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云龙县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

云龙县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

诺邓镇位于县境中部,东连关坪乡、南接宝丰乡、西邻旧州镇、北界检槽乡和长新乡,是全县政治、文化、商贸、信息中心,境内最高海拔2930米,最低海拔1600米,海拔高差133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干凉同季,雨热同期,具有独特的立体气候时有“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小区气候环境。全镇辖青松、和平、象麓、诺邓、果郎、杏林、永安、龙飞、天池、天灯10个村民委员会和石门社区,166个村民小组,212个自然村。国土面积400.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060亩,长期居住着彝、白、哈尼、壮、傣、苗、傈僳、回、纳西、景颇、瑶、阿昌、蒙古、布衣、普米、土家、汉族17个民族 。

  诺邓镇内森林资源丰富多样,以云南松为主体林的林地面积244.5平方公里,蓄积量1421350立方米,森林覆盖率高达66.1%,大量生长着三七、天麻、防风、黄苓、松茸等林下野生药材。30公里沘江南北方向直穿镇境,四季长流具有一定的落差,水能资源可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云龙独有产于沘江东岸虎头山背后因地得名的野生罗峰茶、天灯草烟、天灯乌骨鸡、黑木耳等是人们青睐的天然绿色食品。加工精细,风味独特的诺邓火腿、诺邓豆饼、碗豆油粉皮等土特食品深受人们喜爱。境内贮存大量的石灰石、石膏、食盐、红砂石和金属矿石,开发潜力很大。

  诺邓镇历史文化悠久,是云龙县旅游资源的富集区。传及中外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诺邓千年白族村,是白族最早的经济重镇,有着滇西最集中的明清古建筑群和明清文化遗踪,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县城南面的虎头山自然景观奇特,山中有别具一格的道教古建筑群,有内涵深厚的历代名人摩崖石刻,是大理地区的第二个道教名山。县城西南角沘江上有曾为陕西省巡抚杨名修建的青云桥,在西岸的石壁上有“衮雪”二字,是曹操题刻与陕西汉中褒谷石崖上的题记。距诺邓村4公里处的沘江河床上有一个自然地貌奇观,沘江水在这里绕出了一个“S”型的大弯子,形成了类似道家“太极”图案的天然地貌奇观,被称之为天然太极图,在“天然太极图”当中,北部的庄坪坝子和南部的连井坪坝子组成两个鱼形图案,恰如“太极图”中的“阴、阳两仪”。县城西面山顶海拔2552米上有被誉为滇西“高山明珠”的高山湖泊——天池,是全省最大的自然高山湖泊,四周有着10万亩浩瀚的原始森林,共有高等植物60多科200余种,还有国家二、三级保护动物19种。以云南松为主的-松原,林木高大挺拔,树梢高耸入云,相接云天,秀丽的湖光山色和繁茂的森林草甸相互衬托,风景无比旖旎迷人。民间流传着有诺邓花灯、洞经音乐、龙灯等传统文艺,还有集商业、文化交流为一体的“八三街”等各种民风浓郁独特的节庆聚会。

  云龙县城古称石门井,为明代嘉靖年间开发的盐井。1929年,云龙县城由宝丰井迁居于此,石门乃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进入新时期以来,紧紧围绕建设“山水园林小城镇”的目标,以产业培植为抓手,全力实施县城绿化、美化、亮化、民族化工程,建成长廊花路、会务中心、腾龙广场、沘江苑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众多新景观,使小城风貌更显得秀丽迷人。

  诺邓镇是2005年乡镇体制改革撤销原石门镇、果郎乡而设立的一个新镇。历届乡党委、0始终紧跟时代步伐,一切从实际出发团结带领干部群众艰苦奋斗,不断走向美好未来。特别是新镇成立后,诺邓镇党委、0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整合挖掘文化旅游资源,立足镇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培植林果、烤烟、畜牧、旅游四大特色产业,全镇的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群众的生活不断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夯实。

  发展思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县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生态优先,农业稳镇、商旅活镇,市政促镇,科教兴镇,依法治镇,和谐安镇”的发展思路。继续做大做强烤烟、林果、畜牧、旅游四大产业,努力实现非公经济、市政建设、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目标: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8%以上;财政收入年均递增8%以上;粮食总产量年均递增1%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年均递增50元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资源利用更加高效,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支柱产业逐步壮大,农村产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居住环境明显改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显著成效。

