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舞阳坝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舞阳坝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明洪武年间(1368-1398),王姓人家居此。

明属湖广都司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

晚清属恩施县市郭里一甲辖。

民国初袭里甲制;民国十六年(1927)属恩施县第一区七里坪联保第十四保。

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第一北乡区七里镇第十四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裁区设乡镇,隶属城厢镇第一保。

1949年11月设第一村,属城关区;1951年至1957年为第一街,属城关镇;1958年至1961年为第一管理区,属灯塔人民公社。

1961年为第一街,属城关镇;1968年为第一街革命领导小组,属城关镇革命委员会;1981年为第一街,属施南镇;1982年5月设官坡居委会,属舞阳坝街道。

2004年设官坡社区,属舞阳坝街道管辖。

明洪武五年(1372),河南邓州府邓愈受朝廷派遣到施州卫任武官(俗称打马将军),按照当时朝廷的规定,武官不允许在为官之处置业,故长居施州城内,连续七代世袭为武官,后朝廷允许武官在当地置业,邓愈后裔于明正德年间于栖凤桥南买地置房,繁衍生息。

明属湖广都司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清雍正六年(1728)属施县,清雍正十三年(1735)属恩施县市廓里,清同治七年(1868)属市郭里一甲。

民国初袭里甲制;民国十六年(1927)属恩施县第一区七里坪联保第十四保;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恩施县第一北乡区七里镇第十四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裁区建乡镇,属城厢镇第一保。

1949年11月设第一村,属城关区;1951年设第一街,属城关镇。

1958年设第一街管理区,属灯塔人民公社;1961年设第一街,属城关镇;1968年设第一街革命领导小组,属城关镇革命委员会;1981年设第一街,属施南镇;1982年设舞阳大街居民委员会,属舞阳坝街道。

2001年设舞阳坝大街社区,属舞阳坝街道。

清嘉庆十二年(1812),恩邑东七里坪猫儿槽赖姓人家迁入此地,繁衍生息。

晚清属恩施县市郭里一甲辖。

民国初袭里甲制;民国十六年(1927)属恩施县第一区七里坪联保十四保;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恩施县第一北乡区七里镇第十四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裁区设乡镇,属城厢镇第十四保。

1949年11月属城关镇第一街;1951年属城关镇第一街。

1958年属灯塔人民公社第一管理区;1961年属城关镇设第一街;1968年属城关镇革命委员会第一革命领导小组;1981年属施南镇第一街;1982年5月属舞阳坝街道栖凤居委会。

2004年栖凤居民委员会更名为栖凤社区,属舞阳坝街道。

清乾隆年间(1736-1795),此处即有罗姓人家居住。

晚清属恩施县市郭里二甲。

民国沿袭里甲制;民国十六年(1927)属恩施县第一区七里坪联保第九保;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恩施县第一北乡区七里镇第九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裁区设乡镇,属七里镇第九保。

1949年11月属龙凤区第九村;1950年属茅坝区第九村;1951年至1953年属第二区(红庙)金子乡;1954年属第一区(龙凤)金子第四社第七小队;1958年属龙凤公社金子管理区第四中队第七小队;1961年属龙凤区金子公社第四大队第七生产队;1968年属龙凤区金子公社革命委员会,第四大队革命委员会第七生产队;1975年属红庙公社金子管理区第四大队第七生产队;1984年属红庙区金子坝乡金子坝村第七村民小组;1989年湖北民院将全组村民的土地和房屋征用,扩建校舍,被征地户安置在湖北民院周边新建住房;1994年龙洞河路、金子坝路、学院路居民点建成,所住居民为民院征地被安置农户;1996年1月桂花园居委会成立。

2004年更名为桂花园社区,属舞阳坝街道管辖。

相传,宋代诗人苏轼游览清江县,路过境内洗爵溪,歇息时饮酒赋诗。

宋、元属清江县。

明属湖广都司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

清乾隆年间(1736-1795),江西杨姓迁入此地。

晚清属恩施县市郭里一甲。

民国初沿袭里甲制;民国十六年(1927)窑塆为第十四保,洗爵溪隶第十二保、属恩施县第一区七里坪联保;民国二十五年(1936)窑塆为第十四保,洗爵溪隶第十二保、属恩施县第一北乡区七里镇;民国二十九年(1940)裁区设乡镇,窑塆为第十四保,洗爵溪隶十二保、均属恩施县七里镇。

