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星火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星火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属观音乡第五保,1951年建政为观音乡第七村,1955年建社为观音乡七村警钟社,1958年为观音公社七管理区,1967年改为星火公社七大队,1972年仍为星火公社七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命名为星火公社梓橦大队,1984年社改乡时为星火乡梓橦村,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后隶属于星火镇,梓橦村不变。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星火村和梓橦村,合并设立梓橦社区(营府函〔2020〕72号)。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马房村和星火社区1、2居民小组,合并设立燎原社区(营府函〔2020〕72号)。

民国时期属观音乡第十二保,1951年建政为观音乡第十二村,1955年建社为观音乡十二村四社,1958年为观音公社六管理区,1962年为观音公社四大队,1967年改为星火公社四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命名为星火公社含宝大队,1984年社改乡时为星火乡含宝村,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后隶属于星火镇,含宝村不变。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东观村和含宝村,合并设立含宝社区(营府函〔2020〕72号)。

民国时期属杨家乡第八保,1951年建政为梨木乡第四村,1955年建社为观音乡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社,1958年为观音公社十三管理区,1962年为联升公社四大队,1967年改为火箭公社四大队,1972年仍为联升公社四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命名为联升公社开科大队,1984年社改乡时为联升乡开科村,1992年调整建制为星火镇开科村,1997年5月恢复联升乡建制,2006年又并入星火镇开科村不变。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天灯村和开科村,合并设立开科社区(营府函〔2020〕72号)。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祠堂村和白鱼村,合并设立柏坪社区(营府函〔2020〕72号)。

2015年由《营府发〔2015〕15号》命名。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原星火社区3、4、5、6居民小组,设立草街子社区(营府函〔2020〕72号)。

民国时期属观音乡第三保,1951年建政为观音乡第二村,1955年建社为观音乡二村新民社,1958年为观音公社一、二管理区,1962年为观音公社二大队,1967年为星火公社二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命名为星火公社彼岸大队,1984年社改乡时为星火乡彼岸村,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时命名为星火镇彼岸村。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拱桥村和彼岸村,合并设立彼岸村(营府函〔2020〕72号)。

民国时期属观音乡第十保,1951年建乡为观音乡第九村,1955年建社为观音乡九村十、十一、十二社,1958年为观音公社九管理区,1962年为观音公社八大队,1967年改为星火公社八大队,1972年仍为星火公社八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命名为星火公社宝峰大队,1984年社改乡时为星火镇宝峰村,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后隶属于星火镇,宝峰村不变。

民国时期属观音乡第九保,1951年建政为观音乡第五村,1955年建社为观音乡五村五社,1967年为星火公社九大队,1972年仍为星火公社九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命名为星火公社骑龙大队,1984年社改乡时为骑龙村,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后隶属于星火镇,骑龙村不变。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擂钵村和骑龙村,合并设立骑龙村(营府函〔2020〕72号)。

民国时期属观音乡第四保,1951年建政为观音乡第四村,1955年建社为观音公社四村星火社,1958年为观音公社四管理区,1962年为观音公社十一大队,1967年改为星火公社十一大队,1972年仍为星火公社十一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命名为星火公社自生大队,1984年社改乡时为星火乡自生村,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后隶属于星火镇,自生村不变。

民国时期属杨家乡第八保,1951年建政为梨木乡二村,1955年建社为观音乡二七、二八社,1958年为观音公社十二管理区,1962年为联升公社六大队,1967年改为火箭公社一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命名为联升公社梨木大队,1984年社改乡时为联升乡梨木村,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后,为星火镇梨木村,1997年5月恢复联升乡建制,仍为联升乡梨木村,2006年联升乡又并入星火镇,仍为星火镇梨木村。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八角村和梨木村,合并设立梨木村(营府函〔2020〕72号)。

民国时期属杨家乡第七保,1951年为梨木乡五村,1955年建社为观音乡三十五、四十七社,1958年为观音公社十四管理区,1962年为联升公社五大队,1967年改为火箭公社五大队,1972年仍为联升公社五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命名为联升公社联升大队,1984年社改乡时为联升村,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后为星火镇联升村,1997年5月恢复联升乡建制,仍为联升乡联升村,2006年又并入星火镇联升乡,仍为星火镇联升村不变。

民国时期属杨家乡第十一保,1951年为梨木乡第七村,1955年建社为观音乡三十七、三十九、四十社,1958年为观音公社十六管理区,1962年为联升公社七大队,1967年改为火箭公社七大队,1972年仍为联升公社七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命名为联升公社金盆大队,1984年社改乡时为联升乡金盆村,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后隶属于星火镇,金盆村不变,1997年5月恢复联升乡建制,为联升乡金盆村,2006年又并入星火镇,仍为星火镇金盆村不变。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五祖村和金盆村,合并设立金盆村(营府函〔2020〕72号)。

民国时期属西桥乡第5保;建国后1951年为西桥乡第7村;1955年建社为西桥乡第7村1、2、3、4社;1958年为柏杨公社8管理区(政社合一);1962年为柏杨公社7大队;1967年改为自强公社7大队;1972年仍为柏杨公社7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更名为柏坪公社禅林大队(取消序号地名);1984年更名为禅林村(政社分设);1992年隶属星火镇禅林村(柏坪乡并入星火镇);1994年为柏坪乡禅林村(柏坪乡从星火镇划出)。

2019年,根据川府民政[2019]9号文件批准,划归星火镇管辖。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南垭村和禅林村,合并设立禅林村(营府函〔2020〕72号)。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土垭村、关坪村和柏林村,合并设立永宁村(营府函〔2020〕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