  发展优势:诺邓镇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旅游文化资源富集。

  特色产业:旅游业、商贸业、种植业和养殖业。

“澜沧江上夜覆云雾,晨则渐以升起如龙,”故名云龙。古镇旧州,是云龙县的发祥地,被誉为“开云龙史志之先河”。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设比苏县属益州郡,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属永昌郡。宋代(大理国时期)为“云龙赕”治所在地。元明两代为云龙州治。清代为云、松、汤三里。民国时期为云龙第三区、云龙第四区、云江乡、云江区,新中国成立以后,改为旧州联社、旧州区、旧州公社、旧州区公所,1988年改为旧州乡,2000年撤乡设镇,2011年为纪念滇缅公路上的“功果桥”对抗战做出的贡献,牢记历史,弘扬云龙乃至滇西人民的抗战精神,激励民志和爱国情怀,旧州镇更名为功果桥镇。

功果桥镇位于云龙县城西部,分布于澜沧江中游段东西两岸。镇政府所在地前临澜沧江,背靠三崇山,距县城(石门)74公里,州城(下关)175公里,保山(市区)110公里。功果桥镇辖区东交宝丰乡,南连保山瓦窑镇,西与漕涧镇毗邻,北接苗尾乡,总面积为465.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65%。镇内最高海拔3656米(道人山),最低海拔1221米(媳姑坝),年均降雨量为84.9毫米,年均气温18.3℃。辖11个村民委员会,183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白、傈僳、回、彝族和苗族等18个民族。澜沧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也孕育了两岸农耕文明,功果桥镇作为云龙的粮食基地,一直有云龙县“鱼米之乡”“云龙粮仓”的美誉,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功果桥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镇群众物质生活得到了较大改善。2010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1437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83元,财税收入3860万元,工业总产值完成26700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3050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780万元,粮食总产19204吨。

位于县境西南部,镇政府驻地漕涧距县城120千米,国土面积为393.65平方千米,东靠三崇山与旧州镇相交,南与保山市瓦窑乡接壤,西与保山市坟上、瓦马相邻,北与沪水县老窝乡以打虎箐、阿课勇种为界。漕涧镇是大理、保山、怒江三州(市)的结合部,是大理州的西大门。辖漕涧、仁德、仁山、铁厂、大坪、鹿山、新胜 7个村民委员会,200个村民小组,156个自然村。年末全镇总户数为8930户,总人口为34141人,其中农业人口为3154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1‰;年末劳动力15667人,其中乡村从业人员15354人。共有15个民族,其中白族25566人,汉族4858人,阿昌族2336人,彝族779人,苗族518人,傈僳族50人。工业总产值19232万元,比上年增加5730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833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35万元;第三产业总收入4726万元;地区完成财政收入1283.2万元,本级财政总收入305万元,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65.7万元;金融贷款余额1000万元,贷款总额1000万元;有漕涧、铁厂两个集市。耕地面积2170.67公顷,其中旱地1446.67公顷,水田734公顷。全年粮食总产1323.9万千克,农民人均占有粮421千克。森林覆盖面积13866.27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0%,泡核桃面积有4380公顷。年末有个体户1090户,从业人员4519人。其中:工业企业184个,年营业收入28690万元,年利润1857万元,年上缴税金1035万元。2005年主要工业品产量:铁矿石原矿11000万千克,生铁2962万千克,电解锌897.5万千克,高冰镍5.3万千克,水泥1200万千克,硫酸1690万千克,发电量4190万千瓦小时。镇通公路60.3千米,7个村都通车、通程控电话,固定电话与小灵通用户达2300多户,安装了152部国家村村通无线座机致富通电话。有1所县属高级中学,2所镇属初级中学,10所村完小,2所初级小学,22个村小校点,在校小学生3031人,在校初中生185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9%,巩固率99.9%,毕业率100%,小学辍学率1.08%,初中阶段入学率97.4%。高中在校学生508人,高考上线73人。.

