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禹城市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禹城市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政府驻地为禹城市的中心部位,因此得名。 [详细]
  禹兴街道得名于《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中的“鲧殛而禹兴”一词,寓意大禹治水而兴,同时取“禹城振兴”之意,因此得名。 [详细]
  因镇政府驻地村名而得名。镇驻地原是隋末源阳遗址,宋代曾在此设安仁镇,金改为伦镇。2000年,由袁营乡和伦镇合并为现伦镇。 [详细]
  因镇政府驻地村名而得名。房寺始建于唐,壮观宏伟,寺旁有一通往京城驿道,房氏于道旁开店,技艺超群,名气很大,建村后称房家寺。清代,杨氏祖先曾出资扩建此寺院,四街皆有庙宇,近代仍沿称房家寺,解放后,简称房寺。 [详细]
  因镇政府驻地村名而得名。明永乐年间(1403-1424),张氏2兄弟由北京密云县石匣村迁来。兄居于此地,以其姓氏命村名为张庄;弟定居于现大程乡小张庄。清乾隆年间(1736-1795),张立德之母自年轻守寡,被人们誉为“贞洁烈女”。张立德长大成人后,为纪念其母,修石头牌坊两个,该村即改名为牌坊张庄。后,简称为张庄。1984年文件将张庄公社改为张庄镇。 [详细]
  因镇政府驻地村名而得名。据传说,最早原名叫康家洼,燕王扫北后,剩下叶、康两家。事后由诸城迁来一些百姓,人口增多,原址在街东幸福河附近,后向西迁叫新店(意思是新建的街店),日久天长叫白了,就成了辛店了。1984年根据上级政策,将辛店公社改为辛店镇。 [详细]
  因镇政府驻地村名而得名。宋金时代曾在此地设立军营,故名安营,意为“安营扎寨”。明洪武年间,由山东诸城、山西洪洞县和北京密云等地迁来数户人家,因定居成村,大家安居乐业,仁义相处,改名为安仁。1995年设镇。 [详细]
  因镇政府驻地村名而得名。据县志记载,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尚称新寨,时为当地水陆交通要镇,界在南邺,扼数郡之要津。为防御匪患,村民绕村建寨,每每重建新寨,故村名新寨即有此嬗变而来。解放后,人们常用谐音简写,遂演变为今日之辛寨。2000年与前油坊乡合并为现辛寨镇。 [详细]
  政府驻地为梁庄村,因此得名。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梁氏由诸城迁来立村,以姓氏命村名为梁庄。因镇政府驻地梁庄村而得名。 [详细]
  因镇政府驻地村名而得名。明朝永乐年间,孟氏由诸城迁来立村,该村南有一土丘,相传为大禹治水时途经此地,为观察水势而筑之,禹登上土丘往东一看,望见了舜帝挖井的善村(卧牛镇),问当地百姓:“此地距善村多远”?百姓回答:“整十里地”。故得村名为“十里望”。根据鲁政函民字【2010】9号山东省人民政府文件设镇。 [详细]
  因镇政府驻地村名而得名。古为周代齐邑之苣城,城废后成为村,改称莒镇,在宋朝时改为莒镇街,至明朝永乐年间,叫莒镇屯,以后此村建了集市追称莒镇街,得名莒镇村。 [详细]
  唐朝天宝元年设禹城县,意在纪念大禹曾在此率众治水。 [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