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孔湾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孔湾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2001年10月,经宜城市批准设立并命名至今。

解放前名“梦家堰”,属宜城县璞河乡。

1945年3月,名梦家堰,属自忠县璞河区璞河乡;1948年7月本地解放,名梦家堰,属荆钟宜县璞河区璞河乡;1949年1月宜城全境解放,5月恢复宜城县,属宜城县璞河区璞河乡。

1953年5月,名“许岗初级合作社管委会”,宜城县璞河区璞河乡。

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名“许岗高级生产合作社管委会”,属宜城县璞河乡。

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名“许岗大队管理委员会”属璞河区璞河公社。

文化大革命时的1967年春,名“星火公社五大队”,属璞河区星火公社。

1968年5月成立革命委员会,名五大队革命委员会,属璞河区星火公社。

1974年2月撤区并社,名“许岗大队革命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公社。

1980年9月,撤销革命委员会,成立管理委员会,名许岗大队,属宜城县孔湾公社。

1984年3月撤销公社设立乡(镇),名“许岗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乡。

1988年3月乡改镇,名“许岗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镇。

1994年6月宜城撤县设市,名“许岗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市孔湾镇。

2001年3月,撤乡并镇,名“许岗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市孔湾镇至今。

解放前属宜城县璞河;解放初期,名“刘湾坡”,属荆钟宜县璞河乡;1945年3月,名刘湾,属自忠县璞河区璞河乡;1948年7月本地解放,属荆钟宜县璞河区璞河乡;1949年1月宜城全境解放,5月恢复宜城县,属宜城县璞河区璞河乡;1953年5月,名“刘湾初级合作社管委会”,属宜城县璞河区璞河乡;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名“刘湾高级生产合作社管委会”,属宜城县璞河乡;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名“刘湾大队管理委员会”属璞河区璞河公社;1968年春文化大革命时的,名“星火公社四大队”,属璞河区星火公社;1968年5月社队成立革命委员会,属星火公社四大队革命委员会;1974年2月撤区并社,名“刘湾大队革命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公社;1980年9月,撤销革命委员会,成立管理委员会,名刘湾大队,属宜城县孔湾公社;1984年3月撤销公社设立乡(镇),名“刘湾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乡;1988年3月乡改镇,名“刘湾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镇;1994年6月宜城撤县设市,名“刘湾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市孔湾镇;2001年3月,撤乡并镇,名“刘湾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市孔湾镇至今。

在解放前属宜城县璞河管辖;解放初期,名为“江家坡”,属荆钟宜县璞河乡管辖;1945年3月,名江家坡,属自忠县璞河区璞河乡;1948年7月本地解放,属荆钟宜县璞河区璞河乡;1949年1月宜城全境解放,5月恢复宜城县,属宜城县璞河区璞河乡。

1953年5月,名“江坡初级合作社管委会”,属宜城县璞河区璞河乡。

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名“江坡高级生产合作社管委会”,属宜城县璞河乡。

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名“江坡大队管理委员会”属璞河区璞河公社。

文化大革命时的1967年春,名“星火公社三大队”,属璞河区星火公社。

1968年5月社队成立革命委员会,属星火公社三大队革命委员会。

1974年2月撤区并社,名“江坡大队革命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公社。

1980年9月,撤销革命委员会,成立管理委员会,名江坡大队,属宜城县孔湾公社。

1984年3月撤销公社设立乡(镇),名“江坡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乡。

1988年3月乡改镇,名“江坡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镇。

1994年6月宜城撤县设市,名“江坡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市孔湾镇。

2001年3月,撤乡并镇,名“江坡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市孔湾镇至今。

明朝时至解放前,属宜城县孔湾乡1945年3月,名台子岗保,属自忠县雷孔区孔湾乡;1948年7月,本地解放,名台子岗,属荆钟宜县雷孔区覆船山乡;1949年1月宜城全境解放,5月恢复宜城县,名台子岗互助组,属宜城县雷孔区覆船山乡;1953年,名台子岗初级合作社,属宜城县雷孔区孔湾乡;1956年2月农业合作化,名台子岗高级生产合作社,属宜城县孔湾乡;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名台子岗大队,属宜城县璞河区孔湾公社;1967年春文化大革命时,名三大队,属宜城县大桥公社;1968年5月成立革命委员会,名三大队革命委员会,属宜城县大桥公社;1971年秋恢复区制,名台子岗村革命委员会,属宜城县璞河区孔湾公社;1974年2月撤区并社,名台子岗大队革命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公社;1980年9月社队撤销革命委员会,成立管理委员会,名台子岗大队管理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公社;1984年3月撤社设乡镇,名台子岗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乡;1988年乡改镇,名台子岗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镇;1994年6月宜城撤县设市,名台子岗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市孔湾镇至今。

