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0月邵阳市行政区划调整建立,由原东区主体及郊区的6个乡组成。 1997年8月29日撤销邵阳市东区、西区、郊区,调整设立邵阳市双清区、大祥区、北塔区,10月正式挂牌。 2000年双清区辖6个街道、2个镇、4个乡,地名沿用至今。 |
1950年7月分属邵阳市(县级市)和邵阳县。 1951年分属邵阳市一、二、三、四街和邵阳市郊区及邵阳县。 1952年分属邵阳市一、二、三、四街和邵阳市郊区及邵阳、邵东县。 1956年分属邵阳市西区和市委农村工作部直管及邵阳、邵东县。 1957年分属邵阳市城西、曹婆井办事处和市委农村工作部直管及邵阳、邵东县。 1958年分属邵阳市红旗、曹婆井、郊区办事处。 1962年,分属邵阳市红旗、曹婆井、郊区办事处及邵东、邵阳县。 1977年,邵阳市升格为省辖市,境域分属邵阳市西区、郊区及邵东县。 1984年,分属邵阳市西区、郊区。 1997年8月成立大祥区。 |
春秋属楚地,秦属长沙郡。 西汉属昭陵县。 三国属昭阳县。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改昭陵郡为邵陵郡,改昭阳县为邵阳县,郡治在今北塔区状元洲办事处北塔湾。 后晋天福(936~943)年间,改邵州为敏州、邵阳县为敏政县。 后汉复称邵州邵阳县。 南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年),升邵州为宝庆府,至1912年,属荆湖南路宝庆府邵阳县。 1913年,废宝庆府,设宝庆县。 1928年,复名邵阳县。 1938年,安乐镇更名安和镇,治所河街岭马皇庙(今邵水东路电脑城)。 1949年10月10日,邵阳解放。 10月13日将安和(今东风桥以东街区)、建治(今东风桥以西街区)2镇设立区级邵阳市,属邵阳县。 1950年10月19日,以邵阳县城关镇及祭旗、佘湖、板铺、城北、田江渡五乡为县级邵阳市,专区、市、县同城而治,分属邵阳县和邵阳市。 1951年3月7日,邵阳市郊区工作委员会成立,邵阳市田江渡、邵阳县观音庵乡和新滩镇划入郊区工作委员会。 1952年2月,陈家桥乡划入新邵县,境域分属邵阳县、新邵县和邵阳市、郊区工作委员会。 1953年3月,郊区工作委员会更名为邵阳市第四区。 1956年6月撤区并乡,田江渡、北江垅、新渡口和新滩镇并为江北乡,分属邵阳县、邵阳市、新邵县。 1958年9月,邵阳县茶元头乡、新邵县陈家桥乡和留田乡的7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划入邵阳市,并与江北乡合并成立江北人民公社,属邵阳市。 1962年10月,将原茶元头乡划入邵阳县,原陈家桥乡和原留田乡的7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划入新邵县。 1964年,设立郊区办事处,境域分属郊区办事处、邵阳县、新邵县。 1977年7月,邵阳市升格为省辖市;11月,邵阳县茶元头乡划入邵阳市;12月30日,设立东区、桥头区、西区、郊区,境内江北街道,属桥头区。 1978年1月,设立近郊、东郊、北郊三郊区,境域分属新邵县、桥头区和北郊区。 1978年10月,三郊区合并设立县级郊区,境内分属郊区、桥头区、新邵县。 1984年6月,公社改乡,大队改村。 1987年1月,江北乡与北塔乡合并为江北乡。 1987年2月12日,撤销桥头区,并入东区。 1996年3月,成立邵阳市民营经济开发试验区(省级重点开发区)。 1997年8月,撤销东区、西区、郊区,调整设立双清区、大祥区、北塔区,将新邵县的陈家桥乡划入北塔区。 北塔区辖原东区的江北街道和陈家桥、茶元头、江北、田江4个乡。 1998年4月,开发区的管理权下放给北塔区。 2003年1月,撤消江北乡和江北街道,调整设立新滩镇街道和状元洲街道。 2006年1月,邵阳市民营经济开发试验区更名为邵阳经济开发区;8月,北塔区和开发区“政区合一”,开发区的任务、职能划入北塔区。 2016年初,撤田江乡并入状元洲街道,撤茶元头乡并入新滩镇街道。 2015年11月,区划调整为状元洲街道、新滩镇街道、陈家桥乡2个街道1个乡。 2016年6月区划调整为状元洲街道、田江街道、新滩镇街道、茶元头街、陈家桥乡4个街道1个乡。 |
新邵县系解放后新建之县。 1951年1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决定,析邵阳县北部74个乡、新化县南部33个乡,建立邵阳县人民政府新邵办事处。 1952年2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新邵办事处,设立新邵县。 |
