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乐安县各乡镇地名由来

乐安县各乡镇地名由来

  “鳌溪”,因南溪中有一巨石如鳌,“山疑象状,石似鳌奔”。北宋皇佑年间詹姓开基时,以此溪石之形象命肇基地为鳌溪,镇以驻地得名。 [详细]
  “公溪”,因宝塘水有北四、南三7条较大支流汇合于此出县境流入抚河,故名公溪.。明初,郑氏从福建迁此建居,因水陆交通方便,开店经商者甚多,遂成街市,1974年因决堤受淹,迁往现址重建新街。镇以驻地得名。 [详细]
  “山砀镇”,南宋末,龙义康氏迁此开基时有小鸟盘旋,鸣叫“山砀、山砀”,故取名山砀,镇以原驻地山砀村得名。 [详细]
  “龚坊”,原由肖氏开基,名肖坊。宋绍兴十八年,福建龚氏迁此,改称龚坊。镇以地片名龚坊得名。 [详细]
  “戴坊”,明代戴氏来此开基务农经商,后逐渐成街,故称戴坊。镇以驻地得名。 [详细]
  元朝时董姓从流坑迁来定居,因村后有石如牛状,村前有田,故名“牛田”。牛田镇因驻地牛田村而得名。 [详细]
  清乾隆年间,由万坊村万氏始建。成街后,以姓为之示尊崇而取名万崇,后因公社驻地万坊村取名万坊。为避与本市南城县万坊公社重名,1983年更名为万崇。 [详细]
  因土壤肥沃,不断增开良田取名增田。增田镇以驻地增田村而得名。 [详细]
  相传宋末,由到此平乱的杨姓将军留屯部属开基,共约互招互携,故名招携。镇以地片名招携得名。 [详细]
  因地势较低,逢大雨积水成湖,故名湖溪。乡以原驻地得名。 [详细]
  “罗陂”,唐弘道年间(683)陈孟璋由崇仁槿坑(今乐安南村井坑)迁居于此,因地形似风吹罗带,旁有溪流,故曾名罗溪、罗阳,后来溪上筑有水陂,故改名罗陂。乡以驻地得名。 [详细]
  “湖坪乡”,北宋熙宁二年(985),家居吉水带源的王近年迁此开基,站在铜壶寨望下察看地形,见天子岭(即闻华山)下一片平地一马平川,东至西有湖坪水绕其流去。五大洼塘呈“五湖冒烟”之状,一马平川被众多水洼相隔成“川”字型。故将村庄命名为“湖坪”,乡以驻地得名。 [详细]
  明代洪武年间,邹氏从外地迁入南村河边平地定居。尔后周氏、张氏、陈氏等姓氏村民也分别迁入南村河两岸定居。因地势较低洼,东南方华盖山等地山洪常倾注入于此河,常常发生水灾,加之明初之时,兵荒马乱,不少人逃灾躲难,故人们将此村名称之为“难村”。后来出了些文化人,觉得以“难”字命村名既不雅,也不吉利。加之此村位处县城东南面,故将村名改称之为“南村”。后来数姓村名联合开渠排水、在此开阔地带建街,街墟之名亦叫南村街。乡以驻地得名。 [详细]
  南宋中期,大司马兵部尚书袁鳌生抗金溃败南奔,其长子袁谷岗流落至此定居,遂名谷岗。乡以驻地得名。 [详细]
  宋淳熙年间,南村张坑张氏在此开基,因当时竹子奇缺,后引种成功,村人视之如金,故名金竹。乡以辖内金竹自然村和少数民族畲族定名。 [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