 漕涧镇位于云龙县城西南部,东与旧州镇相连,南与保山市瓦窑乡接壤,西与保山市汶上、瓦马相邻,北与泸水县老窝乡以打虎箐沟为界,位于东经99°、北纬26°。漕涧镇地处大理、保山、怒江三地州结合部,是大理州的西大门,通往怒江大峡谷的必经之地,漕涧镇国土面积为393.65平方公里,镇政府所在地海拔2040米,漕涧坝子的海拔介于1950—2120米之间。是大理州20个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之一。

漕涧镇历史悠久,曾有新石器时代文物和汉代青铜器出土,据专家考证,漕涧地区曾是西汉时 唐县的治所。漕涧古称“早竹”村,明朝洪武十五年在今仁山村设漕涧土千总。清初改为荣里,民国初改不第四区,并设立县佐,民国十九年改为第五区,到民国二十五年裁撤,民国二十八年又改为永丰乡,1949年改漕涧区,1955年3月划归怒江州泸水县,当年11月份归回云龙县,1984年改为漕涧镇,一直沿袭至今。

位于县境北端,东连剑川县,北通兰坪县,西靠检槽乡,南接长新乡。东西最大横径16.06千米,南北最大纵距23.65千米,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51千米,距兰坪县城39千米。辖7个村委会、93个村民小组、116个自然村,境内最高海拔云顶白彝子山3552米,最低海拔双龙正月地1983米,国土面积321.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096公顷(水田322公顷,旱地774公顷)。有林地面积230.6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为68%。全镇总户数3690户,其中农业户3270户,非农业户420户。总人口13795人,按性别分:男7154人,女6641人。按职业分:农业人口13149人,非农业人口646人。按民族分:白族12749人,傈僳族673人,彝族311人,汉族53人,傣族2人,壮族1人。政府干部职工有61人,其中公务员有26人。国内生产总值6564万元;财政收入1076万元;粮食总产量为669.8万千克,其中豆类产量185万千克;农民人均占有粮424千克,农民人均纯收入1294元。牧业产值1829万元。大牲畜存栏8931头(匹),出栏3393头(匹)。小牲畜存栏27749头(只)、出栏32100头(只)。家禽存栏21005羽,出栏71048羽。乡镇企业有161个,现价总产值19658万元,增加值4460万元,上缴税金996万元。其中工业现价总产值17922万元,增加值为3946万元。中小学教师编制149人,现有145人,其中学历达标140人,中小学在校学生2202人。六年义务教育实现率达99.6%,九年义务教育实现率达95.7%,适龄儿童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为0.23%;干部职工受教育程度平均12年,农民受教育程度平均5.4年,尚未扫除文盲120人。有乡级卫生院1所,专业医护人员17人,病床44张,就诊6210人次,治愈好转率达99.92%;农村卫生所11个,医务人员18人。乡村公路有34.9千米,已通公路的行政村有7个,有水窖池2991个,总输电线路有56.1千米,电网覆盖7个行政村,农户通电率达90%,已通程控电话的行政村有7个,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3.5部、移动电话3.6部。.

 白石镇位于云南省西部,云龙县北端,东连剑川,北通兰坪,西靠检槽,南接长新。地理坐标:东经99°18~99°33′,北纬26°7′~26°13′,东西最大横径16.0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3.65公里。镇政府所在地距云龙县城51公里,距兰坪县城39公里。全镇辖7个村委会、93个村民小组、80个自然村,境内最高海拔(云顶白彝子山)3552米,最低海拔(双龙正月地)1983米。国土面积321.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8%。 。

宝丰乡位于云龙县城的南部,地处沘江下游,距县城石门11公里,东与关坪、团结毗邻,南与永平接壤,西与旧州相连,北靠诺邓镇,全乡国土面积474.74平方公里,最高海拨3296米,最低海拔1239米,年平均降雨在686.3毫米左右,霜期28天,全年日照时间为2180小时,年平均温度16℃。