明朝至解放前,属宜城县孔湾乡;1945年3月,名杜家台,属自忠县雷孔区孔湾乡;1948年7月,本地解放,名杜家岗,属荆钟宜县雷孔区覆船山乡;1949年1月宜城全境解放,5月恢复宜城县,名杜岗互助组,属宜城县雷孔区覆船山乡;1953年建立杜岗初级生产合作社,属宜城县雷孔区孔湾乡;1956年2月农业合作化,名杜岗高级生产合作社,属宜城县孔湾乡;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名杜岗大队,属宜城县璞河区孔湾公社;1968年春文化大革命时,成立革命委员会,名一大队,属宜城县大桥公社;1971年秋恢复区制,名杜岗村革命委员会,属宜城县璞河区孔湾公社;1974年2月撤区并社,名杜岗大队革命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公社;1980年9月社队撤销革命委员会,成立管理委员会,名杜岗大队管理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公社;1984年3月撤社设乡镇,名杜岗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乡;1988年乡改镇,名杜岗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镇;1994年6月宜城撤县设市,名杜岗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市孔湾镇至今。

明朝至解放前,属宜城县孔湾乡管辖;1945年3月,名钟岗,属自忠县雷孔区孔湾乡;1948年7月,本地解放,名钟岗,属荆钟宜县雷孔区覆船山乡;1949年1月宜城全境解放,5月恢复宜城县,名钟岗互助组,属宜城县雷孔区覆船山乡;1953年,名钟岗初级合作社,属宜城县雷孔区孔湾乡;1956年2月农业合作化,名钟岗高级生产合作社,属宜城县孔湾乡;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名钟岗大队,属宜城县璞河区孔湾公社;1968年5月成立革命委员会,名四大队革命委员会,属宜城县大桥公社;1971年秋恢复区制,名钟岗村革命委员会,属宜城县璞河区孔湾公社;1974年2月撤区并社,名钟岗大队革命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公社;1980年9月社队撤销革命委员会,成立管理委员会,名钟岗大队管理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公社;1984年3月撤社设乡镇,名钟岗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乡;1988年乡改镇,名钟岗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镇;1994年6月宜城撤县设市,名钟岗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市孔湾镇至今。

明朝时至解放前,属宜城县孔湾乡1945年3月,名太山庙保,属自忠县雷孔区孔湾乡;1948年7月,本地解放,名太山庙保,属荆钟宜县雷孔区覆船山乡;1949年1月宜城全境解放,5月恢复宜城县,名太山庙互助组,属宜城县雷孔区覆船山乡;1953年,名太山庙初级生产合作社,属宜城县雷孔区孔湾乡;1956年2月农业合作化,名太山庙高级生产合作社,属宜城县孔湾乡;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名太山庙大队,属宜城县璞河区孔湾公社;1968年5月成立革命委员会,名五大队革命委员会,属宜城县大桥公社;1971年秋恢复区制,名太山庙村革命委员会,属宜城县璞河区孔湾公社;1974年2月撤区并社,名太山庙大队革命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公社;1980年9月社队撤销革命委员会,成立管理委员会,名太山庙大队管理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公社;1984年3月撤社设乡镇,名太山庙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乡;1988年乡改镇,名太山庙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镇;1994年6月宜城撤县设市,名太山庙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市孔湾镇至今。

