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松桃县甘龙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松桃县甘龙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传说有龙游到此地,感到水很甘甜,便把龙住的地方叫甘龙,故得名。
因村驻地土墩而得名。宣统年间,王家有一人名王朝现,从小习武,被朝廷封为大将军,派他去甘龙平击反叛,平叛后回朝,但奸臣当道,被迫返家后不久因病死亡,这天此地赶场,赶场人们在其坟上撒土,以表哀悼,坟堆得象一座小山,故名土堆坝,后来人们为纪念他建了一所王公寺,解放后,土堆坝改为土墩坝。
村以辖区内岩板滩(习称石板滩)命名为石板村。因本地四周都是岩山,寨前是一条河与小坝,故名。
因村驻地浑泉而得名。寨内有一泉水,常年浑浊故得名,并引为寨名,又名浑水泉。
过去名大草坡,李家祖坟埋在这里,后兄弟分家,各走异地。留一人看守祖坟,故名寨地。
因村驻地大面坡而得名。因此地盛产大米,命名为大米坡,后因坡地域广阔而更名为大面坡。
说此地系一胡姓来此地开发,杀了一只麻毛色的山羊,定名后称此地为麻阳,村驻麻阳而得名。
由于地势如猫状,又因村驻猫山而得名。1934年8月,红军创建黔东特区时,以此村为主,包括现在的坪会村和沙源等为猫山苏维埃,故名。
沿袭旧名,1934年时,为坝木苏维埃驻地。原来这一片森林,树木相当茂盛,故名。
因村驻地老木树而得名。寨内过去有一株柳树周长八尺,树枝遍盖地面40平方米,至今还在,故名。
因村驻地坪上而得名。过去元寨,是一块大士,解放后陆续迁来这块大士上居住,故名。
因村驻地白泥而得名。因寨内泥色呈白色,又是小型田坝,故称自泥坝。
当地十分缺水,但当地村民十分待人友好,从前一位商人经过,当地一户村民将水缸中唯一一碗水送与他和喝而得名。
因村驻地英庄而得名。有史以来此地森林较大,海拔700米以上,老鹰常住于此,故名。
因此村三面临山,中心为一个撮算形状的坝子,祖辈将荒山开垦成梯田,这个坝子又是当地的中心地,村驻此,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