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宝坻区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2]

宝坻区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2]

  因镇人民政府驻新开口村而得名。新开口村始建于明代;因该村地处运粮河西岸,过河需绕道王家河,极为不便,后当地居民为便于渡河,在该地新开一渡口,因而得名。 [详细]
  大唐庄镇因镇政府驻大唐庄村而得名。大唐庄村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年至1424年),相传时有山东青州府寿光县唐士英、唐士农兄弟二人随燕王扫北在该地定居,后形成村落为大唐庄,沿用至今。 [详细]
  牛道口,始建于明代(公元15世纪左右)。据传,燕王扫北时,随燕王有刘、王两家在此定居,后形成村落。当时通往村西鲍丘河道口有一木桥,第当早晨太阳初升时,观望此道口上空隐约呈现出雾状,象一头牛卧着,太阳升高即不再见,人们以此为吉兆,故定村名为牛道口至今。 [详细]
  因镇政府驻史各庄村而得名。史各庄村始建于明代,有史姓人家在此定居,取名史家庄,后因史姓人家衰落,又有大量异姓人家迁于此,故改名为史各庄。 [详细]
20、郝各庄镇 [天津市宝坻区] 相传为郝姓人家迁此定居而成。
  天津市宝坻县辖乡。原属宝坻县第五区,1953年置郝各庄乡,1958年属黑狼口公社,1961年析建郝各庄公社,1983年复置郝各庄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15平方公里,人口1.3万。西邻(天)津蓟(县)铁路,宝(坻)(大)白(庄)公路过境。辖秦各庄、侯庄子、西田五庄、东田五庄、东郝各庄、西郝各庄、庞桥头、十四户、官庄、岔古、前郝各庄、西刘各庄、东刘各庄1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制鞋厂、农……[详细]
  牛家牌镇因镇人民政府驻牛家牌村而得名。牛家牌村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年至1424年),相传刘伯温随燕王扫北至此,计划在该地建牌楼,后建在北京,该地留下牌楼名,后来一牛姓人家从山西迁入定居成村落,取名牛家牌,沿用至今。 [详细]
  因镇人民政府驻尔王庄村而得名。相传燕王扫北时,有尔朱荣一家来该地定居,成村后而得名尔庄子。后来又有一王姓人家迁来该地,两家相处和睦,遂将该村更名为尔王庄,沿用至今。 [详细]
  因镇人民政府驻黄庄村而得名。黄庄村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年至1424年),由山东迁来居民聚集于境内,逐步形成村落。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宦官刘瑾在该地监修普照寺一座,并将此划为“皇庄”,圈地收租。后来皇庄逐渐演变为黄庄。 [详细]
  始建于金,元之际(公元13世纪左右),当时因崔姓家族为村中首户,取名崔家庄,后来一杨姓迁至此,改名崔杨庄,约至明代末年,村西窝头河在此决口,人们便把崔杨村成为口子以东,曰口东,相传至今。 [详细]
  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据传,当时有一外地姓白的武官领兵在些地驻防并落户,渐有百姓附居,形成村落。因白姓武官势力大,有大量土地和金钱,故取名大白防庄。后白姓武官迁走,人们将此庄改为大白庄至今。 [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