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温岭市大溪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温岭市大溪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据明《嘉靖太平县志·地舆》载:“大溪小溪,在十六都,大溪自乐清大安山发源,小溪自湖雾山发源,……总名双溪。有双溪堂、侍郎街。宋王侍郎居安之遗址在焉。”宋代建街,为侍郎王居安所筑。古又称持郎街,今仅以大溪名之。
因其地旧有两个盛长鸡头菱的水池,本名双凌池,简称双凌。
清道光二十年(1840)有陈氏从莞渭陈迁入,村落由此形成。以所处地理位置得名。因地处南岙溪下游,故名下村。
1960年造太湖水库,寺前、上山村移居于此,建立新村。地以山名。地处确山东麓,以山得名。原名梁山,后演变为今名。
清康熙年间(1662-1722),有林氏从平阳沙头镇26都迁入,村落由此形成。以田得名。以境内有一丘长年积水的滥田得名。原称滥田坞,后谐为今名。
麻车屿村中心位置有个小山头(原来称屿山),旁边有个麻车(古代用于榨油用),因此称呼为麻车屿。
因地处新建山南麓之西(上),故名。
因地处新建山南麓之东而得名。
村内有回龙庙,奉祀宋太宗第八子赵元俨为庙主,太子又称殿下,故而得名。
相传古代赵姓族居于此,其后数子虽立业分居异地,但日必来此探望其母,人嘉其孝,美其名为念母洋。旧作念姆洋。
因地处冠屿、木杓屿两山间,四周环水,以桥连两村。分桥里、桥外。村处桥外,故名。
地处冠屿山东麓,与桥外隔水相望,有桥相连,故名。
地以岙名。明《嘉靖太平县志·地舆上》载:“沈岙,在十五都,古莘潘教谕所居(莘即莘县,潘教谕指潘禄)。”沈岙或本莘岙。
地处吕岙、沈岙之间,张姓世居,故名。
照洋原称古城,明《嘉靖太平县志·古城》载:“故老相徐偃王城其东,偏有偃王苗。.....”解放后,改名照洋。沿用旧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