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陶村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陶村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驻地位于馥园小区,负责天兆馥园社区事务管理工作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汉朝时,曹操之子曹植曾住于此,后裔在此分局为“东西南北中”五个曹村,后合聚一村,称五曹。
因青龙河在村南穿村而过,村东又有露沟、东邦沟、毛家沟等,每逢雨季,据该村关帝庙内碑刻记载“村南低洼多水,泽水成漕”。故名泽漕村。后因连年水灾。人们为吉利,改泽漕为翟曹。
汉朝时,该村裴、郭二姓先定居于此。后逐成村落,故名裴郭。光绪三年大旱,全村人几乎丧尽。幸存者纷纷外逃。后来又聚居了其他姓氏。为纪念前村人起见,仍以裴郭村命名。
西汉前此村原名许庄,后因汉初三杰之一张良奉汉王刘邦之命,征讨魏王豹时在此村屯兵。因张良后来被汉王封为留侯,村民为纪念张良,故将许庄改名为留侯村。到清朝中期又改名为张良村沿用至今。
传说早在上古时,该村谓凤凰城。城南门外的土角坡为凤头,城西南的魁星楼和城东南角的文昌阁为凤目。南街土地庙为凤肚。城东北的三官庙和西北的秸王庙为两翼,城北的三条坡直通鸣条岗位凤尾。自春秋周王年间,此地因产陶器出名。改名为陶山,春秋战国时,范蠡弃官扁舟五湖,经商隐居此地。自号陶朱公。此地逐有陶村之说。
传说隋朝时,该村有个大孝子姓纽。为彰其德,村以其姓名日纽村,后分为东西两个村,该村居东,故名东纽。
隋朝时,该村有个大孝子姓纽。为彰其德,村以其姓名曰纽村,后分为东西两个村,该村居西,故名西纽。该村东南1公里处的刘海碑东侧。立有一碑“纽孝子坟”为证。
传说早在大禹治水前,张、金二姓最早居于此。故名为张金。
传说早在大禹治水时,该村特小,人数也少,又紧靠张金村,故名张金村。民国初年,两个村因杂税负担发生纠纷。在县府打过一场官司,当时县长姓赵名棠,秉公断案,结果张金庄官司打胜。至赵县长去世之后,张金庄人为纪念该县长,改村名为赵棠庄。
上古时该村叫三凤村。因该村东西并排分布有“虎来坡,土地庙,鸣条坡”各型似凤凰而得名。后来从村北天帝庙西边出土一座石碑,此碑是曹参后裔曹恪碑。可知曹恪葬于此地。为纪念此事,改村名为石碑庄。该碑特别精致,字迹非凡,民国八年县长郑余孚将碑运往太原府,目前该村仅存民国十七年立的一座复制碑。
原称四家庄。相传明朝开国名将胡大海,战功卓著,受朱元璋御封,带领先锋官(姓金),压粮官(姓晋),管家(姓张),曾在此地居住,命名为“四家庄”。后村民兴建寺庙,演化为“寺家卓”。一说,旧时陶村坡上有座寺庙,几户人家在寺院后定居,渐成村落,故名寺家卓。
传说很久以前,陶村东北的三官庙有几户人家在庙西建村居住,因地处鸣条岗的半坡上,故名半坡村。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晋灵公建都绛州,赵盾等人辅佐。一日,赵盾外出途径鸣条岗,在此发现一人卧在桑树下不能动,遂向前问其原因,那人说:“我姓张,名灵辄,外出游学无资费,已三日无食,因此无力行走。”赵盾给其食,张灵辄先将一半食物包起来放进怀里。赵盾究其因,张说:“我已离家多日,不知老母是否吃过饭,想把吃的拿回去给老母吃。”赵盾感动,随张灵辄来到此村会见乡民,族长及村民讲张灵辄不但勤奋好学,还很孝顺母亲。赵盾听后说,此村有如此良才孝子,遂将村名改为张孝村,此后一直沿用。
传说该村原有一池水,水池水又苦又咸,不能食用,得名苦池。民国八年,因该村东巷和西巷人发生争执,为免口角起见,改苦池为古池,因群众叫惯苦池,几年后又改为苦池。
清朝乾隆时,距该村半公里处有个小曲垣村,只有30户人家,而该村有90户人家,比小曲垣村较大,故名大村。民国18年大旱,该村仅剩20多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