  全乡辖大栗树、南新、宝丰、东山、福利、庄坪、金麦7个村民委员会,139个村民小组,2个居民小组。有白、汉、彝、傈僳、傣、阿昌、纳西以及其它民族等12个民族。 。

位于县境东部,关坪河上游,东交洱源县西山乡,西接宝丰乡和诺邓镇,南连团结乡,北靠长新乡,乡政府驻地关坪村,距县城石门20千米,距州府大理市131千米。全乡国土面积268平方千米,乡境内海拔2000~3457米,辖关坪、自新、新荣、胜利、高明5个村民委员会,118个村民小组。年末总人口11515人,民族以白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7.7%。全乡经济总收入193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65元;粮食总产量481万千克,农民人均占有粮438千克;地方财政收入23万元。大春总播种面积928公顷,总产390.6万千克;小春总播种面积727公顷,总产99.6万千克;年末总耕地面积1194公顷,常用耕地面积891公顷。种植百合33.33公顷,芸豆146.67公顷。种植重楼3.67公顷,防风、黄芩0.67公顷,续断1公顷,秦艽20公顷。年末大小牲畜存栏36509头(只),年内出栏25988头(只),畜牧业产值达801万元,占人均纯收入的59%。全乡累计种植泡核桃面积1866.67公顷,年内种植249.7公顷。有个体、私营企业53户,每年的工商所得税、营业税为1.5万元。有初级中学1所,中学专任教师26人,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52人,入学率达95.3%;1所乡中心完小,村完小4所,2所初小,1个一师一校点,40个教学班级,教职员工74名,在校学生80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全乡配备一类教学仪器1所,配备二类教学仪器4所,配备8个光盘播放系统,6个卫星教学收视点,一套教学投影仪,学生课桌配备率达125%。有1所乡卫生院,医务人员14人;5个村级卫生所,乡村医生13人;有20张病床,医疗设备有X光机、B超机、心电图机、显微镜、吸引器、综合产床、幻影灯等。
 团结彝族乡位于云龙县城东部,关坪河流域,1989年成立彝族乡,云龙县通往州府的黄金公路从乡内横穿而过,被誉为云龙县东大门,距县城38km,州府100km,东靠洱源县西山乡,南与漾濞县富恒乡毗邻,西壤永平县北斗乡和云龙县宝丰乡,北接云龙县关坪乡,全乡国土面积302平方公里。地处东经98°52′—99°46′,北纬25°28′—26°23′之间,辖新宅、团结、河南、河东、丰收五个村委会,大村、麻七等88个自然村和村民小组。居住着汉、白、傣、苗、傈僳、拉祜、阿昌、回、蒙古、土家、彝等11个民族。

  全乡地势属高山丘陵地状,最高海拔3114m(龙塘山),最低海拔1820m(窑底),东西横距50km。南北纵距46km;乡内有五河四箐,属冷凉地区,年平均气温12℃—18℃之间,霜期一般为100—120天,最热月平均气温25℃。最冷月平均气温9℃,年均降雨量840mm。

长新乡位于云龙县境东北部,是我县著名“吹吹腔文化艺术之乡”,长新乡地处东经99°22′30至99°37′26″,北纬25°55′06″至26°15′18″之间,东与洱源县乔后镇接壤,南和关坪乡、诺邓镇相连,西与检槽乡毗邻,北与白石镇和剑川县象图乡交界,全乡总面积463.68平方公里,乡级机关所在地面积约0.6平方公里,距离州政府231公里,下辖新和、新塘、永香、包罗、长春、豆寺、松炼、佳局、新松、丰云、丰胜、丰华12个村民委员会146个村民小组。有白、彝、汉、傈僳等民族。

  长新乡属山区,沘江由北至南贯穿全境。东面有大朗河、大达河、豆寺河、炼场河、丰胜河5条河流注入沘江,形成几个东西走向的大峡谷。最高海拨是新和村的必罗山(3597米),最低海拨是与石门镇交界的沘江河谷(1812米)。属温带高源季风气候,立体气候十分突出,年平均气温14—18℃,最热月平均气温19.8—23.1℃,最冷月平均气温6—9℃,年降雨量600mm。

   辖区内适宜栽种水稻、玉米、小麦、蚕豆、豌豆、芸豆等农作物,主要经济作物为烤烟、芸豆、泡核桃及林下药材。

  主要特色产品有芸豆、仔猪、黑山羊、野生食用菌及药材。

检槽乡位于云龙县境北部,东连长新乡、白石镇,南接诺邓镇,西交表村乡,北靠怒江州兰坪县,乡人民政府所在地距县城27公里。

  师里河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形成高山峡谷与山间小盆地相间的地形地貌,有林、矿、水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境内海拔1750-3639米,森林覆盖率达74%,国土面积414.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900亩。

