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应店街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应店街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应店街原名罗坞。元末财主应十万,从永康迁至道地,明初又从道地迁此居住,渐成富豪。传说明代朱元璋曾到过此地,应十万捐了军粮二万石。因捐粮有功,明太祖降旨建造牌坊,封为“应义门”。从此,每年八月初三为旧庙会,因而,商店渐增,形成街衢,清朝年间将罗坞改名为应店街。
以境内板桥坞,西路庄两自然村首字组合得名。
田畈中有五个土墩形地堡,故名。
元代,杨姓从富阳县迁入。此地林木茂密,溪流环绕,有灵气,故名灵山坞。
清代,沈、杨姓先后迁入此山岙里建村。村四面有井泉山、名泉山、纱帽山、沿边山、稻蓬山,五座主峰云雾映照,故称五云山,以山得名,至今未变。
清光绪《诸暨县志》卷十二:“大马坞村,在溪南,即宋之大马里”。
以扎箕坞山得村名。
相传原有孙、郦、俞三姓同居此坞。因孙姓兴旺,故取村名孙坞。后改称巽坞。
村居以杨姓居多,地处山坞,故名。
宋时孟姓祖先从山东迁此发族。后全县建都排列为十二都,故名。
该地向有“紫府洞天,阆苑仙境”之称,故名紫阆。
以临近幸福水库而得名。
以上应、下应、应村三个村合并得名。
地处紫阆上方故称上山坞村。
丰坞、周家桥村两村合并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