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萧山区衙前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萧山区衙前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2010年成立。

成立后沿用至今。

螺山村形成历史悠久,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属履仁乡杨新里;元至元十六年(1279)属二十二都七图,为螺山庄;清宣统二年(1910)属仁化乡;民国10年(1921)下半年衙前农民运动期间,成立夏家桥农民协会;民国17年(1928)为第七区仁化村自治会;民国19年(1930)为萧山第五区螺山乡;民国23年(1934)为衙前区新盈乡;民国33年(1944)为东岳区里仁乡第11保;1949年5月为吟龙乡螺山村,成立村农会;1950年10月属坎山区杨汛乡;1956年2月属坎山区建设乡;1957年建立螺山农业社;1958年10月为坎山公社螺山管理区螺山大队;1961年3月起属蜀山区螺山公社;1968年6月为螺山大队革命领导小组;1981年为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为螺山乡螺山村;1992年5月起为衙前镇螺山村。

据最早的文献嘉泰《会稽志》记载,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杨汛村属萧山里(履)仁乡杨新里;清雍正七年(1729)属二十二都六图,称杨新庄;清宣统年间属仁化乡;民国17年(1928)为东乡自治区范围,属第七区仁化自治会所辖;民国19年(1930)改属萧山第五区新林乡;民国23年(1934)属东岳区里仁乡;民国36年(1947)为萧山吟龙乡12保;1949年5月后建立杨汛农会;1950年为坎山区杨汛乡管辖,为渔庄村;1954至1955年间,先后成立合兴、新丰、协兴、民生、华兴等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与螺山村合并为螺山高级社;1958年10月,为坎山公社螺山管理区杨汛大队;1961年为螺山公社杨汛大队;1984年5月为螺山乡杨汛村;1992年5月起为衙前镇杨汛村。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属里(履)仁乡杨汛里(杨汛庙在境内);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乡、里为都、图,属二十二都七图,为南庄王;民国10年(1921)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属履仁乡杨汛里(杨汛庙在境内);元至元十六年(1279)属二十二都七图;民国10年(1921)衙前农民运动期间,建立农协小组;1949年5月后属坎山区杨汛乡,村名曾一度改为团结村;合作化时建立永远、永久、光明、红星、联合、团结6个农业社;1956年11月合并为团结农业社,同年12月属建设乡;公社化后属坎山公社螺山管理区团结大队;1961年9月属蜀山区螺山公社,改称南庄王大队;1984年为螺山乡南庄王村;1992年5月起为衙前镇南庄王村。

民国19年(1930)属萧山县第五区新林乡;民国24年(1935)为新盈乡第8保;民国30年(1941)曾被日军侵占控制,属伪萧山衙前维持会;民国32(1943)年改为2保;民国36年(1947)进行乡镇并编,为吟龙乡第2保;民国38年(1949)5月,1949年5月后建立吟龙乡2村;农业合作化期间,先后成立团结、拥新、盈丰、新龙等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合并成新龙高级社;1958年10月坎山人民公社成立,村属第五大队第14、15生产队;1959年为螺山公社建设管理区新龙大队;1961年7月改属蜀山区螺山公社新龙大队;此后区、社虽有变动,但新龙大队名称不变;1984年改变“政社合一”体制,螺山公社改为螺山乡,新龙大队改为吟龙村;1992年起为衙前镇吟龙村。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属凤仪乡路西里;清代雍正七年(1729)为廿四都,下六图前方庄;清宣统年间改属龙泉乡前方庄、东黄庄等;民国17年(1928)试办东乡自治时,属第七区衙前村自治会;民国19年(1930)属第五区西江乡;民国23年(1934)为衙前区衙前乡第一保;民国33年(1944)划为钱清镇第5保;民国36年(1947)属渔庄乡;民国37年(1948)属定一乡第5保;民国38年(1949)5月解放后,属定一乡5村;次年改属坎山区交通乡5村;农业合作化期间,先后成立新农、新民、新联、黎明、新华、解放、荣华等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明华高级社;1958年10月,与前进社(四村村)合并为坎山人民公社交通管理区前明生产队;1961年7月起属衙前公社;1969年2月并入螺山公社,至1971年恢复衙前公社,为明华大队;1984年为衙前乡明华村;1985年为衙前镇明华村。

原所辖的赵家上自然村于2010年注销。

2005年5月村规模调整时,新林周、祥里施、东庄王3个村合并为新林周村。

2005年5月村规模调整时,田里胡、里东徐、新发王、韩戴4个村合并为衙前村。

2005年5月村规模调整时,项家、优胜、草漾、项甬4个村合并为项漾村。

2005年5月村规模调整时,四村、翔凤两个村合并为四翔村。

2005年5月村规模调整时,山南、同富两村合并为山南富村。

2005年5月村规模调整时,凤凰、卫家、交通3个村合并为凤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