1949年11月窑湾为第十四村,洗爵溪隶第十二村。

属龙凤区;1950年窑湾为第十四村,洗爵溪隶第十二村,属茅坝区;1951年至1953年窑湾设桐梓乡,洗爵溪隶出水乡,属第一区(七里);1954年窑塆为第四社、洗爵溪设第三社,属第一区(龙凤)五峰乡红五月农庄。

1958年窑塆为胜利中队,洗爵溪为前进中队,属灯塔人民公社五峰管理区;1961年窑塆为胜利大队、洗爵溪为前进大队,属灯塔区五峰公社;1968年窑塆为胜利大队革命委员会、洗爵溪为前进大队革命委员会,属灯塔区五峰公社革命委员会;1972年窑塆为胜利大队,属城关镇东方红公社;洗爵溪为前进大队,属灯塔区七里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窑塆为胜利大队、属城关镇东方红公社;洗爵溪为前进大队,属七里公社鸭子管理区;1981年胜利大队更名窑湾大队,属城关镇;前进大队更名洗爵溪大队;属七里公社鸭子管理区;1982年为窑塆大队,属小渡船街道;洗爵溪为洗爵溪大队,属红庙公社七里管理区。

1984年窑塆大队更名为窑湾村、属小渡船街道;洗爵溪大队更名为洗爵溪村,属七里区鸭子塘乡;1992年窑塆为窑湾村、属舞阳坝街道;洗爵溪为洗爵溪村,属七里区鸭子塘乡。

1997年窑塆为窑湾村、属舞阳坝街道办事处;洗爵溪社洗爵溪村,属七里坪乡鸭子管理区;2001年乡镇合并,为窑湾村、洗爵溪村,属舞阳坝街道。

2002年村组合并,洗爵溪村并入窑湾村,名为窑湾居民委员会,属舞阳坝街道。

2004年窑湾居委会更名为窑湾社区居民委员会,属舞阳坝街道。

明洪武二年(1369),荆州石码头黄氏兄弟因受贬由江夏逆长江而上,经清江来到施南府北郊黄家峁(原恩施高中校门东侧柏枝树为记)避难求生,买地置房,繁衍生息。

明属湖广都司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

晚清属恩施县市郭里一甲。

民国初沿袭里甲制;民国十六年(1927)属恩施县第区七里坪联保第十四保;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第一北乡区七里坪镇第十四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属恩施县七里镇第十四保。

1949年11月为属龙凤区第十四村;1950年为属茅坝区第十四村;1951年至属第一区(七里)桐梓乡;1954年属第一区(龙凤)五峰乡红五月农庄第二社。

1958年属灯塔公社五峰管理区红五月中队;1961年属灯塔区五峰山公社红五月大队;1968年属灯塔区五峰公社革命委员会红五月大队革命委员会;1975年属红庙公社金子坝管理区土桥大队。

1984年属红庙区金子坝乡三孔桥村;1992年属红庙经济开发区金子坝办事处三孔桥居委会。

1997年属舞阳坝街道三孔桥村。

2002年属舞阳坝街道三孔桥居委会。

2004年属舞阳坝街道三孔桥社区。

晚清属恩施县市郭里一甲辖。

民国初沿袭里甲制;民国十六年(1927)属恩施县第一区七里坪联保第十三保;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恩施县第一北乡区七里镇第十三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裁区设乡镇,属恩施县七里镇第十三保。

1949年11月属龙凤区第十三村;1950年属茅坝区第十三村;1951年属一区(七里)五峰乡;1954年属建灯塔集体农庄(高级农业社),五峰乡。

1958年集体农庄更名灯属灯塔人民公社五峰山管理区塔中队;1961年灯塔中队更名属灯塔区五峰人民公社灯塔大队;1966年原红五月农庄六社大垭口两个小队划入灯塔大队;1968年属灯塔区五峰公社革命委员会灯塔大队革命委员会;1972年灯塔大队成建制划归城关镇,属城关镇东方红公社;1981年7月灯塔大队更名为五峰山大队;1982年4月五峰山大队成建制划归小渡船街道办事处。

1984年6月五峰山大队更名为五峰山村,属小渡船街道办事处管辖;1992年五峰山村成建制划归舞阳坝街道。

2002年8月,村组合并,小渡船街道办事处原飞机村一组成建制划入五峰山村,辖五个村民小组,分别为大垭口、小垭口、官道坪、红岩狮、宝塔槽。

属舞阳坝街道。

2021年4月,五峰山村,实施村改社区,属舞阳坝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