晋太康元年(280),避文帝司马昭讳,改昭陵郡为邵陵郡,昭阳县为邵阳县,复置都梁县,立建兴、武冈县。 南朝梁武帝大通二年(528),建兴县并入都梁县。 南梁中大通三年(531)迁扶阳县(旧夫夷县)治于今新宁县内,时今县境分属邵陵、邵阳2县。 隋初南陈省邵陵、高平2县并入邵阳县。 隋开皇三年(583)郡废,境域属长沙郡。 隋开皇十年(590),夫夷、都梁、武冈3县并入邵阳县,县治始迁昭陵故址(今邵阳市区)。 隋末,邵阳县析置武攸县,复置邵陵县、建兴县,时今县境分属邵陵、邵阳2县。 大业三年(607)属长沙郡建州邵阳县。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改建州为南梁州,属潭州。 唐武德七年(624),邵陵县并入邵阳县。 太宗贞观十年(636),改南梁州为邵州,属江南西道。 玄宗天宝元年(742),邵州改为邵阳郡。 肃宗乾元元年(758)复称邵州。 五代后晋天福(936-943)年间,改邵州为敏州,邵阳县为敏政县。 后汉复称邵州邵阳县。 南宋理崇宝庆元年(1225)升邵州为宝庆府。 元,邵阳县西南紫阳乡划入武冈县,时今县境分属邵阳,武冈。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设宝庆安抚司。 元十四年(1277)升为宝庆路总管府,属湖南道宝庆路总管府。 明清,属宝庆府。 民国二年1913年,邵阳县更名宝庆县,1928年复名邵阳县。 1947年,柝邵阳县西部置隆回县。 1950年,武冈东部6乡(长乐、古峰、四望、金龙、双清、唯一)划入邵阳县。 1949年7月析置邵阳市(县级市);1951年11月析县境东北置邵东、新邵县,邵阳南部和新划入的武冈东部6乡为邵阳县,迁县治于塘渡口,属邵阳专署;1986年属邵阳市。 |
春秋战国属楚地,秦属长沙郡。 汉为昭陵、都梁县地。 三国时吴宝鼎元年(266)属昭陵县置高平县,县治为原永固团石脚村,后属高平、武冈县地。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分武冈置都梁县,县治今桃花坪;同年改高平为南高平,后复为高平,沿至南北朝,属邵陵郡。 东晋、南朝、宋、齐、粱属邵陵郡,辖都梁、邵陵、高平县地。 陈属邵陵郡,废高平县入邵阳县。 隋属长沙郡邵阳县地。 唐属邵州的邵阳、武冈县。 宋属邵州邵阳郡。 宝庆元年(1225)升邵阳郡为宝庆府。 元属武冈府、武冈路。 明属宝庆府,设有桃花坪通判署及紫阳、隆回、长鄄3个巡检司,境内设8都(即一都司门前,二都金石桥,三都匡家铺,四都鸟树下,五都大水田,六都六都寨,七都塘市头,八都雨山铺)。 清属宝庆府的邵阳、新化、武冈县地及辰州府溆浦县地。 1913年,废府为宝庆县,属湖南省湘江道。 1922年,撤道制,属湖南省。 1927年,复名邵阳县。 1947年8月,邵阳县析置隆回县,辖隆治、隆中、兴隆、中和、果胜、保和、礼教、西胜8乡及桃洪镇,治所六都寨,属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1949年10月15日,隆回解放,属邵阳区专员公署,县治置桃花坪镇。 1950年3月7日,武冈县紫阳乡及石江乡部分地方划入隆回县。 1952年3月,隆回县的第一区划入邵阳县;11月15日,武冈县罗白、山界、天福、三阁司、五里、长铺等6乡划入隆回县。 1953年3月,水车14个乡划入新化县;12月,奉家山乡划入新化县。 1956年5月19日,溆浦县岩儿塘、庙山坪、庐茅凼3个自然村划入隆回县;8月12日,武冈县宝山寨乡、西坪乡划入隆回县。 1960年,县治迁驻桃洪镇。 1978年4月8日,武冈县龙从公社双排大队的第一、第二生产队划入隆回县罗白公社龙金大队。 1983年2月8日,撤销邵阳地区,境域属邵阳市;7月13日,恢复邵阳地区,境域属邵阳地区。 1986年1月27日,邵阳地区并入邵阳市。 1995年,境域撤区并乡,将67个乡镇、5个林场合并为桃洪、小沙江、金石桥、司门前、高平、六都寨、荷香桥、横板桥、周旺、滩头10镇和鸭田、西洋江、雨山、岩口、北山、三阁司、麻塘山、大水田、羊古坳、罗洪、七江、荷田、石门、南岳庙14个乡及虎形山瑶族、山界回族2个民族乡。 1999年,鸭田乡、西洋江乡、雨山乡撤乡建镇。 2006年9月,岩口乡撤乡建镇。 2010年7月,北山镇撤乡建镇。 2011年9月,三阁司镇撤乡建镇。 2013年7月,南岳庙乡撤乡建镇。 2013年11月,七江乡撤乡建镇。 2015年11月,雨山镇、石门乡、桃洪镇合并成立新的桃洪镇。 2016年8月,罗洪、羊古坳乡撤乡建镇。 2016年5月,隆回县将1005个村(社区)调整合并为572个村(社区)。 2018年6月,撤销桃洪镇设立桃花坪、花门两个街道。 |
