02%。平均海拔高度1270米,常年气温14.2℃左右,无霜期260天,森林覆盖率达42%。耕地面积21445亩,其中:田11953亩,土9492亩,境内森林、草山植被、水资源丰富,为发展畜牧养殖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为主,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冷凉型蔬菜。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磷、硫、铁、硅。交通便宜,经贸发达,马遵公路横贯其中,有年交易量达2万余头(匹)的西南八大牛马市场之一的大牲畜交易中心,有年产5600吨的冷凉型蔬菜基地,有品质优良的梭罗“贡米”生产基地。梭罗“贡米”、冷凉型蔬菜、畜产品、矿产品是平定营镇的拳头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优势。

自然景观 :平定营镇位于瓮安县南面,素有 “瓮安南大门”之称,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东部有瓮安笫一高峰花竹山,海拔高度1560米,山顶低洼处有一天然池塘,面积约3亩,水深约1.5米,形似碗口,塘中长满野高笋,当地人称之为野鹿塘,更为奇特的是:据当地人介绍,该塘水位终年保持不变,久雨不上涨,久旱不下降。镇政府所在地群山环绕,坝区中央几坐异峰突起,西门河源头从中穿过,貌似桂林山水。

人文景观 :平定营镇地处瓮安南面,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商贸繁荣,文化发达,历代各类人才辈出,有民国时期的柴姓贡生、进士、商姓博士、有中国0早期地下党员舒葆初烈士等爱国人士和优秀人才。改革开放以来,在外求学、经商、任职的成功人士更是层出不穷。

平定营村的“灯夹戏”更是一大亮点,是平定营特有的地方文化,是当地老百姓传统的文艺节目,在原创的基础上创新题材,把新型的婚育新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传统美德与“灯夹戏”融为一体,“灯夹戏”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传承了地方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

一、地理位置

中坪镇地处黔中腹地,位于瓮安县城西南部,西邻贵阳市花梨乡,南靠建中镇,东接银盏镇,北连玉山镇。距瓮安县城35公里,开阳县城45公里,贵阳95公里。省道铜修线穿境而过,距贵阳龙洞堡机场仅两小时路程,是瓮安、余庆、石迁等县进入贵阳最便捷的通道。境内山清水秀,山脉纵横,素有“三十六匹朝天马,七十二口扑地钟”之美称。全镇海拔在800-1200米之间,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原生天然林多,大部分地区林木丰茂,水资源丰富,水土保持良好。

二、行政区划

2014年,辖6村1居委会:中坪村、艾州村、高枧村、水耳村、新土村、茶店村、中坪居委会。镇域面积158平方公里,辖110个村民组,总人口33877人,其中农业人口32627人,其中,从镇外搬迁到我镇的构皮滩移民有42户,179人。

三、自然资源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森林:全镇森林面积8346.42公顷,林地上的森林有6258.88公顷,非林地上的森林有52.7公顷,四旁植树931.52公顷。退耕还林5989.67亩,全镇森林覆盖率46.79%。水:境内有溪流3条(艾州河、沙坝河、高枧河),小二型水库7座(三支岩、堰岩、红岩、芦塘、白茨湾、蛇场坳、牛坡),小蓄水山塘100座,储水容积818万立方米,沟渠310千米(防渗190千米),有效灌溉面积1.24万亩。矿产:境内煤、铁、硫、铝土等矿产资源丰富。目前,艾州村马鞍山铝土矿正在详探中,水耳硫铁矿正在进行初探工作,茶店村上坝煤矿因整合关闭。公路:省道铜修县穿过全镇5个村,共有串村公路100余公里(其中油路40.3公里,水泥路50余公里)。电:全镇共有变压器175台,用电规模达18000千伏安。

四、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

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1.25万亩、玉米1.1万亩。现有精品水果1000余亩,茶叶种植面积14200亩,常年存栏20000羽的蛋鸡养殖场1个,2014年拟种植茶叶3000亩、新建蛋鸡养殖场1个。目前:11000亩扶贫项目核桃种植已全部完成,12970亩烤烟移栽已全部完工,9000亩辣椒种植已完成。现有农业加工企业3家(招商引进2家茶业加工企业正在建设中,拟投资共8000余万元),各类农业协会及专业合作社12个,养殖大户39户(主要是猪、牛、鸡、竹鼠、兔等)

