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南顿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南顿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据《太平寰宇记》载:“南顿,古顿子国,后逼于陈南徙,故号南顿,其城令尹子玉所筑”。在明万历二十八年《项城县志》上记为顿冈村,后复名南顿。
据《何氏家谱》记载:明末,来祖从扶沟县迁运粮河支流埠口建村,故名。
明初,杨姓由山西洪洞移来兄弟三人,老三居此。长门初居王坡,后因王坡地洼又迁居东头,村名杨庄。1981年因市境内有重名大队,自然村名称随大队名更名为大杨庄。
1958年设大队时,南张庄、邵庄、穴庄、吴阁、陈庄、魏刚庄、魏楼、任庄8个居民点成立一个生产大队,称八联大队。1983年改为八联村民委员会。
明代,魏姓自山西洪洞移民运粮河支流岸边建村,故名魏河涯,又名魏庄。
明末,任姓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因有古冢,故名任冢。
明代,白姓从郭大庄迁此建村,因地势坡洼,故名白坡。
建于明代,居民多姓刘,百年前即有集店,故名刘店。
明洪武四年(1371)马姓移民金陵,数十年后,来祖马旗从金陵移居淮南马旗屯,后从淮南迁此,亦名马旗屯,简称今名。
明代,来祖周景恩从商水县周套楼迁此定居,因村后有楼房遗址,因名周楼。
明代,齐姓从山西洪洞移民至今鲍园处,后迁此定居,因地势底洼,定名齐坡。
明末,周、王两姓由山西洪洞移此成村。
原名马黄营。清初,刘姓从淮阳刘方庄先迁雒庄,再迁刘老家,又从刘老家迁此,清末修寨。故名。
原名白楼。明末,陈姓由山西洪洞移民来此定居,因周围横竖七道沟,故名。
东王坡:王姓系山西洪洞移民,始居大杨庄。清乾隆年间,从大杨庄迁此定居,因地势低洼(昔日这里叫鸭子湖)定村名王坡。后因位于坡地东端,更名东王坡。西王坡:王姓系山西洪洞移民,始居大杨庄。清乾隆年间,来祖在王坡用秤称重,王坡土地好,打粮食多,从大杨庄迁居王坡(今东王坡),后从王坡析此定居,因位于三里长王坡西端,故名。因东王坡、西王坡居民点,故名王坡村民委员会。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