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焦家庄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焦家庄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属云川镇十三保。

解放初属一区七乡。

土改时属二区五乡。

合作化时属水磨关乡,组建四磨、红庙墩两个初级农业合作社,1957年并为红庙墩高级农业社。

1958年属红星人民公社,后改为焦家庄公社焦家庄大队红庙墩生产队。

1961年划为红庙墩大队。

“文革”中改名东风公社红卫大队,1970年恢复原名。

1983年政社分设后设村民委员会,属焦家庄乡。

2017年10月撤乡建镇属焦家庄镇至今。

民国时属云川镇十三保。

解放初属一区七乡。

土改时属二区五乡。

合作化时属水磨关乡,组建中庄子、高家庄、磨庄子三个初级农业社,1957年并入北泉高级农业社。

1958年属红星人民公社,后改为焦家庄公社双泉大队北泉生产队。

1961年分为南泉公社北泉大队。

1965年并入焦家庄公社。

“文革”中改名东风公社永新大队,1970年恢复原名。

1983年政社分设后设村民委员会,属焦家庄乡。

2017年10月撤乡建镇属焦家庄镇至今。

民国时期属云川镇十四保。

解放初属一区八乡。

土改时属二区四乡。

合作化时属水磨关乡,组建双磨街、光明两个初级农业合作社,1957年并入北泉高级农业社。

1958年属红星人民公社,后改为焦家庄公社双泉大队双磨街生产队。

1961年划为南泉公社双磨街大队。

1964年并入焦家庄公社。

1967年“文革”中改名东风公社东升大队,1970年恢复原名。

1983年政社分设后设村民委员会,属焦家庄乡。

2017年10月撤乡建镇属焦家庄镇至今。

民国时期属云川镇十二保。

解放初属一区八乡。

土改时属二区二乡。

合作化时属水磨关乡,组建红旗、先锋、胜利三个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成立杏树庄高级农业社。

1958年属红星人民公社,后改为焦家庄公社双泉大队杏树庄生产队。

1961年分为南泉公社杏树庄大队。

1965年合并归焦家庄公社管辖。

1974年,从杏树庄大队分出部分生产队组建河滩大队。

1983年政社分设后设村民委员会,属焦家庄乡。

2017年10月撤乡建镇属焦家庄镇至今。

民国时属二区二乡。

合作化时属水磨关乡,组建红旗、先锋、胜利三个初级农业合作社。

1961年分为南泉公社杏树庄大队。

1965年并入焦家庄公社。

“文革”中改名东风公社朝阳大队,1969年恢复原社队名称。

1974年划出部分生产队组建河滩大队。

1983年政社分设后设村民委员会,属焦家庄乡。

2017年10月撤乡建镇属焦家庄镇至今。

民国时期属云川镇十二保。

解放初属一区八乡。

土改时属二区三乡。

合作化时属水磨关乡,并组建梅家寺初级农业合作社,1957年成立高级农业社。

1958年属红星人民公社,后改为焦家庄公社双泉大队梅家寺生产队。

1961年分为南泉公社梅家寺大队。

1965年并入焦家庄公社。

“文革”中改名东风公社双丰大队,1970年恢复原名。

1983年政社分设后设村民委员会,属焦家庄乡,2017年10月撤乡建镇属焦家庄镇至今。

民国时属云川镇十一保。

解放初属一区八乡。

土改时属二区三乡。

撤区后属水磨关乡。

1955年合作化时组建永新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并入焦家庄高级农业社。

1958年公社化时属红星人民公社,后改为焦家庄公社焦家庄大队南沿沟生产队。

1961年划为南沿沟大队。

“文革”中改名前进大队,1970年恢复原名。

1983年政社分设后设村民委员会,属焦家庄乡,2017年10月撤乡建镇属焦家庄镇至今。

民国时属云川镇十一保。

解放初为一区六乡驻地。

土改时属二区三乡。

撤区后属水磨关乡。

合作化是联合组建焦家庄农业合作社。

1958年属红星人民公社。

1959年改为焦家庄公社焦家庄大队水磨关生产队。

“文革”中改名东风公社东风大队,1970年恢复原名,并从焦家庄大队划出,单独成立水磨关大队。

1983年政社分设后设村民委员会,属焦家庄乡,2017年10月撤乡建镇属焦家庄镇至今。

民国时期属云川镇十保。

解放初属一区八乡。

土改时属二区三乡。

合作化时属焦家庄直属乡。

1958年成立红星人民公社,1959年改为焦家庄公社焦家庄大队焦家庄生产队。

1967年“文革”中改名东风公社东风大队,1970年恢复原名。

并分出水磨关大队,单独成立焦家庄大队。

1983年政社分设后设村民委员会,属焦家庄乡。

2017年10月撤乡建镇属焦家庄镇至今。

民国时属云川镇十一保。

解放初属一区八乡。

土改时属一区五乡。

撤区后属水磨关乡。

合作化时组建楼庄子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转入焦家庄高级农业社。

1958年属红星人民公社,后改为焦家庄公社焦家庄大队楼庄子生产队。

1961年划为焦家庄公社楼庄子大队。

“文革”中改名东风公社先锋大队,1970年恢复原名。

1983年政社分设后设村民委员会,属焦家庄乡,2017年10月撤乡建镇属焦家庄镇至今。

西汉设骊靬县,前后隶属张掖、武威二郡,是河西建置较早的古县之一。

后经东汉、三国、魏、晋、南北诸代,至隋文帝开皇中(公元590年左右)并入番禾县,置县时间约600余年。

后经唐宋元明清兴废更替,凡千余年。

解放后,其归属关系历经多次更替变化,至1983年政社分设后为焦家庄乡楼庄子村六社村民小组。

2000年,从楼庄子村划出,单独设立村民委员会,并更为现名,辖骊靬村一个村民小组。

民国时属云川镇十保。

解放初属一区七乡。

土改时属二区五乡。

撤区后属水磨关乡。

合作化时组建曹家洼、陈家寨两个初级农业合作社,1957年并入焦家庄高级农业合作社。

1958年属红星人民公社,后改为焦家庄公社焦家庄大队陈家寨生产队。

1961年分为陈家寨大队。

“文革”中改名东风公社红丰大队,1970年恢复原名。

1983年政社分设后设村民委员会,属焦家庄乡。

2017年10月撤乡建镇属焦家庄镇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