【概况】2013年6月,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销建中镇、白沙乡建制,设置新的建中镇,以原建中镇、白沙乡和玉华乡太文村(除白溪组、民寨组、下朵良组、高白溪组、酸枣坪组外)地域为新设置的建中镇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凤凰村。建中镇位于瓮安县西南部,距县城30公里,与福泉市、开阳县交界,国土面积232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164个村民组,总人口38789人。建设中的贵瓮高速公路经过境内并设互通联结。

2013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045亿元。财政税收3461.13万元,占任务的111.65%。其中国税1504.50万元,占任务的88.5%,地税及工商各税1956.63万元,占任务的139.76%;招商引资3.2亿元,占任务数的106.67%;固定资产投资3.9亿元,占任务的102.6%;全年实现粮食生产15344吨,实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150元。

领导班子:班子成员共12人,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纪委书记1名,副镇长4名,政法委书记1名,武装部长1名,计生协会副会长1名,财政所长1名。内设党政办、社会事务办、计生办、综治办、经济发展办。有财政所、人社中心、村镇建设服务中心、计生服务站、农业服务中心、科教文化中心、林业站、水利站8个事业站所。年内有干部职工82人。每逢公历尾数为2日、7日(白沙每逢尾数为4日、9日)为赶集日。

2013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获得瓮安县高速公路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农业生产】全年育苗移栽水稻12000亩、杂交玉米17083亩,种植无公害蔬菜13500亩,其中辣椒种植9350亩,夏秋时鲜蔬菜4150亩;种植中药材5370亩,高粱种植505亩;种植茶叶10300余亩。种植烤烟12800亩,占计划数的126.98%,实现产值3293.02万元,创税收724.46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完成32.6公里通村通组道路建设,先后建成建中至培文3公里、高榜至果水7公里、建中至白水4.6公里等道路建设。启动建成2000平方米广场建设、幼儿园改扩建工程、建中中小学、白沙小学公租房、白沙卫生院、白沙中学公租房建设。组织实施了太文等村农网改造工程,覆盖13000群众。实施太文柳家山组、凤凰村南坳田组、果水村枧槽沟组人饮工程,解决当地群众的饮水难问题。

【人口与计划生育】发放独生子女保健费2万元,节育奖499户29.94万元,助学奖10人3万元,奖励扶助金6.6万元,60岁以上独生子女户、二女结扎户(简称“两户”)家庭成员农村养老保险补贴0.66万元,缴纳“两户”家庭合医1250人6.25万元,发放计生“两户”家庭新农保缴费补贴1.35万元。2013年人口出生率9.79‰,自然增长率4.72‰,计生工作在全县考核排名第四名,荣获三等奖。

【社会事业】发放救济粮食15.02万公斤,救助困难人群2221人;发放城乡医疗救助金39.17万元,救助困难人群1850人;发放五保供养金2.9万元,涉及对象29人;发放优抚各项资金11.75万元。31953人参加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参合率82.4%;农村养老参保11624人,收取养老金127.415万元,发放养老金60余万元。开展农民工培训86场(次),转移富余劳动力1145人(其中有组织输出150人),年内新增就业344人。协助13名妇女办理无息贷款101万元投入创业。全年实施危房改造96户,发放危改资金89.7万元。

【社会治安】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42起,成功调处336起,调处率100%,调处成功率98.2%。立案刑事案件43起,破案37起;治安案件立案81起,结案78起,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人66人。

【文化教育】组织开展义务书写春联进村寨、春节书画展览比赛、春节灯谜竞猜等系列活动,指导村自办文艺活动3场次,积极协助做好庆六·一、“瓮水长歌乡村行”等各类演出活动9场次,发放安装户户通892套,建成集镇和农村相结合的卫星、无线、有线等多种形式、多种层次、混合覆盖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通讯互联网网络覆盖率100%。辖区内有中学2所、小学15所(含幼儿园2所,教学点2所)。全镇中小学在职教师201人,其中小学137人;在校学生2589人,其中小学阶段在校学生1685人。实现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升学率达98.9%,全镇“两基”教育得到进一步巩固。

