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雄江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雄江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该社区居委会驻地背山面江,前在大江之水奔流,岸边有码头停靠站,地势险要,故名“大雄”。设立村民委员会后,即“大雄社区居民委员会”。
相传因濒临闽江,为十七都所有农副产品主要集散地,背山面江,地势险要,故名大雄,1958年后改名为梅雄村,之后长期保持不变。后设立村民委员会,并沿用该名字,即“梅雄村村民委员会”。
在雄江镇西部,又靠本村日落方向的一座山坡上,故名为”西山。后设立村民委员会,即”西山村村民委员会。
相传曾有一片洋地盛产野芹菜,故名“芹洋”。后设立村民委员会,即名“芹洋村村民委员会”。
历史上有安后,半岭两个自然村,在两村中各取一字,定名为“安岭”,村委会驻地为安岭自然村,故命名”安岭村村民委员会。
有一条小溪,溪的上中下各架有一条木板当桥通两岸,故取名“桥头”。后设立村民委员会,即名为“桥头村村民委员会”。
原名凤凰池,解放初与梅山合并成立一个乡,各取一字名,故名“凤山”。成立村民委员会后,即凤山村村民委员会。
原名为武山,后因村中多有杨梅树,于是改名为“梅山”。后设立村民委员会,故名“梅山村村民委员会”。
历来有温泉,泉眼在村庄下段溪涧左边,泉如热汤,又在下方,故名“汤下”。村设立村民委员会,即“汤下村村民委员会。
四面环山,历史以来百姓多有栽种杨梅树,故取名“梅洋”。后设立村民委员会,故名“梅洋村村名委员会”。
取梅字有梅花高洁之意,台字是因原大队驻地在安台村,故名“梅台”,后设立村民委员后,即名为梅台村村民委员会。
原名上安,后因上安与尚坑本地方言谐音接近,故后面改为“尚坑”,后设立村民员会,即“尚坑村村民委员会”。
该自然村后面有一座大山形似骏马,村前有一片坂田状如一口大池塘,故取名“马池”。成立村委会后,即取名“马池村村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