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山坡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山坡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1958年,建立陈六大队,一直属湖泗公社;1980年划入武昌县楠竹场;1983年撤社建乡,划入贺站乡,更名为陈六村;1986年贺站乡改贺站镇,属贺站镇;2001年乡镇体制后,贺站镇并入山坡乡,属山坡乡;2011年撤乡设街,山坡乡改为山坡街道,陈六村属山坡街道管辖至今。

1955年合作化时为高桥乡新华社;1959年,为锦绣公社高桥管理区新华大队;1961年,属武昌县五里界区;1971年,将新华、胜利、明利三个大队合并为一个大队,原新华大队所处位置在三个村的中间,故合并后的村取名新华大队,属武昌县五里界公社;1983年撤社建乡,改队为村,命名为新华村,设立新华村民委员会,属武昌县大屋陈乡;2001年,属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镇;2006年,属武汉江夏经济开发区梁子湖风景区管辖至今。

2014年春季“五务合一”新办公楼建成后,当年6月20日村委会从旧址搬迁到新办公楼开始办公。

1956年,成立新农合作社;1958年,改名为新农大队,隶贺站公社;1971年与新华大队合并,名为新华大队,属山坡公社;1983年撤社建乡,贺站乡成立,新华大队,改为新华村,属贺站乡;1986年,贺站乡改贺站镇;1989年,新农从新华村分离出来另立门户,名为南庄村,属贺站镇;2001年乡镇体制后,贺站镇并入山坡乡,属山坡乡;2011年撤乡设街,山坡乡改为山坡街道,南庄村属山坡街道管辖至今。

解放初期原属贺站大队一部分;1979年,从贺站大队分出,另成立和平大队,属山坡人民公社;1983年撤社建乡,贺站成立了贺站乡,和平大队改为和平村,属贺站乡;1986年,贺站乡改为贺站镇,属贺站镇;2001年乡镇体制后,贺站镇并入山坡乡,属山坡乡;2011年撤乡设街,山坡乡改为山坡街道,和平村属山坡街道管辖至今。

1956年,为五星农业社;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时,由于贺站村邻近贺胜桥铁路火车站周边,因此命名为车站大队,属贺站公社;1971年,撤区并社,改为山坡公社贺站大队;1983年撤社建乡,将大队改为村,即贺站村,此时贺站已建乡,属贺站乡;1986年,贺站乡改为贺站镇,贺站村属贺站镇;2001年乡镇体制后,贺站镇并入山坡乡,隶山坡乡;2011年撤乡设街,贺站村属山坡街道管辖至今。

建国村解放初属武昌县山坡区《即第四区》;1952年,划出来属土地堂区;1956年,撤区并乡属贺站乡建国村,属山坡指导组;1958年,人民公社化,属东风人民公社;1961年,恢复区政建制为山坡区,贺站大队;1971年撤区并社,属山坡公社,贺站大队;1983年撤社建乡,属贺站乡建国村;2001年乡镇体制后,属山坡乡;2011年撤乡设街,山坡乡改为山坡街道,建国村属山坡街道管辖至今。

1956年,取名前途农业社;1958年,改前途大队;1971年,与跃进大队合并;1979年,与跃进大队分开,仍用原名,属武昌县山坡人民公社;1983年撤社建乡,贺站片从山坡乡分离,成立了贺站乡,前途大队更名为前途村,属贺站乡;1986年,贺站乡改镇,属贺站镇;2001年乡镇体制后,贺站镇并入山坡乡,属山坡乡;2011年撤乡设街,山坡乡改为山坡街道,前途村属山坡街道管辖至今。

1956年,因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以此命名成立绿化农业社;1958年,改为绿化大队,属于保福公社;1971年,与新生大队合并组成新的绿化大队,属于保福公社;1983年撤社建乡,保福公社更名为保福乡,绿化大队改名为绿化村;1992年保福乡镇重组,新生被分离出去,此时隶属于保福乡;2001年乡镇体制后,保福乡并入山坡乡,属山坡乡;2011年撤乡设街,山坡乡改为山坡街道,绿化村属山坡街道管辖至今。

解放初期,为湖岭乡;1956年,入社为建华合作社,1958年,改为民建大队,属保福公社;1971年,和胜丰合大队取名为湖岭大队;1980年,与现胜丰村分开,属保福公社;1983年撤社建乡,保福公社更改为保福乡,同年改湖岭大队为湖岭村,属保福乡;2001年乡镇体制后,属山坡乡管理;2011年撤乡设街,湖岭村属山坡街道管辖至今。

1956年,合作社时是胜丰农业社;1958年,为湖岭大队;1970年,与湖岭大队分开成立胜丰大队,属武昌县保福公社;1983年,撤社建乡前属江夏区保福乡湖岭大队;1983年撤社建乡10月,分大队成立胜丰大队,后改名胜丰村;2001年乡镇体制后,保福乡合并到山坡乡;2011年撤乡设街,山坡乡改为山坡街道,胜丰村属山坡街道管辖至今。

1956年,为农业社;1958年,改为群力大队;1965年,改为保福公社官南大队,属保福公社;1983年撤社建乡,保福公社更改为保福乡,改官南大队为官南村,属保福乡;1983年撤社建乡成立第一届村民委员会;2001年乡镇体制后,保福乡并入山坡乡,属山坡乡;2011年撤乡设街,山坡乡改为山坡街道,官南村属山坡街道管辖至今。

1951年,成立两个合作社,即松竹大队和五、七合作社;1958年,在人民公社时期合为一个大队,即五里山大队,属保福公社;1983年撤社建乡,因社会发展原因,以山舒公路为界,把五里山大队分为两个大队,即五里山大队和高峰大队,属保福公社;1983年撤社建乡,更改行政名时,五里山大队就演变为五里山村,属武昌县保福乡;2001年乡镇体制后,保福乡并入山坡乡;2011年撤乡设街,山坡乡改为山坡街道,五里山村属山坡街道管辖至今。

1958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金星大队;1971年,由金星大队、民主大队、燎原大队合并成向阳大队;1983年撤社建乡,改为向阳村,属河垴乡;2000年12月,分为向阳一村和向阳二村;2001年乡镇体制后,河垴乡并入山坡乡;2011年撤乡设街,山坡乡改为山坡街道,向阳一村属山坡街道管辖至今。

1958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金星大队;1971年,由金星大队、民主大队、燎原大队合并成向阳大队;1983年撤社建乡,改为向阳村,属河垴乡;2000年12月,分为向阳一村和向阳二村;2001年乡镇体制后,河垴乡并入山坡乡;2011年撤乡设街,山坡乡改为山坡街道,向阳二村属山坡街道管辖至今。

1955年前为三徐乡;1955年以力争先进之意改先锋高级农业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改名先锋大队,属河垴公社;1983年撤社建乡,河垴公社更改为河垴乡,同年改先锋大队为先锋村,属河垴乡;2001年乡镇体制后,河垴乡并入山坡乡,属山坡乡;2011年撤乡设街,山坡乡改为山坡街道,先锋村属山坡街道管辖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