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安平镇各村地名由来[2]

安平镇各村地名由来[2]

  在公元24元,刘秀“走国”时,在此遇难,被人们救之而脱险。脱险后刘秀说:“这村人们心地善良,村里有‘风水’。”随之,在此地建一大良庙宇。后因人口繁衍,村域增大。1901年分村时,以寺庙为界,该村在寺庙以南,故名南大良。 [详细]
  在公元24元,刘秀“走国”时,在此遇难,被人们救之而脱险。脱险后刘秀说:“这村人们心地善良,村里有‘风水’。”随之,在此地建一大良庙宇。后因人口繁衍,村域增大。1901年分村时,以寺庙为界,该村在寺庙以中,故名中大良。 [详细]
  在公元24元,刘秀“走国”时,在此遇难,被人们救之而脱险。脱险后刘秀说:“这村人们心地善良,村里有‘风水’。”随之,在此地建一大良庙宇。后因人口繁衍,村域增大。1901年分村时,以寺庙为界,该村在寺庙以西,故名西大良。 [详细]
  东河桥原与西大良为一体,因人口繁衍,村域增大,于1961年从西大良析出一部分农户,因此地有石桥,以此为界,此村居石桥以东,遂名东河桥。 [详细]
  据光绪六年《深州风土记金石记》载:金漫真宁国院有一寿公和尚碑,碑文称:“寿公和尚本居博陵乡徐召村。天会三年(1125年),因择兹邻村漫真古道院而居焉。”说明早在金代即有此村。因此村居寺以东,称东漫真。后根据字的谐音,慢慢演变为东满正。 [详细]
  在公元24元,刘秀在此遇难,民人护之而脱险。脱险后刘秀说:“这村人们心地善良,村里有‘风水’,地势又好。”在命村名时叫大良村。并在此修一大良庙寺一座。后因人口繁衍,村域扩大,1901年分村时,以大良寺庙为界,该村在寺庙以北,故名。 [详细]
  明永年二年(1404年),辛氏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处定居,以其姓氏得名辛营。永乐三年(1405年),荀氏奉诏从山西小兴州洪洞县亦迁居此定居,仍用旧称。后人口繁衍,村域扩大,于1961年以滹沱河为界,此村在河南岸,称南辛营。 [详细]
  明永年二年(1404年),有一姓孟的由本县崔苓搬迁到此处,因距辛营近,属辛营。在清顺治二年(1645年),与辛营分村时,以姓氏命村名称孟营。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改为永进。1981年地名普查时,复原孟营。 [详细]
  据康熙二十六年《安平县志》载:“汉光武刘秀曾在此地驻过兵营,借此称刘光营”。后来村域逐渐发展,居住分散,于1937年分成了3个村,此村居南,称前刘光营。后简称前刘营,沿用至今。 [详细]
  据康熙二十六年《安平县志》载:“汉光武刘秀曾在此地驻过兵营,借此称刘光营”。后来村子逐渐发展,居住分散,于1937年分成了3个村,此村姓杨、马的多,以其姓氏得名杨马庄,沿用至今。 [详细]
  据康熙二十六年《安平县志》载:“汉光武刘秀曾在此地驻过兵营,借此称刘光营”。后来村子逐渐发展,村域扩大居住分散,于1937年分成了3个村,此村居北,称后刘光营,简称后刘营。 [详细]
  在1401年,燕王造反(靖难)时,留下部分姓郭的在此居住,遂冠以姓氏得名郭官屯。于1954年简称郭屯。 [详细]
  据考查,221年前,原名各庄村、杨屯村。该村杨、古、刘、安四姓在此居住。因杨姓家庭大,人丁兴旺,在村为首位,遂冠以姓氏得名杨官屯。后杨、古、安断后无人,为怀念立村先人,继续称杨官屯。简称杨屯至今。 [详细]
  在明永乐二年(1404年),崔氏奉诏从山西省小兴州洪洞县迁来此地占产立庄,遂以姓氏得名崔家庄。后来姓张的也奉诏从山西迁至此村定居,因人丁发旺,户大人多,又因张辉副元帅有权有势,而将崔家庄更名为张家庄。后村大,居住分散,于1574年按前后分为两村,此村居前,称前张庄,后世简称前张庄。 [详细]
  在1404年,燕王造反(靖难)时,该村人死了不少,当时流传一首歌谣:“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无人烟”。按当时考,该村仅剩下程氏家庭,以其姓氏得村名为程官屯。在明永乐二年(1404年),尹氏门族奉诏从山西省小兴州洪洞县迁来直隶(河北省)此地,占产立庄,因尹姓成了当时户多人旺的大族,故更名为尹官屯。后贾姓兴旺,又称贾官屯。直此,尹官屯、贾官屯并用多年。约在1945年习惯地叫贾官屯。后世简称贾屯。 [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