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沿海经济开发区(洋口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沿海经济开发区(洋口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宋代范公堤竣工后,堤身二十总处向南有1条小路直通甜港村复兴桥,因路两旁各有1条水沟,故名。
因甜港河流经本村而得名。
古时候此地为一处洼地,固取名为古坳村。
1905年一批耿姓从江南迁居此地落户,形成了耿姓大庄园,习惯称耿家庄,而得名。
由新坝桥而得名。
因位于小洋口闸西侧得名。
旧时此地先民为防强盗,将宅基四周挖塘,所挖之塘既大又深,且多集中在一起,故名。
“同文”二字,取名是由原来将建国初期的同意村的“同”字,和村里的烈士陈文兵的“文”字而来,故称为“同文村”。
1921年本地农民顾德友在自家紧连的住宅、祠堂、小窑顶上又建一层成楼房,故取名楼窑村。
土改前此地连片荒草,四周环水,地主为招人开荒,确定三年内免交粗粮,六家佃户将这块荒田草地,进行开荒长粮,并落户居住;土改后此地块由六家佃农进行分配,故称为“六份头”。
原庄内有一位姓于的,建高楼,四周环水,同时派遣3个大水手看房,取名为三江口,故名。
此地原有王叶庄和鸭浮园,两处合并时取名王鸭村。
在原新林乡香橼树村有余姓人家种香橼树,至今有三百多年历史,树干周长2米多,枝繁叶茂,每年秋天硕果累累香气四溢,久而久之该地以此树而得名。
因本村张姓的户数居多,加之本村的到处有坝埂坝头,故取名为“张埭村”。
以过去村口有一榨油坊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