春秋时期属楚国黔中郡地。 秦为象郡地。 西汉为武陵郡镡成县地。 东晋为武陵郡舞阳县地。 梁为南阳郡龙剽县地。 隋为沅陵郡龙剽县地。 唐贞观十一年(637),始名徽州。 大历十二年(777),为西原蛮潘长安所占,成为溪峒州。 大和年间回归唐朝,改为羁縻州。 北宋庆历元年(1041),归宋,复为羁縻州。 元丰四年(1081)在原徽州地置莳竹县,属邵州。 崇宁二年(1103),迫徽州再次归服,恢复莳竹县,当年易名为绥宁县,隶邵州。 元至元十四年(1277),隶湖广行省武冈路。 明洪武三年(1370),改隶靖州。 清代隶属未变。 1914年,隶辰沅道。 1936年,隶湘西绥靖处第四行政督察区。 1949年解放绥宁县城。 1958年7月,改隶邵阳专署。 1986年元月,邵阳专署撤销,实行市领导县,绥宁县隶属邵阳市。 |
西汉置夫夷县;元朔五年(124)封刘义为夫夷侯,邑于此,属零陵郡。 三国吴属昭陵郡。 西晋属昭陵郡。 西晋末改称夫县。 南朝梁改称为夫夷县。 隋开皇九年(589),省入邵阳县。 隋末为萧铣所置武攸县地。 唐迄南宋初俱为武冈县地。 宋、元至明代中叶,分属武冈军、武冈路和武冈州。 明末,属宝庆府,清沿袭明制。 民国时期,属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月10日新宁县和平解放,属湖南省邵阳区督察专员公署(1955年4月更名湖南省邵阳专员公署)管辖;1986年撤销邵阳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新宁县改属邵阳市。 |
城步历史悠久,其先民活动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县北西岩镇朝园里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县境因所处地理位置的关系,历史上常分属不同政区。 隋末,肖铣据邵阳置建州,设武攸县,治今城步儒林镇,为置县之始。 唐武德四年,李渊平肖铣,更武攸为武冈,仍治今儒林镇,隶南梁州。 贞观十年,改南梁州为邵州,今城步大部分地方为邵州武冈县地,县南境则分别为“西原蛮”地和“桂州蛮”地。 宋初移武冈县治于今武冈市城关镇,于原治置城步寨,始用“城步”之名。 弘治十七年(1504)析武冈、绥宁县地置城步县,隶属宝庆府,治所设今县城,并沿袭至今。 清乾隆三年城步改隶靖州,乾隆六年复隶宝庆府。 1949年10月14日,城步县解放,隶属邵阳区督察专员公署,后隶属邵阳专员公署、邵阳地区行政公署。 1956年11月3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城步县建制,建立城步苗族自治县,系全国第二个苗族自治县。 1986年1月2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邵阳地区建置,实行市管县体制,城步苗族自治县划隶邵阳市。 |
武冈始建于西汉文、景帝年间,属长沙郡。 元鼎六年(111),置都梁县。 三国吴宝鼎元年(226),复名武冈县。 北宋崇宁五年(1106),升为武冈军。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改为武冈路,明洪武元年(1368),置武冈府;九年(1376)降为州。 永乐二十一年(1423)10月,朱元璋第十八子岷王朱楩从云南徙迁武冈州城,翌年建王邸,继袭十四代,历时272年。 清顺治四年(1647)4月,南明桂王朱由榔驻跸武冈,建永历王朝,以岷王府为皇宫,改武冈州为奉天府。 清代复称州。 1913年,废州称县。 1949年10月,属邵阳专员公署。 1986年1月属邵阳市。 1994年2月撤县设市,属邵阳市代管。 |
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地。 秦属长沙郡。 西汉初属长沙国昭陵县。 汉平帝五年(5),封长沙刺王子刘赏为昭阳侯,侯城在邵水之阳。 王莽篡汉,侯国废。 东汉在侯国故地复立昭阳县。 三国初属蜀,后属吴。 西晋时为避司马昭之讳,改昭陵为邵陵、昭阳为邵阳。 东晋咸和三年(328),省新城入邵陵,省丞阳入重安,新城、丞阳的名称从此在史书上消失。 隋迁邵阳县治于今邵阳市区。 唐邵阳县属邵州,五代晋天福中,邵州一度改为敏州,邵阳县改为敏政县。 宋复称邵州、邵阳县。 元属宝庆路。 明清时期仍属宝庆府。 1913年,邵阳县改称宝庆县。 1928年,宝庆县复名邵阳县。 1949年10月13日,邵阳县人民政府成立。 1952年2月16日,建立邵东县,因地处邵阳东部而得名,县治设两市塘。 1958年10月撤乡镇,建立17个人民公社。 1962年11月,全县划为9个区,80个农村人民公社,1个镇。 1977年12月1日,邵阳地区分为邵阳、涟源两个地区,邵东隶属涟源行署。 1983年7月,邵东改属邵阳市至今未变。 2019年7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邵东县,设立邵东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