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始建于明,初名南窑。因在村北头挖一泊池蓄水,人称泊池头或泼池头。后演变为今名。 |
村东有刘店干河,季节洪水来时如下山猛虎,且冲成圪道,故人称老虎圪道,后简化为今名。 |
传:祖孙三代在此建村,孙子负责全家用水,当地人称孙公水。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县官到东北祈雨,路过此地,在一棵松树下休息,当地群众烧水热情接待,县官遂将村改为今名。 |
传:三国时,名将张飞曾率兵在此扎营,建村后以此取名张飞营。明天启年间改名张飞城。 |
传:古时南2千米(4华里)处,有一卖柴市场,故名四里场,后演变称今名。 |
此处深山沟里有一较大场地,且有一株海棠树,建村后以此取名海棠场,后演变为海棠厂。 |
此处北边有座山头名寨脑,建在山下低凹处,故名。 |
传:清道光末年(1850),此地人们在一圆而光秃的岭上开荒时,发现一处活水源,建村后人称今名。 |
传:张姓在此山沟定居,排行老四,故名张四沟,为求水心切书写成张泗沟。 |
横跨山岭建村,故名。 |
此地凹内有一个较深的枯井,建村后称枯井凹。因含义不雅,以村西0.5千米处有一小水泉,旱年长流不断,故于1979年经上级批准,更为今名。 |
村建在沟深林密的溪流两侧,光线暗淡,经常流水之处,故名。 |
村建在长满蒿草的山间平地上,故名。 |
此处东部有一山壁,太阳出来就照在山壁上,建村后人称今名。 |
原以庙得名柳姑庵。后音译演变为今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