【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年度党建考核被评为县级“五好”基层党组织。全年发展党员22名,转正20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4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签定《廉政承诺书》150余份;组织各村“两委”和站所负责人开展廉政约谈1次;举办2次党风廉政知识培训会,全体镇村干部、站所负责人100人参加培训。对7个村村务公开内容、范围和形式进行督查。全镇查处案件3起,在镇范围内通报批评1人。

永和镇东临黔南州黄平县浪洞镇,西接瓮安县城,北连猴场镇,南与平定营镇毗邻,距县城12公里,是瓮安县的东大门。平均海拔1100米,最高气温30℃,最低气温-2℃。镇域面积180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21个村民组,11603户,41563余人,其中城镇人口5000多人,镇内有垛丁、白水河、洗马、老坟嘴4个集镇。

镇内富含“煤、磷、铁、硫、稀土、玄武岩”等矿藏资源,其中,以煤炭储量最为丰富,已探明储量为2.1亿吨,素有“黔南煤海、瓮安煤都”之称。除此之外,镇内还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地热资源,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有地球同纬度保存较好的常绿阔叶原始森林,水资源丰富。同时,永和镇在红色文化中也有重要历史作用——“智取擦耳岩、鏖战垛丁关、功克黄泥凼”,取得了长征途中的三次伟大胜利,使中央红军顺利北上,召开了彪炳史册的猴场会议。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镇人民的不懈努力,永和经济建设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社会更加和谐进步,在小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四在农家等社会各项事业中取得了丰硕成果。2014年,完成财政税收1.61亿元,工业总产值18.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3亿元,农业总产值2.32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3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682.3元,。

今后,我镇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定位,将紧紧围绕“一心一带两区”(即:镇区新街建设为中心,垛丁、萍水片区特色种养业产业带,白水河、洗马片区为工业园区,老坟嘴、长岭片区为生态旅游区)的发展格局和“工业强镇、城镇带镇、项目兴镇、旅游活镇”的发展思路,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将永和镇建设成为“朱家山原始森林公园的前大门·瓮安县城的后花园”。

珠藏镇位于瓮安县最北端,距县城61公里,是黔南的北大门,东与江界河镇接壤,西与贵阳开阳、遵义隔河相望。205省道穿镇而过,是巴蜀南下两广捷径必经之路。地处东经107°11ˊ—107°20ˊ,北纬27°19ˊ——27°29ˊ之间。全镇总面积278.33平方公里,耕地控制面积6.07万亩,属典型喀斯特地貌,平均海拔935米,年平均气温14.7℃。全镇下辖14个村(居)、188个村民组,16702户60881人,珠藏镇共设5个党总支,46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329名。珠藏镇为汉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主要有苗、布依、彝、仡佬等民族。全镇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5.5%,矿产、旅游资源丰富,并有待进一步开发。

2013年,我镇被明确为黔南州20个州县共建的示范小城镇之一,辐射带动周边开阳县、遵义县、湄潭县部分乡镇及邻近的江界河镇人口20万人以上,是黔南北部物流、人流、资金流交集地,人气、财气汇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顺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县委提出了“五个最”的要求,明确了“立足黔中、融入贵阳、连接成渝、面向珠三角”的战略构想和“交通为先、产业为要、城镇为重、民生为大”的发展思路。我镇将以“农业产业稳镇、文化旅游活镇、城镇建设兴镇、交通枢纽旺镇”的发展方针,努力将我镇打造成为黔南北部区域中心重镇。

