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大南坂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大南坂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因地处山垅,烂泥田,故名。
村庄原是解放前大南坂农场的旧址,解放后为与新大南坂农场有所区别,改称小南坂。
金刚锋是一整块钟形大石,端立在伸万山体的巨大盘石上,状如金刚崛立,故称金刚山,因“刚”与“岗”谐音,故名。
因村庄所在地的山地土壤暗灰色、轻壤、湿润,小块状结构,稍软而被人称为腊山,故名。
建村时,村庄所在地的山坡上长满梧桐树,陂意为山坡,取梧和陂字命名。
因明代后期,开基祖李永祥,原海澄县龙井社(今居龙海市东泗乡人)带子民规,民佑开基刺塘后,至弟七世祖祠,旧名“祠堂后”。因闽南语“刺塘”与“祠堂”谐音,故名。
因清时称下布,解放后改成下楼,故名。
因是漳浦县商姓主要聚集地,史称“孤商独苑”因“商”与“上”闽南语谐音,故名。
因村庄建在原瓷窑场址上,故名。
村庄所在地原是一座荒山,1964年组织青年突击队在山上开荒种果,并将该山命名为青年山,还在山上建果树实验站。
因1965年建成农建一队,以农业建设一队的简称命名。
因芳埔原名福坊,又名荒埔,因“芳”与“荒”谐音,故名。
坐落在坑内山下的村落。
因兴建山美水库于1972年移民至大南坂农场农建二队,为了保持春村文化,撤销农建二队成立新民大队,1999年设立新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