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威宁县雪山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威宁县雪山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此地有一集市,按十二生肖的“戌”日赶场,故名狗街子,1958年建立大队,以此命名为狗街大队,第一次地名普查(1985年)属大队重名,因辖区内的雪山牧场、雪山水库、雪山中学之名含“雪山”二字,而将狗街改为雪山。
因当地树林青松比较多而得名。
清朝时在此炼过银叫银厂,第一次地名普查时,因新修一条水渠而命名为新渠。
妥打,彝语意思,黄松之意,因当地黄松多而得名。
彝语地名,斗母:彝族的姓氏。故而得名。
因此此地是苹果种植基地,分为一分场、二分场、三分场,人民就叫为为牧场,故而得名。
彝语地名,“法地”系彝族的一个家支,故而得名。
1958年由高营、光明两个高级社合并建立大队时,将两个社的各一字为大队名,取名营光大队,后改写为银光。
建国前,此地山多、树林大、沟多,人们称为三格,1958年建立大队,群众议论为了建设,共同走向富裕的道路,故取名建明。
1958年建立大队时,由几个初级社合并组成,取名盐井。
因驻地旁有一水井,这个井底小、口大,像口锅,塔上梯子,人们挑水就站在上面打水,故而得名。
因这个地方泥土颜色是花色,人们就叫这里为花篱笆,篱后来写为立而得名。
因此地建国前曾办过纸厂,该厂兴旺发达,故而得名。
建国前有姓禄的彝族地主在此居住,该户门前有石阶二十级,故名为高坎子,1956年入社时,改名为高营,故而得名。
因大跃进时期为发展生产,鼓舞村民士气,叫胜利,故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