明初时为“龚家集”,一直属宜城县。

1945年3月,名龚家集,属自忠县雷孔区覆船山乡;1948年7月,本地解放,名龚家集,属荆钟宜县雷孔区覆船山乡;1949年1月宜城全境解放,5月恢复宜城县,名龚家河,属宜城县雷孔区覆船山乡;1953年先后建立龚河初级生产合作社,属宜城县雷孔区孔湾乡;1956年2月农业合作化,名龚河高级生产合作社,属宜城县孔湾乡;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名龚河大队,属宜城县孔湾公社;1968年5月文化大革命时,成立革命委员会,名大桥公社七大队革命委员会,属大桥公社;1971年秋恢复区制,名龚河村革命委员会,属璞河区孔湾公社;1974年2月撤区并社,名龚河大队革命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公社;1980年9月社队撤销革命委员会,成立管理委员会,名龚河大队管理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公社;1984年3月撤社设乡镇,名龚河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乡;1988年乡改镇,名龚河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镇;1994年6月宜城撤县设市,名龚河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市孔湾镇至今。

石桥头村明朝时至解放前,属宜城县孔湾乡1945年3月,名石桥头,属自忠县雷孔区孔湾乡;1948年7月,本地解放,名石桥头,属荆钟宜县雷孔区覆船山乡;1949年1月宜城全境解放,5月恢复宜城县,名石桥头互助组,属宜城县雷孔区覆船山乡;1953年,名石桥头初级生产合作社,属宜城县雷孔区孔湾乡;1956年2月农业合作化,名石桥头高级生产合作社,属宜城县孔湾乡;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名石桥头大队,属宜城县璞河区孔湾公社;1968年5月成立革命委员会,名八大队革命委员会,属宜城县大桥公社;1971年秋恢复区制,名石桥头村革命委员会,属宜城县璞河区孔湾公社;1974年2月撤区并社,名石桥头大队革命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公社;1980年9月社队撤销革命委员会,成立管理委员会,名石桥头大队管理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公社;1984年3月撤社设乡镇,名石桥头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乡;1988年乡改镇,名石桥头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镇;1994年6月宜城撤县设市,名石桥头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市孔湾镇至今。

明清时期名王家埫,属宜城县孔湾乡;民国时期名王家埫保,属宜城县孔湾乡;1945年3月,名王家埫保,属自忠县孔湾乡;1948年7月本地解放,名王家埫,属荆钟宜县雷孔区覆船山乡;1949年1月宜城全境解放,5月恢复宜城县,名王家埫,属宜城县雷孔区覆船山乡;解放初期名“王埫互助组”,属宜城县雷孔区覆船山乡;1953年,名“王埫初级生产合作社管委员”,属宜城县雷孔区孔湾乡;1956年2月农业合作化,名“王埫高级生产合作社管委会”,属宜城县孔湾乡;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王埫与太山庙两个合作社合并,名“太山庙大队管理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公社;1961年恢复区建制,王埫与太山庙分开,成立“王埫大队管理委员会”,属宜城县璞河区孔湾公社;1968年5月文化大革命时,社队成立革命委员会,名“大桥公社六大队革命委员会”,属宜城县璞河区大桥公社;1974年2月撤区并社名王埫大队革命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公社;1984年2月撤社设乡镇,名王埫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乡;1988年5月乡改镇时,名王埫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镇;1990年6月宜城县成立大堰镇,名王埫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县上大堰镇;1994年宜城撤县设市,名王埫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市上大堰镇;2001年3月撤乡并镇,名王埫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市孔湾镇至今。

吕岗在明朝至民国时期,名为“黑林障”,属宜城县雷河;1945年3月,属自忠县雷河乡;1948年7月本地解放,属荆钟宜县雷孔区雷河乡;1949年1月宜城全境解放,5月恢复宜城县,属宜城县雷孔区雷河乡.解放初期,因村办公地设在吕姓居民点,而得名“吕岗”;1950年,名“吕岗生产互助组”,属宜城县雷孔区雷河乡;1953年更名为“吕岗初级合作社,属宜城县雷孔区雷河乡;1956年2月农业合作化时,名“吕岗高级生产合作社”,属宜城县雷孔区雷河乡;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名“吕岗大队管理委员会?”,属宜城县雷河公社;1968年5月文化大革命时,社队成立革命委员会,名“吕岗大队革命委员会”,属宜城县雷河公社;1974年2月撤区并社,名“吕岗大队革命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公社;1980年撤销革命委员会,名“吕岗大队管理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公社;1984年撤社设乡镇,名“吕岗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乡;1988年5月乡改镇,名“吕岗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县孔湾镇;1994年6月宜城撤县设市,名“吕岗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市孔湾镇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