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祖人李容在此开过店铺而名李容铺。这里是鄂城、咸宁、通山3县来往的必经之地,故名。 |
孙鉴村以祖人姓名得名。明万年历间,祖人孙鉴由江西迁居此地后繁衍生息,发展成9个自然村,又名“九门孙”。明清时期,隶属鄂城县马迹乡马二里。民国时期,孙家山等8个村庄,德生铺等5个村庄,高七等6个村庄,老屋刘福等7个村庄,隶属鄂城县毛家区刘福保改称的刘福乡(小乡)。1950年5月,孙家山等8个村庄,德生铺等5个村庄,高七等6个村庄,老屋刘福等7个村庄,隶属鄂城县高桥区(驻刘桢清溪饶)刘福乡(小乡)。1951年5月,成立农业生产互助组。同年7月,孙家山等8个村庄,德生铺等5个村庄,高七等6个村庄,老屋刘福等7个村庄,隶属鄂城县十三区(驻刘桢清溪饶)刘福乡(小乡)。1952年8月,孙家山等8个村庄,德生铺等5个村庄,高七等6个村庄,老屋刘福等7个村庄,随鄂城县十三区一起整体划入咸宁县,隶属咸宁县八区刘福乡(小乡)。1954年初,孙家山等8个村庄组成双锋初级社(驻老屋),德生铺等5个村庄组成建锋初级社(驻白门楼),高七等6个村庄组成群心初级社,老屋刘福等7个村庄组成中心初级社。双锋、建锋、群心、中心4个初级社隶属咸宁县八区改称的七区下辖的刘福乡(小乡)。1955年,双锋、建锋、群心、中心4个初级社隶属咸宁县七区改称的四区(驻双溪桥老街陈君聘)下辖的刘福乡(小乡)。1956年1月,双锋初级社、建锋初级社合并升格为孙鉴高级社(驻老屋),群心初级社升格为群心高级社,中心初级社升格为中心高级社。孙鉴、群心、中心3个高级社隶属高铺乡(大乡,驻高铺)。同年6月,孙鉴、群心、中心3个高级社隶属高桥农村生产指导组(驻黄阙铺黄家祠堂)高铺管理区(驻高铺街)。同年9月,孙鉴、群心、中心3个高级社隶属五区(驻黄阙铺黄家祠堂)高铺乡。1958年9月,孙鉴高级社改称孙鉴大队,群心高级社改称群心大队,中心高级社改称中心大队。3个大队隶属火箭公社(驻双溪桥老街陈君聘)高铺管理区。同年10月,孙鉴、群心、中心3个大队隶属火箭公社与英雄公社合并的双溪公社高铺管理区。1961年4月,群心、中心2个大队合并为中心大队(驻新屋厦)。孙鉴、中心2个大队隶属双溪区高铺公社。1975年3月,孙鉴、中心2个大队隶属撤区并社后的渠首公社(驻杨仁街)。1981年5月,中心大队改称高七大队。1984年1月,孙鉴、高七2个大队隶属双溪区高铺公社。同年7月,孙鉴、高七2个大队隶属双溪区改称的双溪桥镇(区级)下辖的高铺公社。1985年9月,孙鉴大队改称孙鉴村,高七大队改称高七村。村下辖村民小组。1987年9月,孙鉴、高七2个村隶属撤销区建制的担山乡。2001年3月,孙鉴、高七2个村隶属担山乡与双溪桥镇合并的双溪桥镇。2005年3月,孙鉴、高七2个村合并为孙鉴村(驻孙鉴铺)。 |
此地是东去阳新,南到通山,西至官埠桥,北上金牛镇的要道,高姓始祖在此地开店铺,故名。 |
此地原是一片沙丘,生长一片杨树林,在一条小河南岸至北岸架有一座石桥,名杨林桥(已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