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罗甸县逢亭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罗甸县逢亭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因该地地处山区,且该地山形似拱形,故得名。1984年成立拱里村村民委员会,原隶属于床井乡,1990年属逢亭镇至今。

拱里村位于逢亭镇政府南面,与逢亭村、床井村接壤。国土面积1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97.433亩(田255.953亩)。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1040人,以汉族、布依族聚居。有0党员17名,其中中等专科学历1名。全村主要以种植板栗、油桐、生猪养殖、养羊为主要经济来源。

纳闹村位于镇政府东北面,与公里村、布忙村接壤。国土面积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50亩(田310亩)。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1698人,以布依族、苗族、汉族聚居。有0党员25名,其中:女党员1名,普通高中文化程度2名,技工学校文化程度1名,中等专科学历2名。全村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且土地贫瘠,水资源匮乏,主要以山为生,大多只靠种植板栗为主要经济收入,全村年产种植约为200万元。

该地名来源于布依语翻译,很久以前,腮里刚与外界接触,有次腮里人来到逢亭赶集,有人问他从哪里来。腮里人回答“菩腮叨”,于是称为“腮里”。1984年成立腮里村村民委员会,隶属逢亭镇至今。

腮里村位于逢亭镇镇政府西南面,与床井村、上隆茶场毗邻,距县城39公里,全村辖4个组,共212户883人,党26名。近年来,腮里村围绕“围绕维稳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盘活集体土地资源为切入点,全力抓好蔬菜发展模式,形成生产发展规模化、专业化,最终实现群众增收的目标。

床井村位于逢亭镇镇政府南面,国土面积8.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09亩。下辖4个村民小组152户646人,有0党员35名,其中女党员6名,初中文化程度7名,高中文化程度2名,中等专科学历9名,技工学校2名,大专以上学历3名,是一支具有高素质人才的党支部,近年来,床井村党支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建设为目标,深入开展基层党的建设,着力改善民生。

上隆村位于逢亭镇镇政府西面,与隆兴村、腮里村、纳坪乡及上隆茶场接壤。国土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5亩(田274亩)。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124户587人。全村有0党员17名,其中:女党员4名,高中文化程度2名,初中文化程度9名。农民生产水平低,发展能力弱,收入渠道单一,仅以种植早熟蔬菜和养殖黑山羊为主,群众经济发展缓慢。

原为星光村后改为新光村。因小寨、哈代、梁子上居于高处晚上居民点灯时倒影在落落寨河面上,好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因此而得名故叫“星光”村,后更名新光村。1951年-称星光村,1958年称新光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新光村村民委员会,2013年11月区划调整,原新光村,纳见村,公里村合并建新的新光村,称逢亭镇新光村委会。

新光村位于逢亭镇以北,距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辖4个组170户753人,主要以汉族、布依族、苗族聚居,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65%。全村共有耕地面积360亩(其中田167.9亩,土193亩)。全村主要以种植茶叶、板栗为主。全村年生产总值约为150万元。

祥脚村位于逢亭镇西北部,共有耕地面积405亩(其中田296.425亩,土108.08亩),森林覆盖率达36%。全村2个村民组3个自然寨181户868人,是布依族、苗族、汉族的聚居地,全村主要经济来源于种植、养殖和劳务输出产业。是逢亭镇集体经济建设和发展较好的村,在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方面一直努力向前,率先成立了蔬菜营销合作社,并建设了蔬菜保鲜库。
该地四周高山中形成狭窄平地,平地中小山堡形似如牛,故称翁牛。1984年成立翁牛村村民委员会,隶属逢亭镇至今。

翁牛村位于逢亭镇镇政府北部,逢亭与龙坪镇交界处距罗甸县城29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共137户606人,国土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9亩。村交通便利,盛产板栗。近年来,翁牛村围绕“以党建带动,促经济发展”主题,以盘活农村资源为切入点,全力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翁传村位于纳坪乡南部,东南与罗苏乡过石村,南与罗苏乡塘山村,西与冗翁坪村,西北与纳鸟村,北与逢亭镇上隆村接壤,属省二类贫困村,距乡政府驻地8公里。全村区域面积16.72平方公里,境内为土山区,山多山高,地形复杂。全村有耕地面积701亩,其中田278亩,土423亩;有可利用非耕地资源2408亩,人均耕地0.8亩,境内耕地主要以坡耕地为主。

