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汉中市各县市区历史沿革

汉中市各县市区历史沿革

古称南郑。

夏代属褒国,秦武公十一年(前687)置南郑县。

晋武帝泰始二年(206)置梁州,州、郡、县同治南郑。

西魏废帝三年(553),改为光义县,治所未变。

隋开皇初年(581),复称南郑县。

唐贞观元年(627)设山南道,辖梁州,道、州、县治南郑。

宋置利州路,辖兴元府,路、府、县均治南郑。

元改兴元府为兴元路,路、县治南郑。

明洪武三年(1370),兴元路改为汉中府,治南郑。

至清末,府、县治未变。

1913年汉中府改为汉中道,治南郑。

1928年撤销。

1935年设陕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及县府驻南郑。

1949年12月6日,南郑解放,以县城及近郊设南郑市。

同时设南郑县,治所十八里铺(今铺镇),1958年12月,汉中市、南郑、褒城、留坝县及黎坪中心区部分地方合并为汉中市。

1964年6月5日,汉中市改为汉中县。

1980年8月17日,复为汉中市(县级)。

1996年2月21日,撤销县级汉中市,设立汉中市汉台区,至今。

南郑其名始于春秋初年。

北魏延昌元年(512)分南郑县地置汉阴县和廉水县(治今濂水镇),南朝梁大同中废廉水县入南郑县,北周至隋间废汉阴县入南郑县。

南宋绍兴四年(1134)复置廉水县,绍定六年(1233)复废廉水县入南郑县。

1914年属汉中道。

1928年直属省。

1949年属陕南行署区。

1958年撤销县制,辖地划归汉中市。

1961年分汉中市汉江以南地于周家坪复设南郑县,属汉中专区。

1969年属汉中地区。

1996年属汉中市,2017,撤销南郑县,设立汉中市南郑区,至今。

秦恵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楚人伐秦,秦败楚师于丹阳,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同时置成固县。

蜀汉建兴七年(229)诸葛武侯筑乐城于成固。

南北朝(420-589)改“成固”为“城固”,隶益州,属汉中郡辖。

武德二年(619),“城固”更名“唐固”。

三年(620),析县西北地与南郑县部分地置白云县。

九年(626)废白云县,地入本县。

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废“唐固”复为“城固”,属梁州。

北宋时期,宋太祖分全国为十五路,城固县属陕西路;真宗咸平年间分陕西路为夔州路和利州路,城固属利州路;仁宗天圣中增为十八路;神宗元丰六年(1083)又增为二十三路,定制,城固县隶陕西利州路,属兴元府。

南宋高宗绍兴十四年(1144),分利州路为东西两路,城固隶利州东路,属兴元府辖。

元代置陕西行中书省,兴元府改为兴元路,城固县属兴元路辖,元末城垣废坏。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兴元路改为汉中府,城固县隶关南道,属汉中府辖。

清代设陕西省,辖汉中府,城固县隶陕安道属汉中府辖。

民国初年废汉中府,改为汉中道,城固属汉中道。

1928年废道,城固直属陕西省。

1935年汉中设陕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区,城固属第六行政督察区辖。

1950年,隶属陕南行政公署。

1951年行署撤销,城固属陕西省汉中专署辖。

1987年撤销汉中专署,设立汉中市,城固隶属汉中市至今。

古属梁、雍之域,晋以前为城固县辖地,西晋泰始三年(267)在境内置黄金、兴道二县,其后朝代更替,郡县频设。

西魏废帝二年(553)置洋州,唐天宝元年(742)废州、行郡、县制,县地属洋川郡,天宝十五年(756)郡治从西乡迁至傥城(今城关),乾元元年(758)改洋川郡为洋州,明洪武三年(1370)改洋州为洋县。

