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山坡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3]

山坡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3]

1958年成立邓家洲大队,属河垴公社;1966年,并入国营邓家洲养殖场;1971年,与邓家洲养殖场分开,和东方红大队合并,属双洲大队,属大咀公社;1972年,大咀公社并入河垴公社,属河垴公社;1983年撤社建乡,与东方红村分开,取名邓家洲村,属河垴乡;2001年乡镇体制后,河垴乡并入山坡乡,属山坡乡;2011年撤乡设街,山坡乡改为山坡街道,邓家洲村属山坡街道管辖至今。

1955年合作化时,取名聪明高级农业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以光辉照耀之意,取名光辉大队;1971年,曙光大队并入,仍然名为光辉大队;1979年,曙光大队分离出去,属河垴公社;1983年撤社建乡,河垴公社改名为河垴乡,光辉大队改名为光辉村,属河垴乡;2001年乡镇体制后,河垴乡并入山坡乡,属山坡乡;2011年撤乡设街,山坡乡改为山坡街道,光辉村属山坡街道管辖至今。

1958年,成立曙光大队;1971年,并入光辉大队;1979年,从光辉大队分离出来,仍用曙光大队之名,属河垴公社;1983年撤社建乡,河垴公社改名为河垴乡,曙光大队改名为曙光村,属河垴乡;2001年乡镇体制后,河垴乡并入山坡乡,属山坡乡;2011年撤乡设街,山坡乡改为山坡街道,曙光村属山坡街道管辖至今。

在解放前后,东方红村和茶园乡在当时名莲花洲小队,后改名叫湄湖洲。

1969年,并入大咀渔业队,那时起就叫东方红大队,属大咀公社;1971年,并入到河垴公社向阳大队,改名叫湄湖洲15、16小队;1974年,合并到河垴公社双洲大队,后与河垴公社双洲大队分开就叫河垴公社东方红大队,属河垴公社;1983年撤社建乡,河垴公社撤销改名叫河垴乡,东方红大队改名东方红村,属河垴乡;2001年乡镇体制后,河垴乡并入山坡乡,属山坡乡;2011年撤乡设街,山坡乡改为山坡街道,东方红村属山坡街道管辖至今。

1958年建立高潮大队、建春大队、逢春大队,属大咀公社;1972年,大咀公社并入河垴公社,同时逢春、高潮、建春三大队合并为大咀大队和大咀渔业大队,属河垴公社;1983年撤社建乡,改为河垴乡大咀村;2001年乡镇体制后,河垴乡并入山坡乡;2011年撤乡设街,山坡乡改为山坡街道,大咀村属山坡街道管辖至今。

保福村前身为晚霞大队,1951年取名,属武昌县山坡区(即第四区);1956年,属武昌县山坡乡;1958年,属武昌县东风人民公社;1961年,属武昌县山坡区;1965年改名为建华大队;1969年改为保福大队;1971年,属武昌县保福公社;1983年撤社建乡,成立保福村民委员会,属武昌县保福乡;2001年,属武汉市江夏区山坡乡;2006年,属武汉江夏经济开发区梁子湖风景区管辖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