  乡辖检槽、哨上、清朗、文兴、师井、炼登、大工厂、清文、三合9个村民委员会,139个村民小组。这里主要居住着白、汉、傈僳、彝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96.5%。

  辖区内适宜种植水稻、玉米、啤大麦、蔬菜等农作物及核桃、烤烟、芸豆、花椒、梨等经济林果。境内有丰富的国土资源、生物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文化资源。

表村乡庙江坝是乡政府所在地,是表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表村乡辖区面积355.71平方公里,下设5个村委会,37个自然村,66个村民小组。

表村的乡情可归结为五个方面:一是民族性,表村乡是大理州两个民族乡之一,傈僳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34%。二是周边性,表村西邻沪水县老窝乡,北靠兰坪县兔峨乡,位于大理州最西边,周边性十分明显。周边性既是表村的劣势,同时又是表村的发展优势,劣势上,表村离云龙县城120公里,比到怒江州六库还远,属云龙县乃至大理州边远贫困民族乡。优势上,只要在市场导向、产业导向上符合怒江经济发展的需求,依靠周边优势实现跨地州辐射,成效将十分明显。三是气候的立体性,表村整个地形由澜沧江两岸形成一个立体‘V'字形,高低海拔差2332米,立体气候十分明显。气候的立体性要求产业布局要有层次性,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逐步实现规模化生产。四是发展的不平衡性,由于人口素质、交通、通讯、气候条件等的差异,全乡山区和坝区发展极不平衡,坝区绝大多数群众生活不平都有极大的提高,但江东江西山头的群众生活还十分困难。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工作重,二在放在山区的发展上,依靠上级的项目扶持和挖掘自身潜力,加快脱贫步伐。五是资源的多样性。表村矿产资源和水电资源丰富,热区农作和水果种类繁多,具有资源的多样性。

位于云龙县西部,国土面积214.7平方千米,乡政府所在地大坪子距县城160千米,东与漕涧镇接壤,南与保山瓦马乡相连,西临怒江。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海拔垂直高度大,最高海拔3550米(志奔山),最低海拔730米(孙足河口),立体气候。辖坡脚、布麻、只嘎、边江、岔花5个村民委员会,69个村民小组。年末,全乡总户数为2081户,总人口为926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47‰;居住着白、汉、苗等7个民族。工农业总产值285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560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51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68元;有个体私营企业86个,营业收入637万元;财政总收入79.22万元;固定资产投资650万元。有耕地面积1153公顷(水田73.33公顷);粮食总产量达518.2万千克。有林地面积8666.67公顷,森林覆盖率63%。泡核桃种植面积达2216.67公顷,已挂果的有800公顷,年产值270万元;低热河谷试种芒果1000株,种植甘蔗30公顷。年末生猪存栏8677头,年末牛存栏3197头,山羊存栏13598只,禽类存栏26130只。年内出栏生猪8549头,出栏牛1723头,出栏山羊5427只,年内出栏禽类23540只。养蜂2050群。全年畜牧业产值1254万元。年内,“金六”公路民建境内段开工;实施下布麻、中岭岗和鸡嘴山三个村民小组输电线路架设工程,新增通电户62户250人。进行漕涧至民建35千伏输变电工程的全线测设和土地征用,境内动工建设的电站有5座;投资150万完成布麻村联通基站建设,开通了联通信号,有固定电话173部,有线电视用户170户。新建校舍650平方米,撤并一师一校点15个,实行轮歇校点7个,现存校点8个,学龄儿童入学率99.8%,巩固率98.8%,毕业率100%;高中录取41名。7289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民建乡位于云龙县西部,坐落在怒江大峡谷畔,乡政府所在地(大坪子)离县城(石门)160公里,西与怒江州上江乡和六库镇相连,南与保山地区的瓦马乡接壤,是三地州的结合部。境内海拔垂直高差大,最高海拔3550米,最低海拔730米(是大理州海拔最低的地方),江河切割,立体气候明显。乡辖坡脚、布麻、只嘎、岔花、边江五个村民委员会,69个村民小组。

  全乡国土面积214.7平方公里,居住着白族、汉族、苗族、傈僳族、等民族。民建乡境内有铜、铁、锡、钨等多种矿藏,森林覆盖率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