1949年12月至1961年9月,县域前后有七次变动,后再无变更。

1953年属汉中专区,1969年属汉中地区,1996年属汉中市至今。

东汉成固县地,永元七年(95)于今县南15公里建定远城(又名平阳城、平西城)为班超封邑。

三国蜀汉于此立南乡县。

西晋太康二年(281)改南乡县为西乡县,属汉中郡。

东晋永和三年(347)后于王水口置晋昌郡及长乐县,即今县东古城,北魏于县境(峡口)设立丰宁戍,后改西乡县为丰宁县并立丰宁郡领丰宁县,郡县同属丰宁戍。

西魏文帝大统十七年遣将占据汉中,本县属西魏所属,为丰宁郡丰宁县。

西魏恭帝三年(556)宇文觉代魏立周,本县为北周所辖,仍属丰宁郡,县名县治未变。

隋属汉川郡,改丰宁县为西乡县,同时将治所从丰宁戍(峡口)迁至蒿坪山之阳(今四季河)。

此后,唐、宋、县名县治未变,元末治所由蒿坪山之阳迁来今治,至明沿用,县名未变,清嘉庆将县境22地分出设立定远厅,直属汉中府。

1935年,西乡县属陕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治南郑)所辖。

1949年12月5日西乡解放后,西乡县初属陕甘宁边区陕南行政公署,1951年属陕西省南郑区专员公署,1954年属陕西省汉中区专员公署,1955年6月属陕西省汉中专员公署,1968年属陕西省汉中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属陕西省汉中地区行政公署,1996年7月,汉中撤地设市后属汉中市。

夏商时代沔地属梁州;西周时属雍州;东周至春秋时属蜀;战国时属白马氐东境;秦统一后设全国为三十六郡,沔属汉中郡;西汉初始建沔阳县(治所今勉阳镇旧州铺),属益州汉中郡;东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张鲁占据汉中,改汉中郡为汉宁郡,属汉宁郡;北魏时分沔阳县,东设华阳县,西设沔阳县和嶓冢县;隋撤沔阳县、华阳县,并入嶓冢县;隋大业三年(607),改嶓冢县为西县,治所未变,属汉中(汉川)郡;南宋开禧三年(1207)改兴州为沔州;西县属沔州;元至元二十年(1283)移沔州治于今旧州铺,废西县设铎水县,属沔州;明洪武三年(1370)铎水县入沔州,四年迁沔州治于西山谷口(今武侯镇武侯街),七年(1374)降沔州为沔县,属汉中府;清(1664至1911)沔县一直属汉中府;辛亥革命后成立中华民国,1913年废府设汉中道,沔县属汉中道;1935年在汉中设陕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沔县属之;1935年2月11日成立苏维埃县政府;1935年8月,县治由武侯街迁至菜园镇(今县城);1949年12月8日沔县全境解放,成立沔县人民政府,属陕甘宁边区汉中分区行政督察署;后公署名称迭变,沔县均属之;1953年1月,将宝鸡市凤县二沟乡划归沔县;1954年5至6月,先后将沔县小河庙、漆树坝、房家湾乡和褒城县大河坝乡划归黎坪中心区;9月将宁强县启宁乡划归沔县;1955年4月,县人民政府更名为县人民委员会;1956年8月至10月,将沔县茶店乡黑河坝村划归略阳县,将略阳县黑河坝乡小砭河村划归沔县;1958年8月,全县设18个人民公社,下辖51个生产管理区;1958年11月,褒城县撤销,原褒城县的金泉、贾村坝、纪寨、长寨、杜寨、段家坝、老道寺、杨家湾、红庙寨、栗子坝、黑潭子11个生产管理区和同时撤销的黎坪中心区的漆树坝、唐家坝、大河坝、小河庙(包括房家湾村)4个生产管理区划归沔县;1959年2月,全县设8个公社,下辖65个生产管理区;1962年机构调整,全县设8区1镇(城关镇)、55个公社;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改“沔县”为“勉县”;1983年5月,全县设8区1镇(城关镇)、55个乡(镇);1995年12月乡镇机构改革时,撤销8个区,全县设17个镇、13个乡;1996年汉中撤地区设市,属汉中市;2001年12月乡镇机构改革时,撤销金华庙乡、茅坝乡、火神庙乡、白云寺乡和杨家山乡5个乡,全县设17个镇、8个乡;2011年5月乡镇机构改革时,撤销二道河乡、土关铺乡、小河庙乡、小砭河乡、长林镇和黄沙镇6个乡镇,全县设19个镇,2015年6月撤销青羊驿镇,将其辖的6个村并入新铺镇;同年勉阳镇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勉阳街道,全县设17个镇1个街道,沿用至今。