全村辖4个村民组,4自然寨,184户,823人,劳力449人。村内夹杂居住着苗、布、汉三种民族,少数民族占92%。

全村气候属亚热带气候范畴,年降雨量1200毫米左右,每年平均气温15.6℃—18.6℃,终年无结冰现象,无霜期在320天以上。全村海拔607.5—1150.8米,阳光充足,年日照数为1097.4小时。根据气候等诸多自然资源优势,全村适宜大力发展农、林、牧业。

纳见村位于逢亭镇北部,逢亭至木引乡交界处距县城29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全村辖3个组,共194户754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452亩(其中田193亩,土259亩)。主要以布依族、苗族、汉族聚居。主要以种植茶叶为主,全村年生产种植约100万元。

布忙村位于镇政府东面,与逢亭村、翁牛村、罗江村、纳闹村接壤。国土面积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70亩(田120亩)。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547人,以汉族、布依族、苗族、壮族聚居。有0党员17名,其中普通高中文化程度1名。全村以种植板栗、脐橙为主要经济收入,年产总值约为160万元。

新坪村位于纳坪乡北部,东与逢亭镇上隆村,南与纳鸟村,西与紫云县龙洞村,北与打金村和木引乡冗林村接壤,属省二类贫困村,村委会驻地距乡政府4.5公里。全村区域面积12.12平方公里,境内一半是土山,一半是石山,山多山高,地形复杂。全村有耕地面积761亩,其中田256亩,土505亩;有可利用非耕地资源972亩。

全村辖3个村民组,3个自然寨,177户,765人,劳力394人。乡内夹杂居住着苗、布、汉三种民族,少数民族占85%。

全村气候属亚热带气候范畴,年降雨量1200毫米左右,每年平均气温15.6℃—18.6℃,终年无结冰现象,无霜期在320天以上。全村海拔689.1—1223.1米,阳光充足,年日照数为1097.4小时。根据气候等诸多自然资源优势,全村适宜大力发展农、林、牧业。

基础设施方面公路建设,全村3个组通公路,并通汽车;水利建设,三个组均通自来水,全村共有饮水池8口,可溶水210多立方米;照明用电建设,全村3个组中,全部通电。通讯建设,移动电话覆盖面达97%,有地面接收机站1台。

扶贫开发方面农林牧业上,提出“山顶杉木,山腰麻竹,山脚茶叶,田坝蔬菜,庭院牛、马、羊、鸡、鸭、鹅”发展思路,全乡发展杉木达200多亩,经果林900多亩,目前种植蔬菜辣椒达75亩,油菜种植面积增大。畜禽养殖,实现全村养羊达380只以上,户均养牛1.1头牛。

耐村村位于逢亭镇西南面,距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全村共辖3个组116户510人,农业人口数507人,非农业人口3人,劳动力230人。是一个以布依族、汉族为主的聚居地。总耕地面积388.24亩,其中田175.48亩。主要以种植、养殖业为主,其中板栗、油桐是主要发展产业。年生产总值约220万元。

纳上村位于逢亭镇西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2公里,全村辖6个村民组176户745人,劳动力519人,国土面积1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23亩,(田309亩)。

近年来,在逢亭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自觉围绕深化农村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这个中心,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认真组织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祥林村位于逢亭镇西部,逢亭至纳坪公路穿境而过,距县城33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共294户1181人,党员32名。其中龙滩库区搬迁移民6户24人,耕地面积678.47亩(其中田492.08亩,土186.39亩)。近年来,祥林村围绕““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盘活集体土地资源为切入点,全力打造蔬菜种植模式,把农户和基地连接起来、形成一条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之路,最终探索形成一套的互促共进发展新模式。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3878多元。

全村通组公路硬化均已完成,串户路硬化完成近80%。通过“支部+协会”的模式,11户村民养殖积极分子在祥林村发展林下养鸡获得成功,成立了“纳令林下养鸡专业合作社,年均出栏林下优质土鸡15000余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