玉山镇位于瓮安中部,属革命老区,是瓮安重点小城镇建设集镇之一。建于1991年11月,由原玉山区的岩坑、小开洲、龙蟠三乡合并为玉山镇,2013年7月,又与原鱼河乡深溪村合并形成新玉山镇。东与天文镇毗邻,南与银盏镇、中坪镇相连,西与开阳县交界,北与江界江镇接壤。全镇辖8个行政村,82个村民组,共有6937户,27924人(其中少数民族1174人),耕地总面积29098.84亩,其中田11796亩,土17302.84亩,平均海拔815米,平均气温14℃,森林覆盖率46%。是一个以农业为主,集农、工、商为一体的综合镇。全镇水产丰富,其品种有梨、桃、葡萄、猕猴桃、布朗李、板栗、核桃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有煤、磷、锌、硫铁矿、铅锌矿等;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白花村苗族村寨、玉龙洞、玉龙宫、玉佛寺、善堂山等与旅游景区江界河形成一体。

近年来,玉山镇围绕省委“两加一推”战略和县委突出“发展、民生、稳定”三大主题的要求,按照“工业强镇、农业稳镇、城镇兴镇、三产活镇”的工作思路,紧紧抓住小城镇、大战略的政策机遇,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水平管理、高速度发展”的要求打造锦绣玉山。

天文镇位于瓮安县北部的乌江河畔,距县城约44公里,属瓮安、余庆、湄潭三县结合部,镇域总面积119多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7万亩。辖14个行政村,116个村民组,5160余户2.12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镇,主产玉米、水稻、烤烟、油菜,除农业税外烤烟、油菜是财税收入的主要来源。

2003年全镇粮食总产量10058吨,实现人均占有粮486公斤;油菜总产量920吨,总产值199.5万元;交售烤叶16993担,收购总值554.5万元;商品猪出栏8000头,价值520万元;财政税收突破200万元;人均纯收入1720元;医疗卫生、电力、通讯、广播、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全镇有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14处。电视覆盖率达90%以上,移动通信覆盖面积达90%以上,13个村通有线电话,现有中学1所,小学9所,教学点4个。

银盏镇位于瓮安县城北部,距瓮安县城7公里,于2013年6月24日由原银盏镇与原渔河乡新场村、原玉华乡岩根河村和太文村白溪组、民寨组、下朵良组、高白溪组、酸枣坪组组建而成,东与猴场镇、永和镇接壤,南至福泉市道坪镇、县内平定营镇、雍阳街道办事处、永和镇,西与天文镇、玉山镇、中坪镇、建中镇相连,北抵余庆县构皮滩镇。全镇下辖2个社区、8个村,共180个村民组,13182户54279人,是汉族人口聚居区,境内居住有苗族、布依族、仡佬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国土面积19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748.33亩,森林覆盖率为44.6%,平均海拔1040米,年平均气温 13.9 ℃,全年日照时数1106.3小时,无霜期266—300天左右,年降水量1100mm左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湿润区。2014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48%;实现税收4.72亿元;农牧渔业总产值1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350元;新增就业2919人,就业总人数达8292人。

镇直属事业单位设置有农业服务中心、水利站、林业站、财政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科技宣教文化信息服务中心、村镇建设服务中心、人口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镇其它事业单位有安监站、国土资源管理所、司法所、派出所、信用社、水管所、卫生院、公路管理所、乡镇统计站。境内有中学3所,小学15所;卫生院3所,中心卫生院1所 ,各村均建有卫生室。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3%,新农保参合率达95%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3210人。

银盏镇交通便利,商贸发达,城镇建设亮点突出。镇区域与县城相临、相容,“一城四区”、经济开发区等建设涉及五个村,同城化、城郊等区位优势明显。马遵公路和久铜公路贯穿全境,南下两广,北上重庆,西临省会贵阳,周边有都匀、凯里等大中城市,即将建成的道瓮高速、江瓮高速、贵瓮高速以及玉华至银盏矿山专用公路将在这里交汇;连接北部新城和猴场古邑区14公里的园区大道全面贯通;“5个100工程”之一的城市综合体——麒龙摩尔城就在其中;太平社区小坡71户135栋的村庄整治完工;木老坪农居点建设全面完成;小坡B区、马鞍山安置区建设已初具雏形,建成后可安置500余户2000余人;位于麒龙摩尔城的2013年生态扶贫移民工程将容纳486户2000余人;玉华、鱼河、新华、木老坪集镇建设初具规模。

