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许堡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许堡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建于明万历29年原名许家庄堡,从清朝后期人们就简称许堡。
该村原名下庄堡,原来人口少,都住在堡子里,现堡墙断垣仍在,因位于上庄堡南1公里,故称下庄堡,后简称下庄。村委会驻下庄村得名下庄村民委员会。
该村原名下庄堡,原来人口少,都住在堡子里,现堡墙断垣仍在,因位于上庄堡南1公里,故称下庄堡,后简称下庄。
据传说村的旧址在旧村西南角,建土堡墙叫永乐堡,居住着武、刘、郭三姓,明洪武年间从洪洞迁居而来,郭姓祖籍洪洞郭家坡,兄弟二人,一人移居倍加造镇郭家窑头,一人居这里。郭姓曾有家谱和祠堂,族人娶亲都要拜祖,文革中祠堂被毁,家谱被没收送阳高县。刘姓祖籍洪洞刘家沟,由于地势低洼,土堡几经水淹,后毁于水灾,(七十年代打大口井,曾挖出锅台、火炕)村址北移,这里属于火山区,地形起伏,素有72洼之说,据说父子分家,老人将靠村门口的洼地留作养老田,故名。
该村原叫集稔,是连年丰收之意。后来由于礼教的发展,社会宣扬仁义礼智,古文人将“稔”字写为“仁”字。故名。
该村原叫上庄堡,原来人口少,都居住在堡子内,现堡门尚存,据考证为明代建筑,因与下庄堡同时建堡且位于下庄堡上方,故称上庄堡,现简称上庄,1984年地名普查,为与周士庄上庄区分,故在前面加了个东字。
在于家寨村南桑干河北岸有一个蘑菇似的火山堆,在这个小包东西两面有两道火山梁,形似二龙戏珠,在西边的火山梁上有一处兵寨遗址,四周墙基仍存,有1.5米宽,石门尚存,从这里发现一块石刻上书于顺玉大定十六年,山寨有通往一民宅院的地道,传说此民宅是金兵的火房,因寨主姓于,故起名于家寨。
相传,因该村地下水丰富,人们吃水打井很浅就可以打出水来,而得名。
该村位于跳水崖(古名悬石崖)泉水东,故名。
传说在明朝有徐姓的兄弟二人,从洪洞迁来,定居于阳高县东册田南10公里处,起名西册田。
该村名在清代光绪年间的碑文上书“大旺村”,民间传说村西有一座王坟,为元代丞相康里脱脱之墓(文化大革命期间石碑、石雕毁),元代在这里建村,起名大王。
该村旧址在现址北1千米处的小盆地,传说建于600年间,建有土堡墙,因而得名堡村。1983年册田水库上位上升村址南迁,当时全部为土窑洞,1989年地震,该村为震中,土窑全部倒塌,1990年接受世界银行贷款重建。村委会驻堡村得名堡村民委员会。
该村为1990年新建村,旧址在现址偏西南2千米处,传说西册田有一户人家耕种着该村的土地,为方便耕种,在这里靠崖掏土窑,供农忙时居住,由于紧靠大王村,人们将土窑称为大王窑,后来有人在这里居住建村,村名叫大王窑。
传说兄妹3人,哥居大王,弟居小王,妹居黎峪,以名为村,一说是因居住在峪口处,下坡下又长满梨树而得名黎峪,后将“梨”写为“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