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相如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相如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从2005年1月社区成立沿用至今。

从2005年1月设立后沿用至今。

解放前为周口乡四保。

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为周口乡三村,1958年为红旗公社四管理区,1961年编为红旗公社四大队,1983年公社改乡为红旗乡铧厂村,2007年10月成立社区至今。

2013年由黎家店村2、3、4组,帽盒沟1、2、3组成。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凤凰山社区,撤销黎家店村、帽盒沟村,合并设立凤凰山社区(蓬安府发〔2020〕6号)。

从2013年12月社区成立沿用至今。

从2014年沿用至今。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团包岭社区、团包岭村,合并设立团包岭社区(蓬安府发〔2020〕6号)。

从2014年1月成立沿用至今。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土祖庙社区、团结村,合并设立土祖庙社区(蓬安府发〔2020〕6号)。

从1999年成立沿用至今。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火车站社区、藤茨沟村,合并设立火车站社区(蓬安府发〔2020〕6号)。

解放前为周口乡十一保。

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为清溪乡五村,1958年为红旗公社十七管理区,1961年编为清溪公社十大队,1983年公社改乡为清溪乡回龙沟村。

1992年9月,扩建镇的建制,将清溪乡划归周口镇管辖,为周口镇回龙沟村。

2006年6月再次调整乡镇行政区划,将周口镇所辖区域并入相如镇,为相如镇回龙沟村。

2014年成立社区,为回龙沟社区。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回龙沟社区、回龙沟村,合并设立回龙沟社区(蓬安府发〔2020〕6号)。

解放前为清溪乡三保,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为清溪乡三村,1958年为红旗公社十五管理区,1961年编为清溪公社三大队,1983年公社改乡为清溪乡凤仙寨村。

1992年9月,扩建镇的建制,将清溪乡划归周口镇管辖,为周口镇凤仙寨村。

2006年6月再次调整乡镇行政区划,将周口镇所辖区域并入相如镇,为相如镇凤仙寨村。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凤仙寨村、板桥院村,合并设立凤仙寨社区(蓬安府发〔2020〕6号)。

解放前为清溪乡八保,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为清溪乡一村一部分,1958年为红旗公社十八管理区,1961年编为清溪公社五大队,1983年公社改乡为清溪乡罐子坝村。

1992年9月,扩建镇的建制,将清溪乡划归周口镇管辖,为周口镇罐子坝村。

2006年6月再次调整乡镇行政区划,将周口镇所辖区域并入相如镇,为相如镇罐子坝村。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罐子坝村、龙王山村,合并设立罐子坝社区(蓬安府发〔2020〕6号)。

解放前为清溪乡9保。

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为清溪乡六村,1958年为红旗公社十九管理区,1961年编为清溪公社十二大队,1983年公社改乡为清溪乡檬子垭村。

1992年9月,扩建镇的建制,将清溪乡划归周口镇管辖,为周口镇檬子垭村。

2006年6月再次调整乡镇行政区划,将周口镇所辖区域并入相如镇,为相如镇檬子垭村。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檬子垭村、杨家桥村,合并设立檬子垭社区(蓬安府发〔2020〕6号)。

解放前为清溪乡12,13保,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为清溪乡7村,1958年为红旗公社20管理区,1961年编为清溪公社13大队,1983年公社该乡为清溪乡塔子山村。

1992年撤乡建镇,属周口镇。

2006年为相如镇塔子山村。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塔子山村、固州寨村,合并设立塔子山社区(蓬安府发〔2020〕6号)。

解放前为清溪乡一保。

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为柏杨乡九村,1958年为挺进公社九管理区,1961年编为柏杨公社九大队,1983年公社改乡为白玉乡三星桥村。

1992年9月,扩建镇的建制,将白玉乡划归周口镇管辖,为周口镇三星桥村。

1994年7月行政区域做出适当调整,恢复白玉乡,为白玉乡三星桥村。

2006年6月再次调整乡镇行政区划,将白玉乡所辖区域并入相如镇,为相如镇三星桥村。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三星桥村、海林沟村,合并设立三星桥社区(蓬安府发〔2020〕6号)。

解放前为柏杨乡十四保。

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为柏杨乡八村,1958年为挺进公社十一管理区,1961年编为柏杨公社十一大队,1983年公社改乡为白玉乡玉龙山村。

1992年9月,撤乡建政,将白玉乡划归周口镇管辖,为周口镇玉龙山村。

1994年7月行政区域做出适当调整,恢复白玉乡,为白玉乡玉龙山村。

2006年6月再次调整乡镇行政区划,将白玉乡所辖区域并入相如镇,为相如镇玉龙山村。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玉龙山村、木耳坝村,合并设立玉龙山社区(蓬安府发〔20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