镇境内资源丰富,经济发展优势明显。主要农作物种植有水稻、玉米、烤烟、油菜、马铃薯、番茄、番薯等。经济作物有烤烟、辣椒、西红柿、油菜、花生、茶叶、中药材、金银花等。经果林有李树、桃树、葡萄、杨梅、梨树等。野生蕨菜、食用菌、竹笋等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境内拥有丰富的磷矿、铝土矿、硅石、钼矿、硫铁矿、煤矿等自然资源,磷矿最为丰富,已探明储量达8.3亿吨。目前境内已有磷化工、采掘、建材、加工、运输等大小企业150余家,随着园区建设进一步推进,金正大、芭田等一批大型企业不断建成运行,将进一步促进餐饮、商贸、运输、物流等城镇服务业的跨越发展。境内水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河流有西门河、岩根河、新华何、两岔河、大堰河、杜仲河、板布河、席子河等,有小二型以上水库4座(天邦水库、梅花堰水库、杜仲河水库、各口塘水库),大小山塘15口。地下水资源丰富,目前仅开采地下水1处。各村内工业、企业用水得到保证。旅游业开发潜力巨大。境内有距今5.8亿年的北斗山单细胞古生物化石群;有咸丰年间农民领袖何德胜起义遗址;有“脚踏岩根河、石笙对石鹅,谁能识得破、金银用马驼”的实物石笙、石鹅;有著名的风神洞,洞内有十二梯田,传说能预示每年的雨水;还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望天洞,洞口只能容一人进出,洞内却有1000多平方米,高大晶莹的钟乳石悬挂洞中,犹如舞池中的彩灯闪闪发光;席子河风光无限,两岸奇峰怪石,瀑布飞流,清泉潺潺,林间鸟语花香,让人流连忘返,是夏季漂流的好去处;有供人垂钓、游玩的两岔河,河的两岸杨柳轻垂,野花飘香;有形状像印的天然奇观——印合山;有景色宜人的杜仲河流域、老鹰洞、穿洞河瀑布、下司石林、岩根河小流域等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开发旅游业潜力巨大。具有深厚底蕴的龙狮文化、花灯等民间文化为发展又增添了活力。随着杜仲河水库建设的不断完善,鱼河、白溪等周边丰富生态资源将会进一步得到开发和利用。

银盏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崛起争先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战略部署,以“五区”为抓手,以“五个十”工程为载体,坚定构筑“一轴两翼”起飞平台,点轴结合,形成产城互动发展新格局的战略思维,围绕“环境立镇、工业强镇、农业稳镇、旅游活镇”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城镇经济带动、重大项目拉动、人力资源推动”战略,努力把银盏打造成黔中工业重镇、经济强镇,时尚宜居、宜业示范区,率先建成小康社会。

猴场镇位于黔中腹地,瓮安县城东北部,距县城16公里,地处东经107 o 30′—107o38′,北纬27o5′— 27o13′之间,东与松坪、小河山乡交界,南与雍阳、永和镇相连,西与银盏、木老坪乡接壤,北与松坪乡毗邻。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3.9C°,平均降雨量1150毫米。镇域面积105平方公里,集镇建成区2.33平方公里,规划区5.39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1个社区,173个村民组和20个居民小组,总人口38750人,其中镇区人口20100人。有省级试点高中1所,中学1所,中心完小1所,乡村小学8所,幼儿园2所,学生近8000人。是革命老区、龙狮文化艺术之乡、国家部级建设试点镇、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集镇和全省36个重点建设集镇之一。

猴场镇交通便利,商贸发达,是“黔北四大场镇”之一。省道305公路穿过镇区,境内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公安、学校、医院、银行、电信、邮政、移动、联通等服务部门齐全。国家重点工程构皮滩电站离草塘仅36公里,电站建成后将为草塘的经济开发提供有利条件。

