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三台县八洞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三台县八洞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此地为八洞镇(百多年前,此地建有一庙,内塑八洞神像,后在此建立场镇)场镇驻地,社区以场镇名为名,居住于此的居民选举产生群众自治组织。清末民初属妻金乡,1920年妻金乡下乡设团练驻八洞场,1935年改称八洞联保,1940年改为八洞乡。

1950年初设八洞乡,1951年5月被分成八洞乡、龙井乡。

1956年3月,八洞乡更名胜利乡。

1958年10月1日成立胜利公社。

1967年更名为群益公社。

1981年更名为八洞公社,1992年撤掉八洞公社管理委员会,设立八洞社区居民委员会,简称八洞场镇居委会。

2020年5月15日更名为八洞场社区居民委员会。

八洞场社区治地位于县城西32公里,居三台、中江2县交界处,位处三台县的最西端。幅员总面积0.93平方公里,辖1个居委会,5个居民小组。总人口1686人,814户。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7℃,年平均降水量为789毫米,无霜期年平均284天。

此村有一寺庙,寺庙里面有八尊佛像,而命名,故名。1958年,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时设立八洞公社一大队管理委员会,1981年全国第一次地名普查时更改为八洞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撤掉八洞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设立八洞村村民委员会,简称八洞村委会。

2020.5.15,《关于潼川镇等33个乡镇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方案的批复》(三府函[2020]27号)与岔湾村和红庙村合并,设八洞村村民委员会。

八洞村幅员面积5.28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1798户总人口4820人。耕地面积3723.8亩,全村产业结构主要以种养殖为主,全村水泥道路近50公里,塘堰36口,基本实现了道路村通、社通。

境内有一古建筑楼,以前在此开设过学堂。1958年,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时设立八洞公社二大队管理委员会,1981年全国第一次地名普查时更改为书房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撤掉书房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设立书房村村民委员会,简称书房村委会。

2020.5.15《关于潼川镇等33个乡镇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方案的批复》三府函[2020]27号设立书房村村民委员会。

书房村幅员面积8.82平方公里,辖14个村民小组,1679户总人口4946人。耕地面积4541.9亩,全村产业结构主要以种养殖为主,全村水泥道路近60公里,塘堰23口,基本实现了道路村通、社通。

此地有一山,形似白鹤嘴,居民以山形状取名。1958年,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时设立八洞公社五大队管理委员会,1981年全国第一次地名普查时更改为白鹤嘴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撤掉白鹤嘴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设立白鹤嘴村村民委员会,简称白鹤嘴村委会。

2020年5月,根据《关于潼川镇等33个乡镇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方案的批复》设立白鹤嘴村村民委员会。

鹤嘴村幅员面积3.35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536户总人口2036人。耕地面积2213.6亩,全村产业结构主要以种养殖为主,全村水泥道路近15公里,塘堰23口,基本实现了道路村通、社通。

境内有大量的柏树,整片山都是。1958年,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时设立八洞公社六大队管理委员会,1981年全国第一次地名普查时更改为柏山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撤掉柏山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设立柏山村村民委员会,简称柏山村委会。

2020.5.15根据《关于潼川镇等33个乡镇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方案的批复》(三府函[2020]27号)与人民村合并,设为柏山村村民委员会。

柏山村位于八洞镇北面,距八洞场镇2公里。幅员面积1.95平方公里,401户1334人,其中少数民族1人。有1个党支部,37名党员辖6个村民小组。土地1334亩,其中田450亩;地800余亩,有两条河流成Y字型贯穿全境,全村有大小堰塘6口。全村公路总里程7公里。

境内有一座桥,由张姓居民出资修建。1958年,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时设立群益公社二大队管理委员会,1981年全国第一次地名普查时更改为张桥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撤掉张桥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设立张桥村村民委员会,简称张桥村委会。

2020.5.15根据《关于潼川镇等33个乡镇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方案的批复》(三府函[2020]27号)与大旗山村合并,设为张桥村村民委员会。

张桥村幅员面积3.69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827户总人口2332人。耕地面积2258.2亩,全村产业结构主要以种养殖为主,全村水泥道路近20公里,塘堰26口,基本实现了道路村通、社通。

此处有老地名“龙宝山”,村借此取名。1958年,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时设立群益公社三大队管理委员会,1981年全国第一次地名普查时更改为龙宝山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撤掉龙宝山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设立龙宝山村村民委员会,简称龙宝山村委会。

2020.5.15根据《关于潼川镇等33个乡镇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方案的批复》(三府函[2020]27号)与马鞍山村和月明寺合并设龙宝山村村民委员会。

龙宝山村幅员面积6.4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1590户总人口4431人。耕地面积4756.1亩,全村产业结构主要以种养殖为主,全村水泥道路近35公里,塘堰36口,基本实现了道路村通、社通。

此地建有一座天宫庙,后用“天官”取名。1958年,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时设立群益公社六大队管理委员会,1981年全国第一次地名普查时更改为天官塘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撤掉天官塘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设立产生天宫堂村村民委员会,简称天宫堂村委会。

2020.5.15,《关于潼川镇等33个乡镇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方案的批复》(三府函〔2020〕27号),与付家垭村和新春寺村合并,设为天官堂村,办公地点驻原天宫堂村。

天官堂村幅员面积7.81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1608户总人口4757人。耕地面积5171.8亩,全村产业结构主要以种养殖为主,全村水泥道路近40公里,塘堰40口,基本实现了道路村通、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