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关村明朝属桃钮里;清代改属南讹里,民国时期属第三区(驻仁义);1949年属第四区(驻坛镇);1953年属富家滩镇;1954年属富家滩矿区南关乡;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为生产大队;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1958年属钢铁(南关)人民公社;1961年属南关人民公社管辖,为南关生产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镇,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同时,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撤销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灵石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共山西省委通知,在全县进行基层政权体制改革,故将南关人民公社改为南关镇,南关生产大队改为南关村民委员会,1983年属南关镇管辖;2001年4月县政府根据中办发〔2000〕30号文件要求,经市政府、省政府批准,灵石县部分乡镇区划进行调整,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整体并入南关镇,组建新的南关镇,以原南关镇、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的行政区划为现南关镇的行政区划。 故2001年至今南关村民委员会属南关镇管辖。 |
道美村清代属道美里;民国时期属第三区,道美村为编村,辖8闾、49邻、245户;1949年属第四区为道美行政村;1953年属第二区(驻仁义);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为生产大队;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1958年属钢铁(南关)人民公社;1961年属南关人民公社管辖,为道美生产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镇,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同时,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撤销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灵石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共山西省委通知,在全县进行基层政权体制改革,故将南关人民公社改为南关镇,道美生产大队改为道美村民委员会,1983年属南关镇管辖;2001年4月县政府根据中办发〔2000〕30号文件要求,经市政府、省政府批准,灵石县部分乡镇区划进行调整,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整体并入南关镇,组建新的南关镇,以原南关镇、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的行政区划为现南关镇的行政区划。 故2001年至今道美村民委员会属南关镇管辖。 |
1997年前为道美村委所辖的一个自然村,后因村规划,设立了杏卜村。 1997年10月,增设杏卜村民委员会。 2001年,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整体并入南关镇,组建新的南关镇,以原南关镇、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的行政区划为现南关镇的行政区划。 故2001年至今杏卜村民委员会属南关镇管辖。 |
石柜村原名石曲渡。 清代属道美里;民国时期属第三区石柜编村,辖4闾、25邻、125户;1949年属第四区(驻坛镇);1953年属第二区(驻仁义);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为生产大队;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1958年属钢铁(南关)人民公社石柜管理区;1961年属南关人民公社管辖,为石柜生产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镇,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同时,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撤销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灵石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共山西省委通知,在全县进行基层政权体制改革,故将南关人民公社改为南关镇,石柜生产大队改为石柜村民委员会,1983年属南关镇石柜村民委员会(辖石桥自然村);2001年4月县政府根据中办发〔2000〕30号文件要求,经市政府、省政府批准,灵石县部分乡镇区划进行调整,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整体并入南关镇,组建新的南关镇,以原南关镇、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的行政区划为现南关镇的行政区划。 故2001年至今石柜村民委员会属南关镇管辖,为独立行政村。 |
该村原与石柜村为一个大队,属石柜的一个小庄,1962年成为独立行政村;1971年属南关人民公社管辖,为南沟生产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镇,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同时,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撤销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灵石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共山西省委通知,在全县进行基层政权体制改革,故将南关人民公社改为南关镇,南沟生产大队改为南沟村民委员会,1983年属南关镇,为南沟村民委员会(辖赵家庄自然村);2001年4月县政府根据中办发〔2000〕30号文件要求,经市政府、省政府批准,灵石县部分乡镇区划进行调整,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整体并入南关镇,组建新的南关镇,以原南关镇、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的行政区划为现南关镇的行政区划。 故2001年至今南沟村民委员会属南关镇管辖,为独立行政村。 |
曾用名南岭大队,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为生产大队;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1961年与道美村分村,设立南岭村。 1961年属南关人民公社南岭生产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镇,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同时,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撤销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灵石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共山西省委通知,在全县进行基层政权体制改革,故将南关人民公社改为南关镇,南岭生产大队改为南岭村民委员会,1983年属南关镇管辖;2001年4月县政府根据中办发〔2000〕30号文件要求,经市政府、省政府批准,灵石县部分乡镇区划进行调整,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整体并入南关镇,组建新的南关镇,以原南关镇、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的行政区划为现南关镇的行政区划。 故2001年至今南岭村民委员会属南关镇管辖。 |
王家岭村清代属道美里,民国时期属第三区董家岭编村管辖;1949年属第四区(驻坛镇);1953年属第二区(驻仁义);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为生产大队;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1958年属钢铁(南关)人民公社管辖;1961年属南关公社管辖,为王家岭生产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镇,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同时,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撤销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灵石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共山西省委通知,在全县进行基层政权体制改革,故将南关人民公社改为南关镇,王家岭生产大队改为王家岭村民委员会,1983年属南关镇管辖;2001年4月县政府根据中办发〔2000〕30号文件要求,经市政府、省政府批准,灵石县部分乡镇区划进行调整,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整体并入南关镇,组建新的南关镇,以原南关镇、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的行政区划为现南关镇的行政区划。 故2001年至今王家岭村民委员会属南关镇管辖。 |
沙腰村清代属道美里;民国时期属第三区董家岭编村管辖;1949年属第四区(驻坛镇):1953年属第四区(驻坛镇);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为生产大队;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1958年属钢铁(南关)人民公社管理区;1961年属南关公社沙腰生产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镇,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同时,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撤销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灵石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共山西省委通知,在全县进行基层政权体制改革,故将南关人民公社改为南关镇,沙腰生产大队改为沙腰村民委员会,1983年属南关镇管辖;2001年4月县政府根据中办发〔2000〕30号文件要求,经市政府、省政府批准,灵石县部分乡镇区划进行调整,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整体并入南关镇,组建新的南关镇,以原南关镇、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的行政区划为现南关镇的行政区划。 故2001年至今沙腰村民委员会属南关镇管辖。 |