猴场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明洪武年间即设有安抚司,1934年12月至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在猴场召开了著名的“猴场会议”。境内现有猴场会议会址、毛泽东行居、宋钦故居、土司衙门、傅玉书故居、瓮余湄铁壁合围剿匪司令部、十八革命烈士陵园等多处文物,其中猴场会议会址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草塘民间耍龙舞狮习俗源远流长,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民间艺术龙狮之乡”。

猴场镇资源丰富。原煤、铝土矿、硫铁矿、铁矿、硅矿等矿产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有较高的开发价值。镇内有煤矿5个,年产量均在9万吨以上。旅游资源丰富,老鹰洞、穿洞河瀑布、下司石林等自然景观引人入胜;猴场会议会址、后岩观等人文景观令人流连忘返;松花皮蛋、豆油皮等土特产历史悠久,远近闻名。

猴场镇农业经济发展迅速,辣椒、西红柿等种植面积大、产量高,是全县乃至全省的商品蔬菜基地。现有年出栏生猪万头以上养殖场3个,覆盖5个村130多户、年饲养能繁母猪1000多头的种畜养殖小区1个,辐射带动全镇养殖业蓬勃发展。

猴场镇投资环境优越。借全国部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镇的东风,我镇坚持以人为本,以改善人居环境为核心,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主攻方向,以迅速改变集镇形象为着力点,大力挖掘商贾文化、红色文化、龙狮文化、土司文化内涵,小城镇、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推动了草塘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畅通,发展势头良好。草塘宽松的投资环境正吸引着外商纷纷前往开发,福建、浙江、广西等地投资者也相继前来投资。

猴场镇目前正坚持以“商贸活镇、文化强镇、旅游兴镇、产业富镇”的发展思路,突出抓好“项目大突破、结构大调整、城建大发展、环境大变化、旅游大开发”五项重点工作,抢抓机遇求发展,攻坚克难图创新,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草塘的开发前景无限,镇党委、政府和全镇人民诚邀各界朋友前来草塘投资,开办、联办各种企业,开发旅游业及观光农业。草塘将给您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草塘这方热土期待您的光临!

江界河镇位于瓮安县北部、乌江中游,距离县城约40公里,东与湄潭县九坝镇、瓮安县天文镇毗邻,南连瓮安县玉山镇,西与开阳县龙水乡隔河相望、北与瓮安县珠藏镇接壤。境内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5℃,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964mm,海拔低(最高880m,最低620m),无霜期为300天左右, 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江界河镇是个新兴镇。2012年3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对瓮安县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撤原瓮安县铜锣乡、龙塘乡而设立。2013年6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瓮安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又将原木引槽乡沿江村划入。现镇域面积183平方公里,辖7村1社区,175个村(居)民组,8630户,3.5万人。共设有党的基层组织13个,其中党委1个,机关和事业单位党支部4个,农村党(总)支部8个(总支6个、支部2个),党员561名,其中:机关党员114名、农村党员447名,女党员121名,少数民族党员22名。

江界河镇旅游资源丰富。全镇有天然林118400亩,退耕还林5240亩,生态造林11100亩,经果林13200亩,森林覆盖率达48.5%,是天然的氧吧,休闲养生的胜地。境内自然山水、峡谷风光、革命历史纪念遗址、原始森林和现代桥梁建筑汇集,已基本形成一镇(江界河四季精品水果小镇)、六区(江界河风景名胜游览区、江南樱果美景龙狮文化观赏区、茶园村城郊美丽乡村休闲区、桂花村花月桂乡小康新村体验区、沿江村生态养殖乌江山峡观景区、江北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八大景点(樱桃小镇、乌江山峡、高原平湖、大桥雄姿、红军遗迹、林深野趣、花月桂乡、樱果美景)的旅游空间布局。

江界河镇区位优势明显。境内交通便利,省道马遵公路横穿镇境,北通重庆、四川,南达两广省区,村组均通电通公路。瓮安江界河港区客货运码头也正在建设中,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江界河镇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迅猛。自建镇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镇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镇各族人民和舟共济、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4年,实现社会生产总值2.5亿元,工业总产值实现4000万元,地方财税收入83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6亿元,招商引资完成2.1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981元。