秦汉为葭萌县地,蜀汉为汉寿县,上属广汉郡。

晋改为汉寿县为晋寿县,南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县境属刘宋。

文帝元嘉十年(433),县境归北魏。

此后120余年间,南北互相争夺梁州及晋寿等地,县境归属,势同拉锯,曾隶属宋、魏、齐、梁及氐王武兴国。

北魏后期(504-508),分沔阳县地设嶓梧县(治今铜钱坝),北周闵帝元年(557),县境属北周利州晋寿郡兴安县(州、郡、县治皆驻今广元)。

隋属绵谷县,唐武德二年(619)于通谷镇(今大安镇)置县,取石牛粪金之义而命名。

唐武德四年(621)于今阳平关西擂鼓台,设三泉县,县境内则有两县并存,皆属梁州。

宝历元年(825)省金牛县入西县。

宋乾德五年(967)三泉县直隶京师。

至道二年(996)三泉县升建大安军,次年军废,仍隶京师。

南宋绍兴三年(1133)复以三泉县建大安州,治今大安镇。

至元二十年(1283)降州为大安县,并废三泉县入,属沔州所领。

明废大安县入沔县,洪武三十年(1397)筑城羊鹿坪(即今汉源镇),建宁羌卫,成化二十一年(1485)建宁羌州,于卫治之南建州,取“羌地永宁”之意,领沔县,略阳两县,州卫并存州属汉中府。

1913年改州为县。

1935年红军建苏维埃,分置宁羌、阳平两县。

1942年改宁羌为宁强取安宁强固之义。

1949年12月16日县人民政府成立,县名仍旧,相沿至今。

略阳先秦以前为古雍州之域。

白马氐之东境地。

秦为蜀郡所辖。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正式建县(距今2121年),境属益州刺史部武都郡沮县,县治在沮水河侧(今勉县茶店镇境)。

东汉献帝建安十一年(206)县境属凉州刺史部武都郡沮县,县治所未变。

东汉建安十一年(206)改属凉州武都郡;东汉二十年(215)属武都郡,归雍州;三国蜀汉建兴七年(229)陈式取武都郡后,在今县城区设武兴督,县名仍沮县;西晋泰始五年(269),属秦州武都郡;东晋太元十五年(390),氐人杨盛废郡县,设护军。

