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富民县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

富民县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

富民县永定镇位于昆明市西北部,地处富民县城(地理坐标为东经102°21'~ 102°47',北纬25°08' ~25°36'),东邻大营镇,南连西山区,西与西山区、禄丰县接壤,北靠罗免乡、大营镇,面积152.6平方公里,为川藏、滇北进入昆明之要津,素有 “滇北锁钥”之称,平均海拔1679米。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季分明,属中纬度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享有“花枝不断四时春”的美称。年平均气温15.8°C,春季平均气温17.5°C,夏季20.9°C,秋季15.8°C,冬季9.1°C,永定镇年平均气温比昆明其他县(市、区)高1° C -2°C。地面年平均温度18.7°C,无霜期245天。全年日照2287小时。年平均降雨量853毫米,蒸发量2032.5毫米,相对湿度72%。常年多西南风,气候条件适宜开发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发展多元的立体农业。

在万历四十二年(1614)仍将县城迁还螳螂川北岸旧址,垒土为垣,取名永定。县城永定镇距昆明23公里,交通便利,昆禄二级公路穿境而过,经济繁荣,教育、文化、体育、卫生设施齐全,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螳螂川水穿城而过,把县城一分为二,是省内少有的 江城古镇。

全镇共辖18个村民委员会,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6722人,其中:农业人口34025人,居民人口12697人,总耕地面积1340.75公顷 (20111亩),其中:水田876.94公顷(13154亩),旱地463.81公顷(6957.15亩),全镇共有村民小组179个,自然村110 个。

大营街道是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下辖街道,2017年昆明市人民政府 昆政复[2017]14号文件批复从永定街道析出设置,富民县的工业经济发展中心。

大营街道办事处驻(大营社区大营街40号),管辖大营、奎南、东元、三村、茨塘、束刻、麦竜、麦依甸、西山、麦场、仓前、元山、松林、黄坡、旧县、永安16个村(居)委会),国土面积184平方千米。

民国2年(1913)设东区,民国22年(1933)废区分设永仁乡、伏龙镇。1950年仍复东区,后改为二区,1952年末并一区。1953年撤区,分为6个乡。1955年并为大营乡,原6乡改为6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秋废乡,属勤劳公社,10月并归富民公社。次年3月分属勤劳公社。1963年成立大营公社。1984年公社废。改为大营区。1988年改区为大营镇。2009年大营镇并入永定镇。2011年永定撤镇设街道。2017年永定街道析设大营街道。

大营街道以工业发展为重点,依托区域内的大营五金建材工业园区、东元食品加工园区、麦竜箐化工园区,打造富民县重要工业生产基地。重点围绕“企业创新、产业升级、科技先导、外向扩展”的方针,着眼于“调优、调高、调大”,推动工业结构向规模化、高加工化、高集约化、高技术化演进,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战略转变,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富民县的工业经济发展中心。

“罗免”本地彝语叫“罗梅白”,意为老虎山。罗免彝族苗族乡(以下简称罗免乡)是我县唯一一个民族乡,地处我县西北部,与禄丰、武定、禄劝三县接壤,距富民县城12公里,距昆明市38公里,是我县的北大门。全乡国土面积125平方公里,下辖10个村委会,7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896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8.8%。2005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6680万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3532万元;工业生产总值1458万元,人均纯收入1602元。

罗免乡天蓝、地绿、山青、水秀,民风淳朴,气候多样,植被丰茂,生态良好,盐、铁、铝等矿产储量丰富,杨梅、油桃、甜杏、樱桃等名特优水果声名远扬,民族民间文化多姿多彩,被誉为“矿产之乡”、“杨梅之乡”、“民族文化体育特色乡”。

当前,罗免乡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心思富、人心思进,乡党委、政府正抢抓机遇,紧紧围绕我乡“调结构富民、兴工业强乡、创平安乡镇、建和谐罗免”的发展思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稳步推进罗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赤鹫,传说中是一只红色的神鹰……

赤鹫乡,县城以北20公里,167平方公里,交通便捷。这里有美丽的传说,这里有红军的足迹……蓝天白云、绿树成荫。万人小乡,却有甜杨梅、红樱桃、大板栗万余亩,是全县最大的板栗集散地。这里还有鸡枞、菜牛、土鸡和规模种植的合作88—大洋芋。

乡内玄武岩、高铝土、大理石资源异常丰富,却是待垦的处女地。4个造纸厂14家企业,工业经济从头越,全力打造造纸工业园区。

赤鹫,这只红色的神鹰,正追赶着新农村建设的希望展翅腾飞……。

"地处富民、禄劝、寻甸三县交界的山乡明珠—东村乡,具有光荣的历史和革命传统,早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红军长征过富民时,便在这片深情的高山沃土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和希望。改革的春风吹醒了沉睡的大山,革命老区旧貌换新颜,历经几届乡党委、政府和全乡人民的共同努力,凭借着当地宜人的气候,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东村乡已经成为全县,乃至全市远近闻名的“樱桃之乡”“鸡枞之乡”“彩玉石之乡”“板栗之乡”“优质大米之乡”……今天的东村,更以初具规模功能齐全的集镇,储量巨大的钛资源和水电资源,奇特秀丽的普渡河峡谷风光、天然温泉,醉人的芭蕉箐苗族文化风情,吸引着八方来客!

