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仪陇县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3]

仪陇县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3]

仪陇县辖乡。1952年建铜鼓乡,1992年并入土门镇,1994年复置铜鼓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27.2平方公里,人口1.9万。辖严家桥、廖家沟、崩山子、余家坝、李家寨、盐井坝、雁山寨、常家营、烟斗山、金锅场、五通嘴、响滩子、盛家沟、凌云寺、董家沟1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棉花、油菜子、烟叶。养殖猪、蚕、家禽等。

凤仪乡因场建在形似凤凰的山上,乡政府驻凤仪场而得名。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设凤仪区苏维埃政府。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凤仪乡。

1958年9月,凤仪乡改为凤仪公社1966年,更名高峰公社。

1971年,高峰公社更名凤仪公社。

1984年2月,由凤仪公社改为凤仪乡。

仪陇县辖乡。1940年建凤仪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2公里。面积21.4平方公里,人口1.2万。辖高峰、青烟、三门、真武、犀牛、石门、玉泉、镜屏、茅观、红梁、高屋、高立、相灵、五台1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油菜子、烟叶。养殖猪、蚕、家禽等。

福临乡因乡人民政府驻福临场而得名。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设茶坝区第五乡苏维埃政府。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福临乡。

1958年,福临乡改为福临公社。

1983年,由福临公社改为福临乡。

仪陇县辖乡。1940年建福临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23.1平方公里,人口1万。通公路。辖红花井、中心、金堂、松花、定瓶、金磨、插旗山、子童沟、凤凰、柏林、建华11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棉花、油菜子。养殖猪、蚕、家禽等。

来仪乡因乡人民政府驻来仪场而得名。来仪场古称黄包石;因清朝时期,县令王者政来该地视察,见对面小山似凤凰飞来,提笔书“有凤来仪”4个字,以后就改为来仪场。1950年5月,设来仪乡。

1958年,撤来仪乡。

1961年,设来仪公社。

1966年,来仪公社更名立新公社。

1983年,立新公社改为来仪乡。

仪陇县辖乡。古名黄包石,1952年建来仪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1公里。面积25.1平方公里,人口1.2万。辖惠明、黄包、三河、茶岩、国桥、工农、龙虎、旱田、两路、火山、望远11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酿酒厂、农机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棉花、油菜子。养殖猪、蚕、家禽等。

仪陇县辖乡。1950年建板桥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6公里。面积24.7平方公里,人口1.2万。辖易斗山、陈龙坪、幸福、谢家坝、春光、方斗寨、旱田岭、杨家院、李宦寺、马家庙、鼓镜寺、灵泉洞、烂泥沟13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酿酒厂、鞭炮厂和园艺场、竹编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养殖猪、蚕、家禽等。

芭蕉乡(Bajiao Xiang) 仪陇县辖乡。清名芭蕉场,民国属观音河、二龙两乡辖地,1950年建芭蕉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8公里。面积25.7平方公里,人口1万。辖明灯、春风、庆祝、发光、富裕、中原、西门、同春、互助、迎春、远征11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农具加工厂、酿酒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烟叶、油菜子、生姜。养殖猪、蚕、家禽等。

柴井乡该乡位于仪陇县西北部,邻南部县楠木镇、五灵乡、三清乡,距新县城9公里。幅员面积41.3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委会,143个社,总人口22096人。全乡总耕地面积13186亩(其中水田3692亩、地9494亩)。

 蚕桑、生猪、獭兔是柴井乡的三大支柱产业。1998年柴井乡被南充市列为“蚕桑产业化示范基地乡”,全乡人平有投产桑树600株,年养纸量可达6400张。2006年东桑西移,全乡新载桑树70万株;以协会+业主+农户的模式带动了全乡蚕桑产业的发展。生猪也是柴井乡的一项传统产业,2006年人平存栏1.5头,出栏肥猪人平1.2头。年出栏生猪120头以上的私营养殖场3个。獭兔是柴井乡的一项新型产业,2006年全乡共养殖獭兔种兔4000只,常年圈存3.5万只。[1]

-

基础建设

  柴井场镇共有6条街道,2004年修建了河坝街和农贸市场。2005年成都军区投资120万元援建“八一希望小学”1所,建筑面积1580平方米,已于2006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

  柴井新村建设日新月异。2005、2006两年间,全乡共有8个村被列为扶贫开发构件和谐社会示范村。两年来,全乡和谐新村共完成人居环境整治475户,新建农房86户,沼气池2180口,水泥路1.8km,泥结碎石路28km,油路2.2km,修建便民路19.8km,改造村社公路32.4km。新建圈社38户,发展农户养殖LY母猪300头,DLY肉猪1000头。黄氏祠、狮子头两个村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亮点,并多次接待中央、省、市、县的领导前来参观和调研。[1]

-

社会事业

  2009年该乡成立了以-为组长,分管副乡长,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摩托车交通安全-行动领导小组,负责全乡摩托车交通安全-行动的组织协调工作。整合安办、警务室、综治办的力量具体负责摩托车交通安全-的日常工作。从综治维稳经费中挤出一部分,专项用于开支,保证了经费的投入。乡、村都成立了道路交通安全协会,为-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同时,把摩托车-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各项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克服“摩托车不好管、管不了”的畏难情绪,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准备、计划、实施一系列工作,并根据全乡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实施方案,确定工作重点,明确了各自责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