东晋二十年(395)复置沮县。

东晋义熙五年(409),名武兴县,属后秦南梁州武兴郡,州、郡、县治在今县城;宋升明二年(478)氐人杨文弘称藩于魏,自号武兴国。

北魏正始三年(506年),魏灭“武兴潘王国”,又置武兴郡武兴县。

继改东益州、武兴郡、武兴县。

西魏大统十一年(545)属东益州武兴郡,置武兴县。

西魏废帝二年(553)魏平其地,改称兴州,设顺政郡。

改武兴县为汉曲县。

隋开皇三年(583)废郡,十八年(598)改汉曲名顺政县。

隋大业三年(607)废州,置顺政郡、顺政县。

唐武德元年(618)复设兴州。

唐天宝元年(742)改兴州为顺政郡辖。

唐乾元元年(758)复改称兴州,顺政县属之。

五代属前后蜀。

置兴州、顺政县。

宋仍属兴州,初归利州路。

宋绍兴十四年(1144),利州分东西两路,兴州属利州西路(治在今县城区)。

宋开禧三年(1207),吴曦将兴州僭改兴德府。

曦诛,改兴州曰沔州,改顺政县名略阳县至今。

元初,略阳属陕西行中书省兴元路沔州辖。

元至元四年(1267),沔州改属广元路。

明洪武三年(1370)为汉中府沔州辖县。

七年废州,直隶汉中府。

成化二十二年(1486)属汉中府宁羌州辖县。

明崇祯七年(1634)为汉中府辖县。

清为陕西省汉中府辖县。

中华民国初,属汉中道辖县。

1928年撤道,改省直辖。

1935年为陕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区署辖县。

1949年汉中分设东西专员公署,略阳为西路专员公署(署治沔县)辖县。

1949年12月9日略阳县解放,属陕甘宁边区汉中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县。

1955年6月,属陕西省汉中专员公署辖县。

1968年,为汉中地区革命委员会辖县。

1978年9月,为汉中地区行政公署辖县。

1996年2月至今为汉中市辖县。

东汉永元七年(95),和帝刘肇封平定西域功臣班超为定远侯,置定远城,亦号平西城、班城。

三国蜀汉章武元年(221),分成固县南部置建南乡县,为蜀重镇,属益州汉中郡辖。

西晋太康二年(281),治所北移,改称西乡县。

唐武德四年(621),析西乡县东南,以洋水(今泾洋河)发源地为名,置洋源县。

大历元年(766),县治被焚,北移于西乡县白湍村(今西乡县古城子)权置行县。

宝历元年(825),洋源县废,辖地复入西乡县。

清嘉庆七年(1802)7月,奏将西乡县辖东南二十四地以“安边远猷也”,设置定远厅。

1913年2月,改定远厅为定远县。

1914年1月,与安微、四川、云南等三省县名重名,因县治在巴山之北,县境又有大小巴山,定名镇巴县,汉中府改为汉中道,属陕西省汉中道。

1933年9月,红四方面军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在镇巴县赤南镇坪落村庞家院子(后迁青鹤观)建立陕南县苏维埃政府。

1935年2月,红军奉命入川西进,陕南县随之消失,全境仍称镇巴县,属陕西省。

1949年1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19军55师解放镇巴,12月19日镇巴县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县属陕甘宁边区陕南行政区汉中分区。

1950年1月,县属陕西省陕南行政区汉中分区。

1950年5月,县直属陕西省陕南行政区。

1951年2月,县属陕西省南郑区专员公署。

1954年1月,县属汉中区专员公署。

1955年6月,县属陕西省汉中专区。

1969年1月,县属陕西省汉中地区。

1996年2月,县属陕西省汉中市,至今。

明代之前,留坝县在雍州故道县、梁泉县、汉宁郡之间变更。

明初至清初属汉中府辖。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十二月,设置留坝厅。

清乾隆三十年(1765)正月,将凤县南星(留凤关为界)以南,褒城县武休关以北,划归留坝厅管辖。

清乾隆三十九(1774)十二月,升汉中府抚民通判为总捕水利同知,主理留坝厅行政事务,兼理凤岭(酒奠梁以东)、柴关驿事务,隶属汉中府。

清嘉庆十六年(1811),治所移至留坝。

1913年,改留坝厅为留坝县,隶属陕西省汉中府。

1914年,废汉中府,设汉中道,留坝县属之。

1928年撤汉中道,直属陕西省。

1935年,汉中设为陕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留坝县属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同年12月2日留坝县成立人民政府,隶属陕南行政公署。

1950年1月,将褒城县的铁佛殿镇划归留坝县。

1951年,设南郑专区,留坝县属之。

1954年,南郑专区改称汉中专区,留坝县属之。

1958年12月29日,撤销留坝县置,划归凤县管辖,隶属宝鸡专区。

1961年1月15日,将留坝县辖区划归汉中市管辖。

1961年9月2日,恢复留坝县置,隶属汉中专区。

1968年,改汉中专区为汉中地区,留坝县属之。

1996年,改汉中地区为汉中市,留坝县属汉中市所辖,至今。

清嘉庆五年(1800)于今袁家庄镇设周洋县丞署,清道光五年(1825)废周洋县丞署于佛爷坪(今周至县厚畛子乡旧县城)分洋县东北部,周至县西南部地置佛坪厅,属汉中府。

1913年,改厅为县,1914年属汉中道。

1925年移至今址。

1928年直属省。

1949年属陕南行署区。

1951年属南郑专区。

1953年属汉中专区。

1958年撤销县制,辖地划归洋县。

1961年以秦岭以南原辖地和洋县部分地复设佛坪县,属汉中专区。

1969年属汉中地区。

1996年属汉中市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