东村地处富民东北,距县城67公里,离省会昆明64公里,普东公路从昆明普吉直达东村,东邻寻甸,南接款庄,西北与禄劝接壤,全乡总面积124.6平方公里,人口13590人,境内居住着彝、苗、哈尼、回、傈僳5个少数民族,具有自然资源、物产丰富两大优势。东村境内流淌着普渡河、东村河、马过河等河流,水利资源丰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普渡河峡谷风光;矿产资源遍布全乡,钛、硅、石灰石、彩玉石等颇具开采价值。东村土壤肥沃,气候宜人,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一年两熟,是天然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目前,东村集镇建设初具规模,道路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全乡森林覆盖率达58%;优质板栗、优质稻、豌豆、大树杨梅、红樱桃等农产品以其“早”而闻名遐迩,且种植面积分别达15000亩、4500亩、2421亩、1000亩、500亩,肉牛养殖达700余头,利用当地鸡枞加工的鸡枞油久负盛名,绿色农业已初露端倪。

“十一五”期间,东村乡党委、政府将按照县委、县政府“农业特、工业兴、田园美、休憩乐”的发展目标,围绕“绿色”作文章,做大做强绿色产业,倾力打造“绿色东村”。狠抓农业农村工作,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绿色化进程。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农特产品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发芭蕉箐苗族风情、普渡河峡谷风光、天然浴场生态旅游和绿色农产品深加工,把东村建设成为集“绿色食品、田园风光、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绿色生态乡。

“绿色的东村”正敞开胸怀热忱欢迎各界朋友到东村做客,热忱欢迎各地客商到东村投资,共同开发我们美丽的家园。

富民县辖乡。1950年设马街乡,1958年设跃进公社,1963年设款庄区,1966年设款庄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59公里,距市区60公里。面积185平方公里,人口2.1万。北(营)青(平)、普(吉)东(村)公路过境。辖马街、热水、青平、青华、和平、宜格、新民、多宜甲、拖卓、对方等11个行政村。乡镇企业有建筑、建材等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烤烟、茭瓜、板栗。境内有建于前清的魁阁和白龙寺。。
散旦乡属昆明市富民县管辖,位于县城东北19公里,距省会昆明市城区34公里,与昆明市五华区和嵩明县接壤;辖区面积10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82.6公顷,辖6个村委会、31个自然村,人口10645人;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温暖湿润,土壤以红壤、紫色土为主,利于农业生产;粮食主产水稻、玉米和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茭瓜、酸桃、大树杨梅、板栗等;境内水资源丰富,泉眼众多,属水源头,蓄水量达400万立方米,水质纯净,无污染。

近年来,散旦乡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交通、资源优势,加快改革开放 步伐,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交通、水利、能源、通信、集镇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相继建成了农贸市场、普东沥青路面等及公路、移动、联通基站、22万伏安输变电线路等重点工程,乡境内各村社均实现“五通”,水利化程度达到82%,有线电视与昆明市连网,投资环境日益改善,第三产业发展迅猛,蔬菜、花卉、畜牧养殖等产业正在兴起,乡镇企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全乡经济社会呈现总体发展的良好态势。2006年全乡完成经济总收入11267万元,农业总产值3244万元,粮食总产量4719吨,人均占有各类粮食443千克;农民人均纯收入2122元,完成财政税收317万元。

-自然资源

散旦一块尚待开发的处女地,位于富民县城东北部,面积101平方公 散旦小河

里,辖区内有6个村民委员会,31个自然村,周边与五华区的厂口乡、嵩明县的阿子营乡相连。
散旦资源丰富,钛资源储量广、品质高,可开采70万吨,铁、煤、铝、铜、银等也有很大储量;散旦乡泉眼众多,水资源丰富,蓄水量达到400万立方米,丰富的水资源,众多的泉源汇集成了清澈的龙泉河。
集镇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规划全面、布局合理、整洁有序。散旦山清水秀、森林保存完好覆盖率达64%。连片大面积的马樱花、山茶花、山杨梅,别具特色的高山草地风景;集旅游、探险、科考、攀岩为一体原大型溶洞群――宝石洞。山中有洞、洞中有水、水中有宝,洞与洞相通,洞又有别,至今仍保留有“长毛造反”时的胡人遗址,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趟水千米走出岩洞狭谷,森林养眼、养心、养人,前洞开阔,让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中峰山太平佛光寺有乾隆二十五年(距今245年),乾隆四十八年(距今222年)的两块建寺碑记,以及数块修寺碑记为证,加重了散旦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的页岩砖生厂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