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西湖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西湖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1949年前属南昌市第六、七区,1949年7月设惠民门、沐英城、高桥街行政事务所,1956年6月改设筷子巷、香平巷、沐英城街道,1957年6月沐英城街道更名禾草街街道。

1960年4月筷子巷、香平巷街道为惠民门城市人民公社筷子巷分社。

1962年分出称筷子巷公社,禾草街街道更名为禾草街公社。

1968年筷子巷公社改称向群人民公社。

1979年禾草街公社复称禾草街街道。

1980年向群人民公社复称筷子巷街道。

2002年9月筷子巷街道与禾草街街道抚河以东部分合并成立南浦街道,沿用至今。

1949年属市第五区,1952年成立潮王洲街公所,管辖东至打缆洲、新填洲、里洲、杨家洲、石灰窑、罗家墩,南至万福寺,西至西河滩,北至蓑衣甲。

1956年成立潮王洲街道,1957年划归抚河区,同时将胜利区管辖的新洲并入潮王洲街道,将潮王洲街道所辖的打缆洲、新填洲、里洲、杨家洲、石灰窑、罗家墩等地划归禾草街街道。

1960年改潮王洲人民公社,1969年改朝阳洲人民公社,打缆洲由禾草街街道划回。

1979年改称朝阳洲街道,辖打缆洲、黄泥洲、康王路、利字街、元字街、亨字街、西船、西河滩、贞安街、南烟、团结路、江西木材厂、新洲、万福寺、朝旭住宅小区第一、二、三、四,红光楼住宅区第一、二共20个居委会。

2004年将西船居委会划归东湖区管辖。

1949年前属南昌市第四、第八区,1949年7月设立广润门街、瓦子角街行政事务所,1951年设广外街公所,1954年改设广润门街道,属抚河区。

1958年改称广润门人民公社,1960年改称广外人民公社,1962年复名广润门人民公社,1969年再称广外人民公社,1979年改为广外街道。

2002年9月,广外街道与瓦子角街道象山南路以西部分合并,复称广润门街道。

1949年前属第六区,1949年7月设进外行政事务所,1950年改为绳金塔、慧园街居民联组,1952年合并组成进外街公所,1953年又分为绳金塔、慧园街居民委员会,1954年成立绳金塔街道,1960年并入系马桩人民公社为绳金塔分社,1962年分出称绳金塔人民公社,1966年10月更名为向阳人民公社,1975年复名绳金塔人民公社,1979年撤销城市人民公社复称绳金塔街道,沿用至今。

1949年建立羊子巷街行政事务所,1950年分为羊子巷、金盘路等居民联组,1952年合并为羊子巷街公所,1953分为羊子巷、金盘路居民委员会,1954年又并为羊子巷街道办事处,1960年更名为工农街人民公社,1961年并入南站人民公社,1963年又恢复金盘路人民公社,1966年更名为工农街人民公社,1968年改称安源路人民公社,1979年称安源路街道办事处,1984年改称丁公路街道办事处。

2004年9月,将半边街、师大南路、岔道口东路、新魏路、顺化门5个居委会及省广电中心、师大、南昌手表厂3个家委会划归青山湖区管辖。

1949年前属第四区第七保、第五区第八保一部分。

1949年10月设南站街行政事务所,1952年设南站街公所,1953年撤所改为南站街居民委员会,1954年改为南站街道,1960年改为南站城市人民公社,1979年复名南站街道,辖32个居民委员会、12个家属委员会。

2004年9月,将工人新村北、工人新村南、商苑、洪都中大道、解放西路东5个居委会和南铁三、南铁四、南铁六3个家委会划归青山湖区。

原郊区桃花乡与西湖区朝阳洲街道插花管辖抚河故道与赣江之间区域。

90年代在洲滩陆续兴建起居民小区,形成桃苑住宅小区,由禾草街街道代管。

2002年5月,滨江大道以东、朝阳中路以南、抚河以西、洪城路以北区域划归西湖区管辖。

2002年10月,设立桃源街道,沿用至今。

原朝阳农场2009年6月底前完成企业改制,为接替原朝阳农场管理职能而于2009年成立南昌市西湖区朝农管理处,2017年12月经南昌市政府批准,设立街道,沿用至今。

古时因其桃花独树一帜而得名,1949年初为第五区桃花、十里、观洲乡,1958年改桃花公社,1959年并入潮王洲农场,场社合一,1960年又分开恢复桃花人民公社,1968年划归南昌县与东新公社合并,仍称桃花公社,1971年又与东新公社分开,1984年改为桃花乡,2000年撤乡设镇沿用至今。

根据洪府字〔2022〕66号,设立九洲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