董家岭村清代属道美里;民国时期属第三区董家岭编村,辖6村,10闾、47邻、237户;1949年属第四区(驻坛镇),1953年属第四区(驻坛镇);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为生产大队;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1958年属钢铁(南关)人民公社;1961年属南关人民公社管辖,为董家岭生产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镇,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同时,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撤销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灵石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共山西省委通知,在全县进行基层政权体制改革,故将南关人民公社改为南关镇,董家岭生产大队改为董家岭村民委员会,1983年属南关镇管辖;2001年4月县政府根据中办发〔2000〕30号文件要求,经市政府、省政府批准,灵石县部分乡镇区划进行调整,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整体并入南关镇,组建新的南关镇,以原南关镇、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的行政区划为现南关镇的行政区划。 故2001年至今董家岭村民委员会属南关镇管辖。 |
三教村清代属桃钮里;民国时期属第三区南关编村管辖;1949年属第二区(驻仁义);1953年属第二区吴庄乡;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为生产大队;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1958年属钢铁(南关)人民公社南关管理区;1961年为南关人民公社三教生产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镇,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同时,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撤销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灵石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共山西省委通知,在全县进行基层政权体制改革,故将南关人民公社改为南关镇,三教生产大队改为三教村民委员会,1983年属南关镇管辖;2001年4月县政府根据中办发〔2000〕30号文件要求,经市政府、省政府批准,灵石县部分乡镇区划进行调整,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整体并入南关镇,组建新的南关镇,以原南关镇、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的行政区划为现南关镇的行政区划。 故2001年至今三教村民委员会属南关镇管辖。 |
东许村清代属前东曲里;民国时期属第三区西许村编村管辖;1949年属第二区(驻仁义);1953年仍属第二区(驻仁义);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为生产大队;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1958年属钢铁(南关)人民公社仁义管理区;1961年属西许公社管辖,为东许生产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镇,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同时,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撤销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灵石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共山西省委通知,在全县进行基层政权体制改革,故将西许人民公社改为西许乡,东许生产大队改为东许村民委员会,1983年属西许乡管辖;2001年4月县政府根据中办发〔2000〕30号文件要求,经市政府、省政府批准,灵石县部分乡镇区划进行调整,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整体并入南关镇,组建新的南关镇,以原南关镇、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的行政区划为现南关镇的行政区划。 ,故2001年至今东许村民委员会属南关镇管辖。 |
该村原名“唐家庄村”。 该村清代属甘舍里;民国时期属第四区尹家庄编村管辖;1949年属第五区(驻双池);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为生产大队;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1958年属卫星(城关)人民公社寨头管理区;1961年属夏门公社;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镇,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同时,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撤销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灵石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共山西省委通知,在全县进行基层政权体制改革,故将夏门人民公社改为夏门镇;1987年增设庄立村民委员会,至今属夏门镇管辖。 |
师家沟村淸代属前东曲里;民国时期属第三区庄立村编村管辖;1949年属第二区(驻仁义);1953年仍属第二区(驻仁义);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为生产大队;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1958年属钢铁(南关)人民公社西许管理区;1961年属西许公社师家沟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镇,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同时,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撤销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灵石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共山西省委通知,在全县进行基层政权体制改革,故将西许人民公社改为西许乡,师家沟生产大队改为师家沟村民委员会,1983年属西许乡管辖;2001年4月县政府根据中办发〔2000〕30号文件要求,经市政府、省政府批准,灵石县部分乡镇区划进行调整,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整体并入南关镇,组建新的南关镇,以原南关镇、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的行政区划为现南关镇的行政区划。 故2001年至今师家沟村民委员会属南关镇管辖。 |
该村原名“河南村”。 该村清代属前东曲里;民国时期属第三区庄立编村管辖;1949年属第二区(驻仁义);1953年仍属第二区(驻仁义)金旺乡;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为生产大队;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1958年属钢铁(南关)人民公社西许管理区;1961年属西许公社金旺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镇,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同时,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撤销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灵石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共山西省委通知,在全县进行基层政权体制改革,故将西许人民公社改为西许乡,金旺生产大队改为金旺村民委员会,1983年属西许乡管辖;2001年4月县政府根据中办发〔2000〕30号文件要求,经市政府、省政府批准,灵石县部分乡镇区划进行调整,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整体并入南关镇,组建新的南关镇,以原南关镇、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的行政区划为现南关镇的行政区划。 故2001年至今金旺村民委员会属南关镇管辖。 |
西许村清代属前东曲里;民国时期属第三区西许编村,1949年属第二区(驻仁义);1953年仍属第二区(驻仁义);1956年为西许乡;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为生产大队;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1958年属钢铁(南关)人民公社西许管理区;1961年属西许人民公社管辖,为西许生产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镇,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同时,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撤销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灵石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共山西省委通知,在全县进行基层政权体制改革,故将西许人民公社改为西许乡,西许生产大队改为西许村民委员会,1983年属西许乡管辖;2001年4月县政府根据中办发〔2000〕30号文件要求,经市政府、省政府批准,灵石县部分乡镇区划进行调整,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整体并入南关镇,组建新的南关镇,以原南关镇、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的行政区划为现南关镇的行政区划。 故2001年至今西许村民委员会属南关镇管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