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平乐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平乐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平乐是东汉时期的御花园芳林园、平乐观旧址,故有“汉园”之称。在明代仅有五户小庄,后来山西洪桐县移民迁至此,取名平安祥和、安居乐业之意,更名平乐,沿用至今。
以赵姓居多且居住在平乐东部,而得名。
据传在东汉时期,该地有个花园,花园前面有两尊石像,故称象庄。
因尤姓占多数,世世代代在此居住而得名。
元代蒙古人统一中原后,部队常在此安营扎寨,囤兵囤粮草,有囤之意,所以被称为王达子屯。清嘉庆五年(1800),在重修达子祠堂时王达子几个字去掉。因位于邙岭之上,称为上屯。
据朱姓原住天皇岭村,朱姓的仓库远在朱仓,由于离地较远生产极为不便,随后逐渐搬于此地,起名朱仓。
据因战乱李世民被赶到此岭,故得名赶皇岭,后来因“赶皇”犯忌改为“天皇”。
因住户以张姓居多,且居住在地势低洼处,而得名。
丁沟原名丢驾沟,后将“丢架沟”说成“鼎甲沟”。全国实行汉字简化,驻村干部杨聚才简写村名,将“鼎甲沟”改为丁家沟,后来村民习惯地把丁家沟叫做丁沟。
传说,周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该处位于南北东西大道口,交通要塞,当时有驿站,称上古邮,简称上古。
张盘南边有个叫张坡崖的地方,相传西汉末年王莽赶刘秀时,刘秀逃至张坡崖化妆妆扮后,骑马逃至村西的一道山沟内躲藏,人们称张坡崖数户人家为妆扮村,后改为张盘。
从外地迁来一家王姓居民,为了吉祥,便把此庄叫新庄。
据因汉代在此设有兵营,兵营分前、后、左、右、中营,因在兵营的后边而得名。
背依邙山,南临洛阳至黄河的官路,形势险要,为隋唐国家储粮仓库,故名小仓。1935年,把小仓改为太仓。
由于马氏最早迁到此地,故得名马村。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