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消泗乡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消泗乡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消泗社区居民委员会设立于2015年,属消泗乡。

民国初年,汉阳县建立十八个区,属第十区;1945年全县分四镇十九乡,属侏儒乡;1949年全县划分为五区一镇,属四区;1950年为新滩口区十三村;1956年成立高级社时为港洲一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改为港洲大队,属幸福人民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属消泗人民公社;1984年改港洲村,设港洲村村民委员会,属消泗乡至今。

民国初年,汉阳县建立十八个区,属第十区;1945年全县分四镇十九乡,属侏儒乡;1949年全县划分为五区一镇,属四区;1956年属新滩口区十二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改为汉洪大队,属幸福人民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属消泗人民公社;1984年改汉洪村,设汉洪村村民委员会,属消泗乡至今。

民国初年,汉阳县建立十八个区,属第十区;1945年全县分四镇十九乡,属侏儒乡;1949年全县划分为五区一镇,属四区;1950年属新滩口区十二村;1956年成立渔樵村农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改为渔樵大队,属幸福人民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属消泗人民公社;1984年改渔樵村,设渔樵村村民委员会,属消泗乡至今。

民国初年,汉阳县建立十八个区,属第十区;1945年全县分四镇十九乡,属侏儒乡;1949年全县划分为五区一镇,属四区;1950年属新滩口区十四村,1956年属九沟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改为九沟大队,属幸福人民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属消泗人民公社;1984年改名九沟村,设九沟村村民委员会,属消泗乡至今。

民国初年,汉阳县建立十八个区,属第十区;1945年全县分四镇十九乡,属侏儒乡;1949年全县划分为五区一镇,属四区;1950年属新滩口区十四村;1956年成立九沟第二高级农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改为九沟大队,属幸福人民公社,后由九沟分出,取名挖沟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属消泗人民公社;1984年改挖沟村,设挖沟村村民委员会,属消泗乡至今。

民国初年,汉阳县建立十八个区,属第十区;1945年全县分四镇十九乡,属侏儒乡;1949年全县划分为五区一镇,属四区;1950年属新滩口区十四村;1956年成立九沟高级农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改为九沟大队,属幸福人民公社;1974年改名为洪南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属消泗人民公社;1984年改洪南村,设洪南村村民委员会,属消泗乡至今。

民国初年,汉阳县建立十八个区,属第十区;1945年全县分四镇十九乡,属侏儒乡;1949年全县划分为五区一镇,属四区;1950年属五区新滩乡;1956年成立海光一社;1958年为邓南农场所属十七大队;1959年划归邓南公社曲口管理区,取名曲口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划归消泗公社;1976年再划归邓南公社;1979年成立曲口公社时,仍名曲口大队;1984年改曲口村,设曲口村村民委员会,属曲口乡;2001年乡镇合并,属消泗乡至今。

民国初年,汉阳县建立十八个区,属第十区;1945年全县分四镇十九乡,属侏儒乡;1949年全县划分为五区一镇,属四区;1950年属五区新滩乡;1956年成立海光二社;1958年划为邓南农场所属为十七大队;1959年划归邓南公社曲口管理区,名为七壕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划归消泗公社;1976年再划归为邓南公社;1979年成立曲口公社时,仍名为七壕大队;1984年改七壕村,设七壕村村民委员会,属曲口乡;2001年乡镇合并,属消泗乡至今。

民国初年,汉阳县建立十八个区,属第十区;1945年全县分四镇十九乡,属侏儒乡;1949年全县划分为五区一镇,属四区;1950年属五区新滩乡;1956年成立海光三社;1958年划为邓南农场所属十七大队;1959年划归邓南公社曲口管理区,取名洪河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划归消泗公社;1976年再划归邓南公社;1979年划属曲口公社,仍名洪河大队;1984年改洪河村,设洪河村村民委员会,属消泗乡至今。

民国初年,汉阳县建立十八个区,属第十区;1945年全县分四镇十九乡,属侏儒乡;1949年全县划分为五区一镇,属四区;1950年属消泗乡;1956年成立海光三社;1958年划为邓南农场所属十七大队;1959年划归邓南公社曲口管理区洪河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又划属消泗公社;1979年成立曲口公社与洪河分队,取名杨庄大队;1984年改名杨庄村,设杨庄村村民委员会,属曲口乡;2001年乡镇合并,属消泗乡至今。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