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吕城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吕城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1950年成立吕城居民委员会,初建时按地域划分为东南街居民小组、河北街居民小组、中心街居民小组。

1958年设为东南街小组、西南街小组、河北街小组。

1966年更名为河南中心组、河北中心组、吕城中心组。

2005年撤销河北居委会、河南居委会、吕城居委会,合并设立吕城社区居民委员会,至今。

成立后沿用至今。

原属运河镇。

2005年11月随运河镇并入吕城镇,向阳居民委员会的行政事务由吕城居民委员会代理。

1985年河北大队更名为河北村村民委员会。

隶属吕城镇。

2001年管家村合并至河北行政村。

2010年东村村民委员会并入河北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井园村在明、清时期属丹阳县永和乡。

民国时期,西片属吕城区朝阳乡,东片属吕城区运南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属吕城区朝阳乡、柳下乡。

1958年成立吕城人民公社,西片为花家生产大队和姜家生产大队,东片为柳下生产大队。

1971年8月1日,柳下生产大队更名为八一生产大队。

1983年农村体制改革,大队改建为八一村村民委员会。

1988年更名为井园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1949年后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梁家和河南分别为吕城区十二和十三高级农业生产高级社。

1958年成立吕城人民公社时,由河南、梁家、吕城3个高级农业生产高级社成立吕城人民公社农场。

1959年6月撤销,分别成立生产大队。

1961年4月,梁家生产大队第一次并入河南生产大队。

1975年,梁家从河南生产大队析出,改名为吕城人民公社良种繁育场。

1982年,恢复梁家生产大队名称。

1983年体制改革时原大队更名为村委会。

2010年,村组合并中,梁家村村民委员会并入河南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西墅村明、清年代属丹阳县永和乡。

民国23年(1934),属丹阳县吕城区西墅乡。

民国末年属丹阳县吕城区运南乡,南面前圩一部分属折柳。

1949年时,属吕城区西墅乡。

1956年成立西墅农业生产高级社,西墅村中的东墅为五社、西墅为六社、新河为七社,壁庄为八社。

1958年成立吕城人民公社,西墅村域内有西墅、新河、壁庄3个生产大队。

1961年从西墅生产大队东面划出一部分新设东墅生产大队。

1983年大队改建为村,时年西墅村域内有西墅、壁庄及前圩(新河更名)3个行政村。

2001年壁庄、前圩、西墅3个行政村合并成立新西墅村。

2010年,东墅村并入,村委会名称不变,至今。

1958年吕城人民公社成立,虎墅村域内分设虎墅、墅桥、吕城、墅寺4个生产大队。

1960年墅寺生产大队改名为洪家生产大队。

1961年,墅桥生产大队中分出严家生产大队。

1983年实行政社分设体制,生产大队更名为行政村。

2001年丹阳市第一次村组合并,洪家、墅桥、严家3个村委会并入虎墅村村民委员会,第二次村组合并中,吕城村合并至虎墅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1983年蔡塔大队改为蔡塔村委会,属运河乡。

2010年丛杨村村民委员会并入蔡塔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1949年前属惠民乡。

1949年初属惠济乡。

1956年单独成立高级社。

1958年属吕城人民公社,定名为留庄大队。

1962年属运河乡,仍名留庄大队。

1983年体制改革时更名为留庄村村民委员会。

2001年7月,张村村民委员会并入留庄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分别设焦巷、荆茄2个生产大队。

1983年生产大队改建为村民委员会。

2001年两村委会合并成中心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花龙村1954年属河西乡。

1958年成立花龙大队。

2001年7月,浦西村村民委员会并入花龙村村民委员会。

2005年11月运河镇并入吕城镇,花龙村属吕城镇管辖,至今。

1958年设运河大队,1983年更名为运河村村民委员会,2010年惠济村村民委员会并入,至今。

1949年前属永济乡。

1949年后属河东乡。

1957年单独成立高级社。

1958年属吕城人民公社,定名西符大队。

1962年属运河公社,仍名西符大队。

1983年体制改革时更名为西符村村民委员会,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