总目标:建设宜居、宜游、宜商的瓮安县北部副中心城镇,万亩精品水果示范镇,全省一流的示范小城镇。

发展主题:解放思想、后发赶超、率先小康、富民强镇。

发展主线: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小城镇建设。

发展思路:生态立镇、产业富镇、城镇兴镇、旅游活镇、商贸旺镇。

玉华乡地处东经10706′,北纬2700′,东邻雍阳镇,南接平定营镇,西北连渔河乡,东北抵银盏乡,西南界建中镇和福泉市道坪镇,平均海拔1102米,年平均气温13.9C0,年平均降雨量1114-1163毫米。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1公里。全乡辖7个行政村99个村民组,3330余户1.45万人,总面积89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1.22万亩(其中田4883余亩)。乡境内有丰富的磷、硅、锌、钼、硫铁矿等矿产资源,尤以磷矿最为丰富,藏量达5.4亿吨。乡内人文景观丰富多彩,有距今5.8亿年的单细胞古生物化石群,有极富旅游开发潜力的咸同年间农民领袖何德胜起义遣址和风光优美的岩根河小流域风光,有假日休闲的好地方转背岩温泉,更有神秘古歌“石笋对石鹅”的美丽传说。

玉华乡财政税收平均每年以23.5万元的速度递增,2004年,预计完成256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825元;农业生产总值达1100万元以上;畜牧业总产值500余万元,烤烟创税每年在40万元左右;果、茶、竹、药总产值达300万元。

松坪乡位于瓮安县东北,是瓮安、余庆、黄平三县结合部。全乡辖13个行政村,176个村民组,5850余户,2.32万人。海拔900至1200米,年平均气温14°C,年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国土面积1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6万亩(其中:田12020多亩,土9640多亩),水域面积927多亩;森林覆盖率达41.7%,成材林4.15万亩,次生林1.4万亩;蕴藏有大量的高品味硅矿等待开发。

松坪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薯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油菜、林果、中药材;养殖业以生猪为主,牛羊为辅、禽鱼为补;其他产业主要有运输业、建材业、餐饮及加工业等。

近年来,紧紧围绕发展这一要务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初步建成了松坪、青池两个坝区的机耕道、河道和灌排渠系,对部分旱坡地进行了治理,修建了小水池、小水窑400余口,部分村实施了人畜饮水工程;完成了绝大部分村组的电网改造,沼气池工程效益明显,发展势头好;实施了部分村级公路改扩建,省道久铜公路改造工程松坪段正在紧张开展,今年10月将竣工;6个村通了程控电话,建成联通、移动机站4个;集镇建设成为新的亮点,2001年对原松坪街道进行了改造,现代小康型民房建筑取代了原有砖瓦木房,建设速度快、标准高,规划布局合理;群众经济收入逐年增加,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003年全乡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635元,比上年增长17.9%。

小河山乡位于瓮安县东部,与黔东南州黄平县接壤,距县城约40公里。全乡总面积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183多亩,辖三个行政村,71个村民组,人口7980多人。境内山峦起伏绵延,绿树成荫,空气十分清新;溪流纵横交错,水质清澈见底,是休闲垂钓的好去处。由于生产条件恶劣,地处偏远,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小河山乡属州级贫困乡,其中大河村是省级一类贫困村。

近年来,小河山立足本地优势,盘活溪水资源,发展河流经济,经济建设成效显著。全乡形成“粮油烟并举,猪沼鱼结合,鸡鸭鹅配套,林果竹齐上,随处见牛羊”的发展格局。建成生态池塘流水养鱼200余亩,成为生态渔业黔南第一乡。粮食产量3100吨,油菜籽产量320 吨,烤烟产量12万斤,出栏生猪9300头,鲜鱼产量达16万斤,完成退耕还竹5000亩,建成沼气池200余口。招商引资建成山泉水厂一个,结束了全乡地上无厂房的历史,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人均占有粮食429斤,人均纯收入156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