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正阳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正阳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汉书·地理志》慎阳县:“应劭曰,慎水出东北入淮。师古曰,慎字本作滇,音真,后误为慎耳。滇、慎俱读真,刘宋改真阳”。 [详细]
  清水河原名清水港。清康熙《真阳县志》“水港流清(注:今清水河),县南四十里,澄澈见底,游鱼历历可数”,为“真阳八景”之一,后改成清水河。源有三支:西支、粱庙沟、庞桥沟,皆源自境内,取清水河的“清”字和河水源头的“源”字,又因“清源”寓有清正廉洁之意,故名清源。 [详细]
  寒冻名称来历有三:一说西汉初,因地处安城东,且为过路店,称安东店。明正德年间,汝宁府乡试,一榜考中二十名秀才,安东小店竟占十三名。主考汝宁知府不禁赞叹道:“区区安东实乃翰林栋梁之地也!”人杰地灵,安东小店便称“翰栋店”。二说:小店有一井,寒气冻人,演为寒冻。三说:旧时西边小店村有庙,内有井,井下有通汝河涵洞,放鸭入井三天内可至汝河,由此得名。后讹为寒冻。 [详细]
  宋代金姓在此设“义渡”,称金家埠。后兴集,改称金集。明初村北建一码头(埠口),因地处汝河南岸,改称汝南埠。 [详细]
  传,北宋时期,此处有座庙,内有一古铸铜钟,故名铜钟。 [详细]
  原为真阳(正阳)至明港的过路店,清康熙十五年(1676)因官府建“仓廒”6间(储存百姓交的税粮,近似今粮管所),命名增益店。清末熊姓筑寨,改称熊家寨,后简称今名。 [详细]
  明洪武年间,村民从湖北麻城迁此始居,因地形起伏,壁陡沟深,故名陡沟。 [详细]
  明洪武年间,胡杨二姓从外地迁此,因此处是正阳到罗山的过路店,且西有大片柏树林,名大林店。据明嘉靖《真阳县志》载:“大林店,县南九十里,有集。"1950年简称大林。 [详细]
  清嘉庆年间,铜阳寺店一客商迁此开设店铺,以永久兴旺之意取名永兴铺。 [详细]
  明末,张姓从湖北麻城迁此,因地处岗地,称张岗。1911年豫南巡辑营统领袁家骥(袁乃宽长子)在此筑寨建宅,改称袁家寨,后简袁寨。 [详细]
  《水经注》载:慎水源自慎阳县西,东经慎阳县故城南。县取名焉。 [详细]
  原名殷庄,殷姓始居得名。清同治年间,傅姓从老傅寨迁此筑寨,遂更今名。 [详细]
  明(港)—临(泉)公路原经阮店(今老阮店),1973年改道后附近村民沿公路摆摊设点、建房经商,遂成新村,为与阮店区别,称新阮店。 [详细]
  明末,朱、韩二姓建村,称朱韩庄。因地处正阳至汝南埠交通要道,过往客人常在此歇息,渐演变为过路店,后有八户村民以开油坊谋生,改称油坊店。 [详细]
  传该村原名小雷庄,雷姓始居得名。清咸丰三年(1853),正阳县令率人剿匪被困,村人雷广海率众奋勇杀退匪兵,救出县令,为表彰雷广海,县令征集民工在小雷庄筑寨,改称雷寨。 [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