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本村最大店铺距老县城七里得名七里铺。 |
明初山西洪洞县兄弟二人南迁,预约定居后都以“双槐树”为村名,其中一人定居,并种植两棵槐树,故名。 |
在三国时期,刘、关、张曾此地三战虎牢关而定名“滩小关”。(摘自《沙鱼沟志》)。古时为一小关隘,因为南山有一山小关,相对此名为“滩小关”。 |
宋代时名任村,清初年有一殷姓阁老居此。名“殷村沟”,后清朝年间演化成今名。 |
传古时张、雷、赵三姓在此相遇定居,遂得名“三遇沟”。后因沟内砂石中有玉,又得名“砂玉沟”。隋大业年间改称“砂峪沟”。宋代称“沙口”,清称“砂峪沟”。1947年陇海铁路设火车站,误写站名为“沙鱼沟”,村以站名,流传很广,沿称至今。 |
古时为洛水入黄河处,故名。 |
古时,此沟口小河上横一柳树供人通行,得名柳桥沟。后根据村东山形似钩,曰“金钩”,演称“金口”。 |
古时因柳树成荫、泉水四溢,得名“柳河沟”。清康熙年间因小河源于此,改称“源村”。 |
隋末,瓦岗军攻克洛口仓,开仓放粮,救济贫民。以瓦岗英雄驻地名村。后演化为“英峪”。 |
原称凤翅城。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为避过难逃往长安。次年返京路过巩县,地方官在凤翅城上建行宫一座,时称官殿。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驻后,村人将凤翅城改称“官殿”。 |
因村西沟内产红色岩石而得名。 |
因地形复杂岭沟颇多得名“百沟岭”,建国后改称“柏沟岭”。 |
因其位于偏僻的山沟里,居民多荣姓而得此名。 |
位于邙岭神尾山处,似黄河的天然堤坝,名曰神提。原与神南统称神堤,1958年单设,位于北部,故称神北村。 |
位于邙岭神尾山处,似黄河的天然堤坝,名曰神提。原与神北统称神堤,1958年单设,位于南部,故称神南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