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成立场镇,1995年恢复到居委会集中管理,为第一居民委员会,2020年5月,经德阳市罗江区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将第一居委会更名为蟠龙社区居民委员会,驻址仍为原第一居民委员会办公地。 |
1952年建政时沿民国旧制为工农村,1953-1957年合作化时为工农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管区,1981年为合兴大队,1984年恢复行政村制时为合兴村,群众通过选举产生合圣村村民委员会,2007年圣贤村与合兴村合并为合圣村,2020年5月,经德阳市罗江区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撤销文昌村与合圣村(1组-8组),设立合圣村。 同意撤销合圣村(9组-12组)与盐井村,设立盐井村。 |
1952年建政时沿民国旧制为新村,1961年属白马关公社二大队、三大队,1971年二大队改名为新村,三大队改名为天台村,1984年改大队为村为新村、天台村,2007年新村和天台村合并成万佛村,群众通过选举产生万佛村村民委员会。 2020年5月,经德阳市罗江区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撤销万佛村与广济村,设立万佛村。 |
民国时为盐井沟,1952年建政名为太平村,1953-1957年合作化时更名为工农三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更名为三管区,1981为盐井大队,1984年恢复行政村制时为盐井村,群众通过选举产生盐井村村民委员会。 2020年5月,经德阳市罗江区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撤销合圣村(9组-12组)与盐井村,设立盐井村。 |
1952年前为十保,1952年建政改为三叉河村,1956年建立合作社,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为六管区,1961年为六大队,1981年为三叉河大队,1984年改大队为村,为三叉河村,群众通过选举产生三叉河村村民委员会,2020年5月,经德阳市罗江区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撤销松林口村与三叉河村,设立三叉河村,办公地址在现松林口村村委会。 |
1984年改大队为村时得名凤雏村,设立凤雏村村民委员会。 2007年由白马村、七里村、凤鸣村三村合并命名凤雏村。 |
1952年建政时沿民国旧制为接引村,1958年为九管区,1961年为九大队,1981年为接引大队,1984年改大队为村,为接引村,群众通过选举产生接引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
1952年建政时沿民国旧制为换马村,1956年属于白马人民公社九大队,1981为换马大队,1984年改大队为村,为换马村,群众通过选举产生换马村村民委员会,2020年5月,经德阳市罗江区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撤销换马村与二酉村,设立换马村,换马村村民委员会设在现二酉村村委会办公处。 |
民国旧制为海棠湾村,1952年建政时名六村,1953-1957年合作化改名六社,1958年公社化名六管理区,1981年为海棠大队,1984年恢复行政村制时为海棠村,群众通过选举产生海棠村村民委员会,2020年5月,经德阳市罗江区人民政府批准,同意见撤销海棠村与印台村,设立海棠村。 |
1952年建政为11村与8村,1953-1957年合作化为11社,1958年公社化改为11管区,1961年更名为大队,1981年因该处有座小梁山,故为小梁大队,1984年撤公社建乡时命名为小梁村,鞍山村。 1952年建政时为8村,1961年更名为8大队,1981年为马鞍山大队,1984年恢复行政村制时为鞍山村,2007年7月小梁村与鞍山村合并为小鞍村,群众通过选举产生小鞍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
1952年建政为工农村5村,1953-1957年合作化时为工农5社,1958年公社化时改为5管区,1961年为5大队,1981年改名为余家庵大队,1984年恢复行政村制时为余家庵村,2007区余家庵村和三堰村合并为宝峰村,群众通过选举产生宝峰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
2007年太和村与三合村合并得名,群众通过选举产生太三村村民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